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明末淨土教的修證方法
此所謂修證方法,是指明末淨土教的大德們究竟以何自修自證,又以何方式教他人實際修行?由於各自的背景不同,先入為主以及對於佛法的體驗不同,便形成了各人的自信。以此自信以為是正確的觀念,加上淨土教的教義配合,便構成了形形色色的淨土教思想。雖同名之曰弘揚淨土法門,其實各有千秋,這對於沒有辨別能力的人而言,的確會因此而無所適從,對於作為研究的內容而言,倒頗有目不暇給的豐收之感。現在且以各別的個人為單元,作各別的個案介紹如下:
(一)雲棲袾宏的修證方法
1雲棲個人的修證
他是一位著重實際的修行者。我們可從兩處,見到他晚年時的自我表白。
〈勸修淨土代言〉一文的開端,即說:「袾宏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務,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今老矣!儻有問者,必以此答。」(見《往生集》附錄,《卍續藏》一三五.一八三頁)
〈大師自責篇〉中所見,雲棲的內心世界,相當地沉重,並且憂惶不已。
其自驗於身、口、意三業之中,身業僅守其大者,口業則未能不作世諦雜談、無知臆說、觸忤時賢、惱辱卑幼,意業尤甚,貪欲、瞋嫉、愚癡等念,或乍滅而倏生,或似無而實有,或任運而忘禁、或力制而彌強。因此,他自知是一位具縛凡夫,去道遼遠。所以終日竟夜,慚愧憂惶,行住坐臥,如在荊棘。若曰見道已徹,無所藉於師友,則吾豈敢。(以上資料見《雲棲法彙》「遺稿」〔三〕之補遺)
這位禪淨兼修、宗教並通的一代大師,心境竟然如此沉重,對於未知修行為何物的人們,可能無法瞭解,若由曾下過修行苦功的人看來,這種現象正是有大修行的表徵,雖然這種例子不容易從禪者的傳記中多見,倒是與天臺的慧思禪師等的風範(註一)相似。可是禪宗的《六祖壇經》中,也說了「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的話。修行者經常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便是正念分明,縱有三業犯過,那是無始以來的積習使然,若不住於定中,三業不能無過,卻能歷歷自明,這絕不是等閒工夫。所不同者,《六祖壇經》又說:「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所以禪者知過而不致憂惶。這是宗教家與禪修者的不同之處,淨土教的功能中有類於一般宗教之點。從這一點看,雲棲確是一位禪者之中的宗教家。
2雲棲主張的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的往生西方淨土的條件:(1)依據《觀無量壽佛經》,有二個:第一當修三福,第二當修十六種觀想法。基以人天道德的生活為基礎,加上修持特定的禪觀,以及發願往生極樂。(2)依據《無量壽經》,也有二類:第一蓮花化生者,需要發菩提心、專念無量壽佛、願生彼國,為共同要求。以修行的勤惰多少而分三輩:下輩者,若能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佛,也能往生彼國。第二是有疑不決,修諸功德,願生彼國者,則為邊地胎生。(3)依據《阿彌陀經》,則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又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註二)
由於《無量壽經》及《阿彌陀經》,同說念佛法門,雲棲稱此二經為同「部」。雲棲的主張,也以此二經為重心,不贊成觀想法,並且以為「三福」(註三)是人天行的少福德,二乘人不發菩提心是少善根。而說:「欲生彼國,須多福多善,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正所謂發菩提心而生彼國之因緣也。」(註四)也就是說,只要念佛,便萬善具足、萬行兼收了。
因為雲棲主張,念佛一門,有四大方便(註五)。念佛是捷徑中之捷徑(註六)。所以他反對孤山智圓(西元九七六─一○二二年)所說,《觀無量壽佛經》是「定善」,《阿彌陀經》是「散善」之論。雲棲以為《觀無量壽佛經》修行,是「一心作觀」,《阿彌陀經》修行,是「一心稱名」。兩者同依一心,何有出入(註七)。
雲棲將《阿彌陀經》中「一心不亂」的「一心」二字,解釋為:「不以有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不以非有非無心念。」「念而無念,是名一心。」「一心不亂,不異一念不生,焉得非頓。」(註八)
此之「一心」念佛,是指「持名」的功能,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持之得法便得「一心」。雲棲徵引智者《觀音義疏》的論點說:一心稱名,有事一理,存念觀音,無有間斷,名「事一心」,此心與空慧相應,名「理一心」(註九)。
「一心」既由持名而得,雲棲又將持名,分作「事持」與「理持」。事持,得生下品,理持又有深淺,可與《觀無量壽佛經》的三觀修法,冥契不二,不愁品位不高(註一○)。雲棲又說,念佛有二種,念佛心性者為「理」,念佛身名者為「事」。理念見真佛,事念見應佛(註一一)。
如何使用持名方法?雲棲也有說明:(1)事持,必須憶念無間;(2)理持,則須體究無間。
所謂「事持」,但持「阿彌陀佛」洪名,又可分為:(1)出聲稱念的「明持」。
(2)無聲密念的「暗持」。(3)微動唇舌念的「半明半暗持」,亦如咒家的「金剛持」。(4)記數或不記數持。
所謂「理持」,稱作「體究念佛」,與禪宗教人舉話頭、下疑情相似。聞佛名號,不唯憶念,即於能念所念的念上反觀,體察究審,窮其根源,體究之極,便能獲自本心。此「理持」法,不專事相,屬慧門攝,兼得定故(註一二)。
雲棲將念佛法門的(1)稱名、(2)觀像、(3)觀想、(4)實相之四種之中,只取稱名與實相,不許觀像及觀想的色像(註一三)。並且即以稱名念佛而直貫實相念佛,由事一心而達理一心。此乃受了《文殊說般若經》所闡念佛三昧法的影響,也可以說:雲棲依據《文殊說般若經》,而貫攝淨土教的念佛法門。主張事理兼顧,由事入理,理通於事。因此他說:古人所謂將理觀及持名分開,以為「愚人求淨業」者,乃由於未明事一心與理一心的道理之故(註一四)。
古來對於西方淨土之屬於三身四土中的哪一土,頗有議論。在雲棲則以為:事持理持,事一心理一心,既各有深淺,最高與真佛同土,最低與化佛同國。輕易地把這個爭論解決了。而且也把禪與淨土之異的問題解決了。是故雲棲教人,多以念佛三昧相示。他本人雖然重視福業如布施、持戒、放生、度眾等行,然其畢竟主張:但持阿彌陀佛名號,便是多善根、多福德,是定中之定(註一五)。此固然高舉了持名念佛的法門,又何以兼顧多數無法修得念佛三昧的人?對於有時間、有財力、有體力、有心力的人,能夠修成念佛三昧,固然太好;於一般俗務纏身的人,或身心病弱的人,便不容易了。同時雲棲依據經文,主張念至一心不亂,命終始得往生淨土,若於臨終不得一心,不生彼國(註一六)。一般而言,得定者生禪天,上品生者固須定慧雙運。要求一般的念佛者,必須具備定功,亦殊不易。若不拘泥於「一心」,但要求不受俗情世累所動的「不亂」,以及「不」起淫、怒、癡等的「顛倒心」,便可往生彼國的下品,當較合理也,否則何得名為殊勝方便的念佛法門?
(二)無盡傳燈的修證方法
無盡大師是站在天臺宗的立場,但也有他自己的發明。他的傳記資料太少,著述雖多,卻不易發現述及他自己的事。對他個人的修證經驗,只好擱置,現在從他的著述所見,有關如何修行淨土法門者,介紹如次。
無盡認為,於此像法及末法之世,眾生根器譾劣,自力參悟者,有的是修而不悟,有的雖悟而不精,內照似脫,對境尚迷。何況菩薩有隔陰之昏,初果有入胎之昧。所以諸佛菩薩,曲垂方便,有仗他力之法門,此則當以極樂世界念佛一門為究竟(註一七)。
又舉楊傑序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有云:「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之句,主張念佛宜一其心,懇切持名,專志不亂為原則。念佛而不能一其心者,係由於情愛所牽。愛輕則念一,念一則愛必輕。只要有一念之不一,臨終必為此不一之一念所累。欲輕其愛,必杜其境,所謂杜境,乃是「即境以了其虛,會本以空其末」。萬法本自不有,有者是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而本性自現,則成唯心淨土與本性彌陀(註一八)。欲一其念,宜有三法並行,便是《阿彌陀經》宣示的:1.信有彌陀淨土,2.執持名號,3.發願往生(註一九)。且不論信與願,無盡如何說明修行持名念佛的方法,是我們急想知道的。
無盡引用智者《觀無量壽佛經疏》及四明《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說明「行」分正助二門:1.三福淨業,是助行。2.持名、發願、迴向,便是「多善根、多福德」的正行,即是往生淨土的正因。正行的要求,是達於「一心不亂」(註二○)。一心分事理二部。「事一心」者,無分散意,念念無間,念力勇猛,能排雜念。「理一心」者,了達能念之心,及所念之佛,皆無自性,雖本來空寂而感應道交,空、假、中,三諦圓融,不可思議。然而理一心,必須先假持名的事中一心,以為基礎。理中一心,不過是用解力融通,使之不滯於事相,以為殊勝之因。如果忽略事一心,豈能成就一念,又豈有伏惑之功(註二一)。
念佛之人,如何能生淨土?無盡以為:「一心不亂,則惑道伏;淨業成就,則業道清。」「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註二二)
無盡又依天臺的三諦三觀,論一心不亂;以四料簡,論持名與一心;以方等教義,釋藏、通、別、圓的一心與持名;又以法華圓教義,分釋四教的一心義。圓人一心持名之時,既是事一心,也是理一心,更是事理相即之一心(註二三)。於是,凡夫當下現前求生淨土的念佛之心──至微至劣的介爾之心,即此心便是十萬億國土外的極樂世界,極樂國土即是此介爾之心(註二四)。彌陀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彌陀(註二五)。念佛之時,此介爾之心,舉體與三種佛身及四種淨土相同,但隨功行的淺深,而成品位之高下(註二六)。因此,即今念佛之心,便是當來花池受生時心,只要發心念佛,極樂寶池已萌蓮種。若能精進不退,蓮花日益生長,隨其功德大小,亦成大小不同之蓮花。如果懈怠退悔,蓮花日漸萎頓。若能悔悟自新,蓮花又復鮮麗(註二七)。
無盡以為,臨終「在定」的一心,便是淨土受生之心。此一見解與雲棲同。然在無盡的《觀無量壽佛經圖頌》的「下品下生頌」,有云:「是人苦迫不遑念,復勸高聲稱佛名。高聲稱念盡一氣,具足十念稱佛名。念念滅除多劫罪,即乘佛力生淨土。」(註二八)臨終之際,痛苦煎迫,若能高聲念佛,連續盡十口氣,即得往生淨土,係據《觀無量壽佛經》原文「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即得下品下生之旨。《觀無量壽佛經》未要求「定心」,只要求「至心」。無盡大師也未否定,縱然未得三昧定心,只要至心,具足十念,也有下品往生的保障。此與雲棲堅持「一心」往生者,略有不同。
(三)蕅益智旭的修證方法
1蕅益個人的修證
關於蕅益大師在修行及其證驗方面的情況,筆者曾於《明末中國佛教の研究》一書中,以第三章全章共計一百頁的篇幅,予以分析介紹,他一生中使用過的修行方法,實在不少,例如寫願文、禮懺、持咒、刺血、燒臂燃頂,而以參禪為始,歸宿則是淨土。他的悟性特別強,故在二十歲時,因詮《論語》而悟;二十四歲,因坐禪而悟;三十九歲,因著書而悟。但他與淨土教念佛修行的因緣也很早。二十二歲時,即有「專志念佛」的心跡。到二十八歲,掩關期間,生了一場大病,驗知平日以為得力處,分毫都用不著,故以參禪工夫,求生淨土。三十一歲,拜見無異元來禪師,乃知末世的禪門流弊,便棄禪修淨了。四十七歲時,則自稱「念念求西方」。晚年時,曾三次提到「下品蓮生」的願望。因為他是一位罪惡感極重的大師,故其自驗,只夠受佛「接向下品蓮花安置」的條件。(以上資料,參看拙著《明末中國佛教の研究》二七四至二七八頁)
蕅益只求下品蓮生的心態,一般人也是無法理解的。他是弘揚念佛法門的一代大師,專志於淨土三十多年,結果只求下品,對於一般世俗間人,又如何敢望彌陀接引?此可能有如下的幾點原因:
天臺宗人,自南嶽慧思開始,即善於檢查自己的心行,修行者的罪障感,是從內外的困擾而來。修行越努力,困擾越現得多,此本係通常現象,所謂道高魔更高。
蕅益有過坐禪的悟境,卻於大病之時用不上力,自覺功力太差。實則,悟境表示慧深,病障象徵福薄,果報如此。
當時蕅益所見佛教界的病態,極為嚴重而普遍(註二九),所以自我要求的心行標準太高。
最大的原因,是他從十二歲起,由於受了儒者的影響,曾經「誓滅釋老」,作闢佛論數十篇。至十七歲,讀雲棲的《自知錄》及《竹窗隨筆》二書,始幡然改信佛法,因此一生都有謗法罪的心理負擔(註三○)。甚至自稱:「旭十二、三時,因任(孔、顏之聖)道而謗三寶,此應墮無間,彌陀四十八願所不收。」(註三一)此所謂菩薩畏因,愚人畏果。能有如此檢點,正顯出他的道心高超。
2蕅益主張的淨土法門
蕅益於其《阿彌陀經要解》序論中說:「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註三二)又於「法語」中說:「超生脫死,捨淨土一門,決無直捷橫超方便。而生淨土,捨念佛一法,決無萬修萬去工夫。」(註三三)此處所言淨土法門,自然是指往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修行方法。此種方法,以念佛為要門。念佛之法,則有多種,蕅益為之列出三類(註三四):
唯念他佛:即是憶念彌陀的果德莊嚴,專心注意。憶念之法,又可分為五種:①憶名號,②想相好,③緣四十八願的往昔洪因,④思力無畏等現在勝德,⑤觀正報或依報。不論憶念那一種,念時貴在歷歷分明,一心不亂,則三昧成功,徑登淨域。
念自佛:即是觀此極微弱極陋劣的介爾現前一念之心,無體無性,橫遍豎窮。具足百界千如種種性相,與三世佛,平等無二。觀至功深力到,圓伏五住,淨於六根,豁破無明,頓入祕藏,即與禪宗諸祖相等。
俱念自他佛:此即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托彼彌陀果土之依正,顯我自心之理智。由我心性本具不可思議功德,諸佛果中亦具不可思議威力,彼此感應道交,自他不隔,極果圓因,稱理映發。此乃禪淨雙修,所謂「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便是指的這一類的圓人念佛而言。
以上的分類法,蕅益自稱,是依據《文殊說般若經》、《般舟三昧經》、《觀無量壽佛經》所示(註三五)。可是,蕅益自己既認為所有的念佛法門之中,又以持名念佛,至簡易、至穩當,故撰《阿彌陀經要解》,大力闡揚持名勝義。而說:「惟此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可謂方便中之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註三六)。
《阿彌陀經》有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蕅益的《阿彌陀經要解》說:「菩提正道,名為善根,即是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為福德,即是助緣。」又說:「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於一一聲中,皆悉具多善根福德。」(註三七)此說與雲棲相同,持名一法,即含正助二行。
持名念佛,也分「事持」及「理持」。所謂「事持」,即是雖已信有西方阿彌陀佛,尚未達到《觀無量壽佛經》所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境域者,由於決志求生,如子憶母,無時暫忘。所謂「理持」,即是信彼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之洪名,作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註三八)。
由持名工夫,達成「一心不亂」的目的,即得往生彼國,這是《阿彌陀經》的根本要旨。蕅益《阿彌陀經要解》,也分「一心」成「事理」二門。所謂「事一心」,不論事持或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名「事一心」。至此,不為見思所亂,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在其前。其心不復再起三界的三有顛倒,即得往生同居及方便的兩種極樂淨土。所謂「理一心」,不論事持或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名「理一心」。至此,不為空有等的二邊之見所亂,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在其前。其心不復再起生死涅槃等的二見顛倒,即得往生實報和寂光的兩種極樂淨土(註三九)。
又以持名念佛的功力淺深,配合九品蓮生。他說:①深信願切,念佛時心多散亂者,下品下生。②深信願切,念佛時散亂漸少者,下品中生。③深信願切,念佛時便不散亂者,下品上生。④念到事一心不亂,不貪、瞋、癡者,中三品生。⑤念到事一心不亂,任運先斷見思塵沙,亦能伏無明者,上三品生(註四○)。
又以持名念佛的斷惑多少,配合四種淨土往生。他說:①信願持名,消伏業障,帶惑往生者,生凡聖同居淨土。②信願持名,見思斷盡,而往生者,生方便有餘土。③信願持名,豁破一分無明,而往生者,生實報莊嚴土。④信願持名,到究竟處,無明斷盡,而往生者,生常寂光淨土。若達當下即是寂光,便是往即非往,生即無生,無生而生(註四一)。
雖然如上所說,念佛時心多散亂,只要深信願切,亦得往下品下生。《阿彌陀經要解》以《阿彌陀經》,置重一心不亂,故亦不得不說:「悠悠散善,難敵無始積罪」,所以「不定往生」,唯其散心稱名,「亦必除罪」,由於「一稱佛名,便為成佛種子,猶如金剛,終不可壞」(註四二)。《觀無量壽佛經》的九品往生,和《阿彌陀經》的一心不亂往生之間,頗有出入。著重於他力而言,能夠有心往生,未得定力,應可往生下品。若著重自力,則定力雖不是往生之正因,若能加上定力而又信願往生者,更為正確可靠。若據《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下品下生,似乎不須非得一心。
3蕅益反對「參究念佛」
前節已經提及,蕅益智旭不贊成「參究念佛」之說,那是為了什麼?此係從雲棲及蕅益兩人,對於「事持」、「理持」的兩辭,所持不同的觀點而來。雲棲以禪者的立場,弘揚淨土,重視定慧均等的修持法,故將事持釋為但持彌陀名號,不作觀想。將理持的程度提至事持之上,除了持名,尚得提起內觀內審的「體究」之法,究此能念的我及所念的佛之本體是什麼?用此方法,既屬淨土行者的持名,又似禪者參話頭。目的在於肯定禪法的功能,攝收禪者,歸向淨土,稱為禪淨雙修。
至於蕅益所說的事持,是指在理路的信念上,尚未到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程度者,以為我能念佛,念的是自心之外的西方阿彌陀佛,所以如迷失的幼兒,憶念母親,呼喚母親,等待母親來迎救援。理持則此念佛之人,已知能念的此心,及所念的彼佛,本是同體,只是尚未現證同體的經驗,所以假佛的名號,繫念不已。雖只是繫念佛號,卻已心繫於佛、心向於佛、心應於佛。若此念佛之心不亂不散、不改不變,此心即是佛心佛土,所以不必另用參究的方法了。這一點,我們必須先從天臺宗的理事觀中瞭解,例如無盡傳燈的《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所述:「理中一心,要須先假持事中一心,以為其本。理中(一心),不過用解力而融之通之,使無滯事相,以為殊勝之因。」(註四三)可知天臺學者的「理」,不是方法的經驗,而是知解力。禪宗講求悟境,天臺重視斷惑,悟境是可以用話頭等方法突現的,斷惑則是逐步完成的。天臺的圓教中人,是信念的理解與佛一體,不是實際地經驗到與佛一體。所以只要深信,此一現前的介爾一念,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再假以事修,便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念佛法門,除了事持,當然不用什麼其他的方法了。
有關蕅益反對參究念佛之說的文獻,試舉如下:
〈參究念佛論〉有云:「顧念佛一行,乃有多塗,《小經》重持名,《楞嚴》但憶念,《觀經》主於觀境,《大集》觀佛實相。後世智徹禪師,復開參究一路。雲棲大師,極力主張淨土,亦不廢其說。但法門雖異,同以淨土為歸,獨參究之說,既與禪宗相濫,不無淆譌可商。……古人本意,原欲攝禪歸淨,於禪宗開此權機。令人錯會,多至捨淨從禪,於淨宗飜成破法,全乖淨業正因。……然淨土之禪,本不須參究,但一心不亂即靜,名號歷然即慮。……故知參究念佛之說,是權非實,是助非正,雖不可廢,尤不可執。」(《靈峯宗論》卷五之三)
〈梵室偶談〉第四十七則云:「雲棲大師,發揮念佛法門曰:有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說者謂:持名號,是事一心;參『誰』字,是理一心。亦何譌也!夫事一心者,歷歷分明,不昏不散是也。理一心者,默契無生,洞明自性是也。是參時話頭純熟,猶屬事門;念時心佛兩忘,即歸理域。安得事獨指念,理獨指參也。又參『誰』字,謂之究理則可,謂理一心不可。然非其人,即究理亦未可輕易,何以故?事有挾理之功,理無隻立之能。幸審思之。」(《靈峯宗論》卷四之三)
《阿彌陀經要解》有云:「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可德,罄無不盡。故即以執持名號而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大正藏》三七.三七一頁中)
文中所見,「參究念佛」的方法,是元朝的智徹禪師所發明,《卍續藏》一一三冊,收有「西蜀野衲智徹述」的《禪宗決疑集》一卷。他也不是專以「參究念佛」教人,他說:「或有參無字者,或有參本來面目者,或有參究念佛者。公案雖異,疑究是同。」(註四四)而智徹禪師本人在俗時,專心念佛,出家後則由其師雲峯和尚教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公案(註四五)。
蕅益批評雲棲不廢參究念佛之說,其實雲棲《阿彌陀經疏鈔》所用是「體究念佛」,未用參究念佛之名,參究是問出「念佛的是誰」,體究則審查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本原之體是什麼?性質類似而方法稍異,所以無異元來也特為此點,替雲棲提出辯正(註四六)。正由於無異禪師的淨土思想,是受雲棲的影響。故主張「若得心淨即得國土淨」,此係禪者的立場,本係《維摩經》的思想,所以寫了一百零八首的〈淨土偈〉,每首均以「淨心即是西方土」開頭(註四七)。蕅益見了,不以為然,作出〈淨土偈〉十四首,每首皆以「西方即是唯心土」開始。蕅益的意見是:「淨心即是西方土」,以因攝果,若讀者不達,即成以理奪事,而有破法之危。若謂「西方即是唯心土」,是以果明因,俾以事扶理,補偏救弊(註四八)。詳細考察蕅益的「唯心」,乃是天臺家所說即妄即真的現前一念心,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圓中之心,即此凡夫當下的念佛心。所以此間的凡夫,雖還不曾往生西方,而彼西方即在此凡夫當下的一念心中。是以蕅益非常愛用永明延壽所說的話:「以一念相應即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或:「一念相應即一念佛,念念相應即念念佛。」(註四九)此所謂「一念」,絕對是指凡夫當下的妄念心。這一思想的源頭,是天臺學的「一念三千」論,以及「性具」說。無盡傳燈的《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也說,非天臺之性量、性體、性具,不可以明「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之妙法(註五○)。雲棲是以華嚴之禪為立場而弘揚淨土,蕅益是傾向於天臺的無盡而宣念佛法門。南與妄心之諍,也在明末的淨土教思想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註解
南嶽慧思(西元五一五─五七七年)撰有〈立誓願文〉有云:「慧思自量,愚無道德,不肯隨勅,方便捨避。」又云:「若不自證,何能度人。」又云:「不得他心智,不應說法。」又云:「我今入山修習苦行,懺悔破戒障道重罪。」(《大正藏》
四六.七八七頁中、七九一頁下)此三經所說的條件,參閱拙作〈淨土思想之考察〉刊於《華岡佛學學報》第六期。《觀無量壽佛經》的「三福業」,是:1.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2.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3.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大正藏》一二.三四一頁下)。《阿彌陀經疏鈔》卷三(《卍續藏》三三.四三六─四三七頁)。見《阿彌陀經疏鈔》卷一,所謂四大方便:1.不值佛世,得常見佛。2.不斷惑業,得出輪迴。3.不修餘行,得波羅密。4.不經多劫,得疾解脫(《卍續藏》三三.三四一頁)。《阿彌陀經疏鈔》卷一(《卍續藏》三三.三四七頁)。同上(同上三五一頁)。同上(同上三四九頁)。
《觀音義疏》卷上有謂「經云:一心稱名,有事有理。」(《大正藏》三四.九二三頁上)
《阿彌陀經疏鈔》卷一(《卍續藏》三三.三五一頁)。《阿彌陀經疏鈔》卷一(《卍續藏》三三.三五二頁)。
《答淨土四十八問》之第三十七條(《卍續藏》一○八.三九五頁)。《阿彌陀經疏鈔》卷三(、《卍續藏》三三.四四一─四四二頁、四四五頁)。同上(同上四四二頁)。同上(同上四四九頁)。同上(同上四四八頁)。同上卷四(同上四五九頁)。《幽溪無盡法師淨土法語》(《卍續藏》一○八.八五八頁)。同上(同上八五八頁─八五九頁)。
《幽溪無盡法師淨土法語》謂:一念之道有三:信、願、行。行分正助,正行又分兩門,一者稱名,二者觀想(《卍續藏》一○八.八六○頁)。
《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則謂三福業為助行,持名為正行(《卍續藏》九一.八一六頁)。《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卍續藏》九一.八一六頁)。同上(同上八一八頁)。同上(同上七八九頁)。同上(同上八一九頁─八二○頁)。
《淨土生無生論》第三「心土相即門」(《大正藏》四七.三八二頁中)。同上第四「生佛不二門」(同上三八二頁下)。同上第五「法界為念門」(同上三八二頁下)。同上第十「現未亙在門」(同上三八四頁上)。《卍續藏》三三.一○八頁下─一○九頁上。明末的宗師、法師、律師,均在做不切實際的假修行工作,與佛法宗旨,背道而馳(參閱拙著《明末中國佛教の研究》六七─七○頁)。《明末中國佛教の研究》一八二頁。「與了因及一切緇素書」(《靈峯宗論》卷五之二)。《大正藏》三七.三六三頁下。《靈峯宗論》卷二之三,「示陸喻蓮」法語。
《靈峯宗論》卷七之四,「淨然沙彌化念佛疏」。
《阿彌陀經要解》亦云:「淨土要行,千差萬別,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大正藏》三七.三六五頁上)《靈峯宗論》卷五之三,「念佛即禪觀論」。《大正藏》三七.三六五頁上。
《大正藏》三七.三七一頁上。同上三七一頁中。同上三七一頁中─下。「持名念佛歷九品淨四土說」(《靈峯宗論》卷四之二)。同上。《大正藏》三七.三七二頁上。《卍續藏》九一.八一八頁下。《卍續藏》一一三.九八三頁上。《卍續藏》一一三.九七○頁下。《無異元來禪師廣錄》卷二四(《卍續藏》一二五.二九七頁下)。同上卷二○(《卍續藏》一二五.二五九頁)。《靈峯宗論》卷一○之一。
〈贈鄭宗德念佛序〉(《靈峯宗論》卷六之四)。
《阿彌陀經要解》(《大正藏》三七.三七一頁下)。《卍續藏》九一.七六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