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中國佛教近代史上冊 東初老和尚

中國佛教近代史上冊 東初老和尚

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十節 政府無意保護佛教

[日期:2011-05-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東初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教寺產,不論為僧尼私置,或為信徒贈與,都屬寺產,顯屬佛教全體公有之財產,非社會之公產,更非政府機關之公產,在民法上屬自然人或法人之財產,理應受法律保障。軍警及學校團體非法侵害或掠奪,理應送交司法機關審查,不應僅憑行政命令處理。監督寺廟條例既經公布,對佛教寺廟財產,理應獲得切實之保障,但各省掠奪寺廟依然如故,並干涉被損毀寺廟之修復。行政院於民國二十一年五月五日,發布第一○五○號訓令,其文內有「若因寺產與學校發生糾紛事件,應屬法院受理,學校無處分之權,請查照飭知等由。」

  由於政府不願發還非法掠奪寺廟財產,「唯恐徒滋糾紛,無裨實際」,於此不特可以窺見政府忽

  P.188

  視佛教在約法上地位,更談不到保障佛教寺產。因此,各地發生許多干擾寺廟行政的不愉快事件。

  (一)干涉宗教儀式

  約在十六七年間,江浙各縣寺廟佛像被搗毀,十八年監督寺廟條例頒布後,被搗毀的佛像,理應重行裝鑄恢復原狀。奉化縣黨部竟然干涉寺廟塑像,認為崇拜偶像,提倡迷信。但監督寺廟條例,並無明文規定不准重鑄佛像。但政府始終未曾以平等、民主、自由待遇佛教。約法上所載「信仰自由」,徒為具文。經中央黨部呈請內政部解釋,經多方交涉,直至民國二十年十月內政部頒布訓令不干涉宗教儀式,茲錄其原文如次:

  內政部訓令 中華民國二十年十月

  為中央黨部決定宗教儀式不加干預案,令浙江民政廳

  前據該廳呈:「據奉化縣縣長稱:『該縣陡門橋地方,有大覺寺一所,於民國十六年,被該地農民協會借住,將佛像移出毀壞,現有該寺住持女尼,募捐重塑佛菩薩像,大小五十尊,為該縣黨務整理委員,指為崇拜偶像,提倡迷信,函請加以制止,請示辦理』等情。職廳經查監督寺廟條例,並無明文規定不許重塑佛像,似無制止之必要。惟事關黨部提議,呈請不遵前來,經部呈請行政院,自不應加以干預,即令浙江省執行委員會,依照監督寺廟條例,轉飭奉化縣黨部知照」,等因,令飭轉行遵照。此令。

  同時,民國二十四年杭州餘姚縣也發生干涉佛教重塑佛像事,發生糾紛,困擾佛教。內政部發出

  P.189

  民國二十四年十一月三十日「社字第一七○九號」,為餘姚縣政府呈請解釋寺廟疑義各點轉請鑒核示遵由 令浙江民政廳!

  「呈悉。查來呈所稱各點,現行法令尚無適當條文可資準據。

  茲照二十年八月國民政府第四零零號通令保護寺廟財產之原則,並兼顧既成之事實,分別解答如次:(一)某廟佛像,雖已被毀,但其寺廟如尚未被處分者,該寺住持自可將被毀佛像照舊重塑。(二)某廟財產被處分,如在監督寺廟條例公布施行以前,自應維持現狀,毋庸交還。(三)住持某丙之徒能否復為住持,須視住持某丙病故之際,已否依該地方寺廟繼承習慣,取得繼承住持資格,如已取得,該廟復未經處分,該住持某丙之徒,得向當地行政官廳聲請復為住持,並得請求搬回原有偶像。(四)添塑之像,如非應廢止之邪祀,自無不可,合行令仰轉飭知照。此令。」

  在當時所謂處分寺產,即是非法掠奪,既屬非法掠奪,理應歸還,何得藉詞,毋庸交還,為合法乎?

  由於政府庇護非法掠奪寺廟財產,佛教徒眾更感到政府無意保護佛教!

  (二)如何切實保護名勝古蹟

  我國名勝古蹟,十之八九都屬佛教場所,故有「天下名山僧居多」之諺言。我們於西北,中原一帶,就看到歷史上許多莊嚴寶塔等文物多賴寺院保存。佛教於中國歷史文化悠久關係之密切,於此可知矣。北伐以後,各省縣寺廟,只要在交通要道,或名勝古剎,規模較大之寺院,都被軍隊駐紮,可

  P.190

  說無廟不駐兵,寺廟成為國家的軍營,任何一座寺廟,只要軍隊駐進去,不是門窗被拆光,就是門扇被燒光,甚至連神像都被劈充作燃料。在抗日以前,各省縣市寺廟,因駐軍隊遭受破壞損失,是無法估計,尤其名勝古蹟。因此,政府非特未能切實依照約法保護佛教,反默許軍警機關佔居寺院破壞佛教。民國時代的佛教,遭受種種壓迫與摧殘,並非來自異教徒,實來自本國政府下級各機關團體,思之不勝痛心之至。

  民國二十一年,因松滬戰爭爆發,政府準備長期抗戰,宣布遷都洛陽,考試院院長戴傳賢先生奉命考察西北軍政,中央有意恢復中原文化,戴先生因洛陽白馬寺等名勝古剎,均有軍隊駐紮,目疾心傷,故有重修白馬寺的倡導,以恢復中原文化。對名勝古蹟,遭受破壞者,更是感覺痛心萬分,遂有保護古物委員會成立,並經保管委員會呈請軍政機關,出示保護。

  軍政部訓令務兵字第 號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十二月

  令各軍事機關部隊學校

  案奉行政院第六一四號訓令內開:

  「案奉內政部呈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轉請禁止各寺觀廟宇駐軍並附設爆炸性或震動力大之製造場各節,轉請鑒核施行一案,令仰查核辦理。此令!」等因,並附抄原呈一件,正核辦理,復奉

  軍事委員會高二字第六六三號訓令,案同前由。奉此,除呈復並分行外,合行抄發原呈,令仰遵

  P.191

  照。嗣後對於確係名勝古蹟之寺廟,禁止駐軍,或設立爆炸性及震動力之工廠,已駐入者速行設法遷移為要,此令!

  計附抄原呈一件,附錄原呈。

  據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呈稱:

  案查接管卷內西安辦事處呈稱:「竊以寺觀廟宇,為名勝古蹟之一,其中時有古碑碣遺留及鐫塑之精工者,故整理維護不可不力。乃查此諸建築物中,往往有軍駐紮,以是古物保存之地,遂一變而為牧馬操戈之場,故整理修葺之工作方竣,而破壞損毀之行為隨之,前功盡棄,後繼為難,興念及此,深用皓嘆!又查各寺觀中,有時竟附設富有爆炸性或震動力極大之物品製造工場者,如砲彈製造廠,機器製造廠皆是,此等製造廠,在其工作之進程上,隨時均有摧毀古代建築物及其中所藏古物之虞,為此呈請鈞會從速設法禁止,此後不得更在上述各寺觀廟宇駐紮軍隊,並附設一切有爆炸性或震動力極大之物品製造場,以保古物而揚文化」等情。

  據此,查寺觀廟宇,向為名勝古蹟所在,果有上項情事發生,摧毀實屬可慮。業經本會第十次常務會議決議:「呈由鈞部轉呈行政院函請軍事委員會並令飭軍政部核辦等情,記錄在卷。理合備文請鈞部鑒核轉呈,實為公便,」等情。謹呈

  行政院

  政府雖一再訓令寺觀廟宇不准駐軍,可是軍隊不駐寺廟又駐在那裏?對日抗戰以前,政府擁有數

  P.192

  百萬陸軍,却沒有數百萬陸軍兵房,所以不得不駐紮於各省縣寺廟,這是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在國民政府統治下的佛教,雖未遭受政令直接的迫害,但由於政府政策不夠明朗,行政效力太差,致使佛教蒙受極大的破壞,無異以消極方法毀滅佛教。

【書籍目錄】
第1頁:蔡序 第2頁:自序
第3頁:第一章 導論 - 第一節 中國佛教近代史之範圍 第4頁:第一章 導論 - 第二節 近代中國佛教之特質
第5頁:第一章 導論 - 第三節 近代中國佛教之成就 第6頁:第一章 導論 - 第四節 近代中國佛教之護國
第7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一節 元代喇嘛之興起 第8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二節 西方宗教之東來
第9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三節 儒釋思想之融和 第10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四節 經藏開版與西學輸入
第11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一節 清代之喇嘛教 第12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二節 諸宗思想之融和
第13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三節 大藏經之出版 第14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四節 敦煌藏書之發現
第15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五節 居士佛教之抬頭 第16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一節 西方教士之狂妄
第17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二節 傳教事業之發展 第18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三節 查還教堂與迫害佛教
第19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四節 太平天國之荒謬與義和團之反動 第20頁:第五章 維新運動與佛教厄運 - 第一節 變法維新與廟產興學 - 第一節 變法維新與廟產興學
第21頁:第五章 維新運動與佛教厄運 - 第二節 自動興學與自保寺產 第22頁:第五章 維新運動與佛教厄運 - 第三節 革命思想浸入佛教
第23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一節 改革金山與革新運動 第24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二節 保護寺產與教團組織
第25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三節 三大革命與革新僧制 第26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四節 管理寺廟與信仰自由
第27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五節 三民主義與佛化思想 第28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六節 以佛法調和東西文化
第29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一節 第一次廟產興學運動 第30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二節 危亡中的佛教救星
第31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三節 破除迷信與摧殘佛教 第32頁:第四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節 各省寺產遭受宰割之紀錄
第33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五節 第二次廟產興學運動 第34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六節 召開全國佛教徒代表大會
第35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七節 中國佛教會獲准成立之經過 第36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八節 名流居士製造糾紛
第37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九節 如何健全佛教會組織 第38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十節 政府無意保護佛教
第39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十一節 假興辦慈善公益之名與扼殺佛教之實 第40頁:第八章 叢林制度與僧教育 - 第一節 叢林制度的由來
第41頁:第八章 叢林制度與僧教育 - 第二節 僧教育之開創 第42頁:第八章 叢林制度與僧教育 - 第三節 僧教育的成功與失敗
第43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一節 「佛教學苑組織大綱」之駁斥 第44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二節 教育部為辦僧學事覆內政部咨文
第45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三節 如何健全僧教育制度 第46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四節 如何健全「佛教學院」組織
第47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一節 佛教宣傳刊物之發行 第48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二節 佛教弘法團體之設立
第49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三節 佛教經藏開版事業 第50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四節 佛教圖書館之設立
第51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一節 世界佛教聯合會 第52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二節 中日佛教代表會議
第53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三節 各國代表之講演錄 第54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四節 日本佛教代表備受歡迎
第55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五節 東亞佛教大會 第56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六節 世界佛化大學之計劃
第57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一節 華北佛教之革新 第58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二節 佛化新青年運動
第59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三節 北京佛教會發表宣言 第60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四節 華北佛教之發展
第61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五節 華北佛教事業中衰 第62頁:第十三章 西北佛教之復興 - 第一節 朱子橋將軍與西北佛教
第63頁:第十三章 西北佛教之復興 - 第二節 康寄遙居士與西北佛教 第64頁:第十三章 西北佛教之復興 - 第三節 巴利文學院之設立
第65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一節 毀滅佛教之馮玉祥 第66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二節 重建河南佛教
第67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三節 籌辦河南省佛學院 第68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四節 澤被中原兩大師
第69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五節 戴院長倡修白馬寺 第70頁:第十五章 西南佛教之重建 - 第一節 雲南之鷄足山
第71頁:第十五章 西南佛教之重建 - 第二節 重整雲南佛教 第72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一節 唐以後漢藏之關係
第73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二節 民國以來漢藏之關係 第74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三節 英俄覬覦西藏之野心
第75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四節 西藏內部派系紛爭 第76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五節 中央對西藏之政策
第77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六節 中央對班禪大師之倚重 第78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七節 中央對章嘉大師之尊重
第79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八節 中央對達賴大師之尊敬 第80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九節 中央對諾那大師之優禮
第81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十節 佛教與邊疆民族之文化 第82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一節 我國密教之傳承
第83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二節 唐密法脈之重返 第84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三節 權田雷斧與王弘願
第85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四節 談玄與台密 第86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五節 弘揚藏密之尊者
第87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六節 入藏求法之漢僧 第88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七節 漢藏文化之溝通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10-3 9:33:23
真好我一直在找這本書但是會有下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