以社會教育而言,可分養成教育和召集教育。所謂養成教育,即正軌教育,由小學而中學,而大學,以一定年齡及程度為入學的標準。所謂召集教育,即補習教育,即不限定年齡,也不限定程度,依各個程度編列班次,授以教育。
P.231
談到僧教育,即指「佛學院」而言。在國家教育體系中,等於大學中的「學院」,或「專科學院」,以研究某一種學問為主。所以「佛學院」當以研究佛學為主,不宜多設社會學科,而一般「佛學院」主持者,因不明教育的體系,自詡為進步分子,既不按照正軌教育的程序,又不依召集教育,以程度編列班次。因此,所謂「佛學院」,好像是一所大學其實,連小學也不如。不僅入學年齡、程度,參差不齊,而所授課程,亦多不切實際。既不把佛學當做主科,反而教授些不切實際的社會學科,如此不僅分散學僧的心力,降低學僧對佛學的興趣,反而驅使僧青年趨向於社會學科,導致他們改裝走向世俗。由於這種南轅北轍的僧教育,結果使許多僧青年不上「佛學院」,對於佛學還有幾分信心,那知經過一、二年「佛學院」教育後,不但對深奧的佛學不感興趣,且對佛學的信心也發生動搖,覺得研究佛學沒有什麼用處,倒不如研究社會普通學科來得實用,於是紛紛捨棄「佛學院」,改上社會學校或上補習班,以求得一紙文憑,好為他日走入社會的橋樑。
今日僧青年對於佛學不發生興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僧教育制度不健全,欠缺優良的師資,完整的教材。談起僧教育,算來也有半世紀的歷史,然而迄今制度未能統一,更未能編成一套完整教材,豈不是僧教育史上的一大笑話。佛學院一般教材,大都是「四十二章經」、「佛說遺教經」、「大乘起信論」、「金剛經」、「維摩詰經」。假使學僧對此一經一論,果作深入的研究,相信對佛學必能產生相當的信心,然而佛學院的課程科目繁多,學僧為應付考試,對於經義不求甚解,所學的經論,如過眼雲煙,印象殊淺。又因師資的缺乏,往往把上一屆的畢業生,提升為教師,教授下一屆的學
P.232
僧,教學相長,本是無可厚非。然因前者所學未能消化,又未能深入探討,只將所聽過的「四十二章經」、「八識規矩頌」、「五蘊百法」、「彌陀經」,輾轉販賣給後者,於是師資的才智愈來愈低,俗說一代不如一代。如此的師資,又怎能教育出優秀的人才呢?同時,一般主講的法師們,也犯了一個通病,就是不按照學僧的程度授課,不問學僧程度的深淺,一味的喜愛講授大經,若楞嚴經或華嚴經等。這些經典,不特部帙大,且專顯性理,不僅初學的人,聽了如聾若啞,不易領會,就是講授者,究竟領會到什麼程度,也只有他自己心裏明白。從前有位專講華嚴的法師,一開口就形容華嚴境界,微妙不可思議,而不可思議的微妙,就以「微妙」與「不可思議」兩句,互相應用,翻過來不可思議,掉過去微妙,如此翻覆解說,而華嚴真境,不僅始終未能道出,就連他自己也未捉摸到。試問,這樣的老師,不是誤盡蒼生?又怎能陶鑄傑出的人才呢?還有一位自詡為楞嚴經專家,畢生專講楞嚴經。但每次開經只講到七處徵心,就擱置不講,一部楞嚴經始終未能講完。其實,他所能開講的,也僅止於此,並且還是熟讀多家註疏,等於生吞活剝,死背註解,勉強敷講至此(七處徵心)。如此師資,自不能陶鑄優秀人才。所以要想今日的僧教育辦得好,健全師資人才,實為當前僧教育的主要課題。
再談僧教育,本為百年大計事業,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而主辦「佛學院」者,非具有普賢菩薩行願——虛空有盡,我願無盡——的誓願,不足以擔當此任。因為僧教育,不僅是紹隆佛種,續佛慧命,承先啟後,成就一切眾生,並且要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住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偉大抱負(張橫渠語)。所以創辦「佛學院」,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勝任,也不是有金錢的
P.233
人,或有地盤的人,都可以開辦。要是僅有金錢、地盤,而沒有普賢菩薩的行願,及「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抱負,仍不能勝任,即使能開辦,也只是曇花一現,不是一年半載就停辦,就是落得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佛學院」招牌,在個人博得一個「院長」的頭銜,及誤盡蒼生的罪孽以外,可說別無所得。民國以來,諸多主辦「佛學院」者,因犯了這種毛病,所以僧教育終於失敗了。
要知,世間一切事的成功,不是決定於金錢,而是決定在意志。像武訓那樣,以乞丐為生的人,居然能興辦教育,且是那麼成功,他所持的是什麼?就是堅定的毅力與抱負,能夠與人合作的雅量,這是一個顯著的例子。在近代佛教史上,若楊仁山、月霞、太虛、歐陽竟無、韓清凈,都是沒有金錢、沒有地盤的人,唯有普賢菩薩的行願;及「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抱負,所以他們所主辦的「佛學院」,能成為國內唯一的學府。其成功的唯一秘訣:就是他們不僅有淵博的學識修養,並有如韓愈所說——傳道、授業、解惑——的美德。假若僅有辦學的抱負,而本身沒有「道」可傳,沒有「業」可授,更沒有為人「解惑」的才智,不僅失去了辦學的意義,徒然為佛教造成許多惡果——不切實際的僧材,販賣如來的家業—— 別無所獲。由於太虛大師等淵博的學識,不僅辦學成功,且為佛教陶鑄諸多傑出的人才,在近代佛教史上,稍具有才智的僧伽,多出其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