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明末佛教研究 聖嚴法師著

明末佛教研究 聖嚴法師著

第二章 明末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第四節 明末淨土教文獻的立場

[日期:2010-07-22]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四節明末淨土教文獻的立場
  
  若就文獻的角度而言,應當包括如前所舉淨土教的專書,以及明末諸師著述之中,所有涉及淨土問題的單篇和片段。唯於本節只介紹專書,其餘留待另節敍述。
  
  現在根據前節表中排列者,另作次第,分別介紹:
  
  《觀無量壽佛經圖頌》:此書作者幽溪尊者無盡傳燈(西元一五五四─一六二七年),是明末天臺學派的一代宗師。而天臺智者大師(西元五三八─五九七年),重視禪觀,在其《摩訶止觀》中所述四種三昧的常坐及常行二種,與淨土修法相當密切,所以他對淨土教的著述,有:1.《淨土十疑論》一卷,2.《阿彌陀經義記》一卷,3.《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4.《般舟證相行法》一卷(闕),5.《五方便念佛門》一卷。雖然,近代以來,有些日本學者,懷疑這些著述之是否出於智者大師的真撰或後人的偽托,論議紛紜(註一),於中國佛教史上,則從未有人提出異議。宋之四明尊者知禮(西元九六○─一○二八年),即依智者的《觀無量壽佛經疏》而撰《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註二),祖述天臺宗的淨土學。無盡傳燈,既傳天臺學,故撰《觀無量壽佛經圖頌》,以利行人,依其頌文,修習該經所示的十六種觀法。
  
  《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如前所舉,天臺學派重視淨土教的弘揚,乃為不爭之論。智者大師也留下了一卷《阿彌陀經義記》,至宋代,天臺宗山外派學者孤山智圓(西元九七六─一○二二年),也撰有一卷《阿彌陀經疏》(註三),明初的蘧菴大佑(西元一三三四─一四○七年),視其教判立場,亦係天臺宗人,依五重玄義,準孤山判攝,撰《阿彌陀經略解》一卷(註四)。無盡傳燈,讚歎此書有云:「解略不令其智退,理深不令其義闕。以略探廣,從容中道,余於吳門蘧菴大師《略解》見矣。」(《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自序,參見《卍續藏》九一‧七六四頁上─下)
  
  由於《阿彌陀經略解》太好了,故依之而撰《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也就是說,以《阿彌陀經略解》所述的內容,發揮圓滿中道的圓教淨土,這是對於經中所示「一心不亂」義,給予的評價。如其自序中說:「今之為鈔,而特(題)為「圓中」者,意以極樂依正為妙有,一心持名為真空。微真空而莫能證於極樂之妙有;微妙有而莫顯於此心之真空。……合是二者而行之,則圓中圓滿,非但中之道成。是故命為鈔焉。意欲讀是(阿彌陀)經而修行者,顧名思義,誠宜一心不亂,而萬慮皆忘,則真空之理彰;七日持名,念念相續,則妙有之理顯。行成而見佛,心淨而華開。娑婆之印壞而極樂之文成。印壞所以空其情,是之謂真空;文成所以立其法,是之為妙有。」(《卍續藏》九一‧七六四頁上─下)
  
  他將西方極樂世界及彼土彌陀等眾,釋為妙有,正以其有,所以此土眾生,有佛的名號可持,有佛的國土可求往生。他又將此土眾生的持名念佛,釋為真空,正以用綿綿不絕的念佛方法,達成一心不亂、萬慮皆忘的程度,心中空無一物,始能顯現極樂,本是真空。娑婆世界是假有,極樂世界則為妙有而實真空。如此,乃是一行三昧,或名念佛三昧的修成。以天臺學的三諦三觀而言,《阿彌陀經》的淨土行,是即空即假中的「圓中」,不是空假中的「但中」。
  
  《淨土生無生論》:在明末之際,「唯心淨土,自(本)性彌陀」的思想,非常流行,此可在當時諸家作述之中,俯拾即是,那是禪宗的論調,所謂「明心見性」,是明自己原有的清淨心,見自己本具的佛性。《維摩經》所說的「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華嚴經》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唯心淨土及自性彌陀的依據。《淨土生無生論》的理論,則早已見於曇鸞的《往生論註》卷下,可知淨土與禪,同出一源。
  
  此「生無生」三字,有兩重意義:
  
  若能明白,心土相即、生佛不二之理,往生淨土,是生自己心中之淨土;得見彌陀,是見自性本具之彌陀。所以往生等於無生。
  
  依照一般佛法,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成相好的難行道,人從初發心而至成佛,不僅時間遙遠,也沒有把握在五濁惡世的生死輪迴之中,經常親近三寶和修持佛性。唯有仗彌陀願力,只要生到彼國,即不退墮,直到親證無生法忍,得心自在及色自在,然後倒駕慈航,普度眾生。著眼在於往生淨土,獲得無生法忍的果德成就。
  
  無盡傳燈,是天臺學者,偏重於觀行的理觀,故其著眼,在於第一重義。他以十門分析,以其「性具」理論的發揮,完成生即無生的觀點,頗有說服力。因此據其弟子正知,為此書寫的跋文,有如下的記述:「幽溪大師,以性具圓理,闡淨土法門,著為《生無生論》。初開演於新昌石城寺,每一登座,天樂盈空,大眾同聞,事非虛誑。誠五濁之大津梁,登九蓮之勝方便也。」(《卍續藏》一○八.八五七頁下)
  
  此書尚有其弟子正寂與玄顒的《淨土生無生論註》,孫弟子受教的《淨土生無生論親聞記》,都是很好的註解,利於讀者對《淨土生無生論》的瞭解。他們是在無盡大師座下,親聞過不知多少次的聽眾,對於筆記的整理,便完成了他們的作述。但是正寂在其註的序則說:「慮科文異帙,不便披尋,頃因會次,謬註數言,聊資初學。一往而視,似乎虛尚多駢,然所引悉經疏成言,未嘗妄加己意。」
  
  (《卍續藏》一○九.一頁上)受教在其序中,則承認:「非但數聽數承,兼復屢請屢問、隨聞隨記,散葉盈函。」(《卍續藏》一○九.三五頁上)
  
  〈幽溪無盡法師淨土法語〉:這是一篇開示的記錄,從其文字結構和內容怪異的情形看出,是由其弟子正知整理而成,可能無盡本人未曾過目。其前半部,明唯心淨土與本性彌陀。示念佛方法,須得輕其愛、一其念、杜其境、忽其情。理路清晰,當係無盡所述。後半部則有好幾個觀點,與無盡的其他作述相違背。例如:1.此文主張「觀想」修法,是觀佛的丈六金身(註五),其《觀無量壽佛經圖頌》則說,當觀眉間白毫為宜,觀相太難故(註六)。2.此文主張「凡行、住、睡臥,則一心稱名,凡趺坐時,則心心作觀。行倦則趺坐以觀佛,坐出則經行以稱名。」(註七)乃是稱名與觀相,交互並修。《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卻是不許將持名與觀佛相好,雜附並用的(註八)。3.此文列淨土行門為正行與助行,助行分作世間行與出世行(註九)。《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依《觀無量壽佛經》的三福業為助行,未將助行再分世間與出世間行(註十)。
  
  《阿彌陀經疏鈔》:這是雲棲袾宏蓮池大師(西元一五三五─一六一五年)畢生的兩大鉅著之一,另外一部是《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義疏發隱》,略稱《菩薩戒疏發隱》或《戒疏發隱》共計五卷,外加《誦戒儀式》、《發隱事義》、《發隱問辯》(註一一)。《阿彌陀經疏鈔》的形式和《戒疏發隱》不同,《戒疏發隱》是依據智者大師的《梵網菩薩戒經義疏》(註一二),《阿彌陀經疏鈔》則係雲棲仿清涼的《華嚴疏鈔》而自疏自鈔──「疏」是提綱,「鈔」是解釋。雲棲一生,可以從他的著述而判明,共有三大事業:1.提倡律儀生活,所以他有菩薩戒、具戒、尼戒、沙彌戒的著述(註一三)。2.弘揚淨土法門,所以他有《阿彌陀經疏鈔》等七種關於淨土的著述(註一四)。3.正視禪法的功能及其實力,所以他有《禪關策進》的編集(註一五)。他是以戒律生活為修行的基礎,以禪法為修行生活的功能,以淨土為修行生活的指歸。
  
  他對《阿彌陀經疏鈔》的撰作,用力極多,用心極深,指望也極高。由於此書,未見序跋,故亦不知撰成的年代,然於雲棲的其他文獻中,屢次提到此書,可知其成書,當不是晚年。從書中自述,亦能概見其撰作的動機,他說:「慨(《阿彌陀經》的)古疏,尠見其全,惟數解僅行於世。辭雖切而太簡,理雖露而不彰。……既竭心思,總收部類五經,直指《文殊》一行,而復會歸玄旨,則分入《雜華》。貫穿諸門,則博綜群典,無一不消歸自己。」(《卍續藏》三三.三三七頁)
  
  雲棲由於《阿彌陀經》的古疏太少,並且簡而不彰,所以發心依據彌陀淨土的「部類五經」(註一六)為疏釋的資料,又以提倡《文殊說般若經》專稱名號的一行三昧,為其目的。同時以華嚴性海為根本。至於徵引其他諸書,不過是為了顯示淨土教的博大精深。本書引用大小乘佛經約三十種、論典四種、中國先賢的著述十七種。用得比較多的,則為《大阿彌陀經》、《文殊說般若經》、《楞嚴經》、《觀無量壽佛經》、《華嚴經》、《大乘起信論》、《大智度論》、智者大師《十疑論》、天如《淨土或問》等。也可以說,雲棲的淨土思想,便是環繞著這些經論在發揮。
  
  本書以《大乘起信論》的真如一心,及《華嚴經》的清淨唯心,作為「一心不亂」說之思想的基盤,以《文殊說般若經》的一行三昧,作為修行持名念佛的有力旁證。以華嚴教判的方式,判《阿彌陀經》正屬大乘頓教,故與禪宗並駕齊驅,兼帶終教,因其屬於法性宗系;分屬圓教,若得理一心,即入毘盧性海。雲棲對於「持名念佛」及「一心不亂」,均分事理二釋,乃為此書發揮最多的一大特色。
  
  《阿彌陀經疏事義》:此書是雲棲對於《阿彌陀經疏鈔》中的特定名詞用語,唯恐讀者不解其出典或涵義,故予以逐條解釋,未涉教理思想的問題。
  
  《阿彌陀經疏鈔問辯》:這是由於《阿彌陀經疏鈔》問世之後,產生了許多的回響,固然有不少人,因看了此書而對彌陀淨土,發起信心,如風吹草偃,也有不少已有立場的人,對之持有批判指謫的態度。不論正反,從各種角度的反應,可以明白,此書給予當時的佛教界,是一部極具震撼力的著作。《阿彌陀經疏鈔問辯》即是雲棲對於那些人士的質難或疑問,提出進一步的解答。此書以問答、續問答、答問的三類,共收四十五則。許多問題,在當時提出的人,也許重要,現在看來則無甚意義,而且詞意晦澀不清。能夠觸及雲棲思想核心的不多,如持名念佛、參究念佛、上智人念佛及中下根器者念佛、參禪與念佛等,倒是值得一讀。
  
  雲棲重視史料的蒐集整理,對於禪宗,他撰有一卷《皇明名僧錄》。為淨土教則編有一部《往生集》,他將傳有往生事蹟,而載於內外百家之書的資料,隨見隨記,日積成編,共一百六十六條,始自廬山慧遠,迄於明末,選擇相當嚴格,故其自稱,此僅佔其已得資料的十分之一。用以考驗古今,作為修行淨業者的左券。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此書四卷,是雲棲門人古德大賢法師,依據雲棲的《阿彌陀經疏鈔》,所作的演義,也就是把原作更加深入淺出,務使讀者既明其精義,又不覺得困難。正如清高宗乾隆十七年(西元一七五二年)沙門惟誠寫的重刻序中所說:「蓮池大士疏注於前,古德大師演義於後,其宣明妙義,更為親切。」(註一七)
  
  此書作者未有序跋,作者古德法師的傳記資料亦不詳,唯從蕅益智旭的《靈峯宗論》所見,他是袾宏的弟子,雲棲西逝後,古德即在雲棲寺主持法席,並且為人證明授戒(註一八)。《雲棲法彙》卷末,附有「原本較閱弟子姓名」的緇眾中第十二人,是「古德大賢」。此外不詳。
  
  《答淨土四十八問》:此為雲棲蓮池大師,因有虞德園居士,起大悲心,代百千眾生,提出六十八個問題,乃為智者《十疑論》及天如《淨土或問》之所未曾發明者,請雲棲一一隨繩解紛。指出世人往往執理廢事,而妄稱「心淨國土淨」。又指明何謂念佛人的幻境、魔境、正境。應當事懺與理觀並修。又示修持不淨觀與白骨觀,不是往生淨土正因。念佛一門,即禪即教,似易而實亦難。
  
  〈淨土疑辯〉:這是一篇短文,也是雲棲有關淨土著述之被收入《大正藏》的唯一的一種。此文主要是針對當時空談禪理的禪門人物而發,所以主張即事而覓理,不得以說「無相話」而為自鳴高超,當自驗仍是凡夫,所以淨穢判然。如果憎愛之情尚在,豈可高談實無佛國可以往生?
  
  〈西方願文解〉:這是雲棲自撰〈願文〉,並自作解釋的一篇短文。佛教的發願,與神教的祈禱,形式類似,而實質迥異。祈禱純求他力,發願主在自力,即是發菩提心的一種方式。極樂教主,因地發願而成就淨土的依正功德,求生淨土者,以信、願、行,如鼎三足,所以起信之後,必須發願。宋朝的宗賾禪師,撰有〈念佛迴向發願文〉,天臺宗的慈雲遵式,也有〈念佛懺悔發願文〉(註一九)。雲棲的願文,非供他個人使用,乃在便利所有的淨業行人,文詞簡鍊明白,語語願修淨土之因,句句願得往生淨土。被收於《淨土資糧全集》卷三,也被清朝的沙彌實賢作註,流傳至為廣泛。
  
  《阿彌陀經已決》:作者江蘇蘇州北禪寺沙門大慧,傳記不詳。北禪寺,在明初原為天臺宗道場(註二○),然從《阿彌陀經已決》的內容判斷,他是一位禪僧。漢月三峯法藏(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三五年)的弟子弘證槃談,為《阿彌陀經已決》作序,則說:「北禪老尊宿,與余前三峯先師,最為機契,盡其堂奧,積稔溫研。先師去後,酧唱者稀,養道歇心,安身於無量壽中。……縱自性天,注淨土已決一帙,蓮宗心髓,敲出殆盡。從古迨今,若疏與鈔,不下數十家,要且難駕其上者。非但祇園激揚共轍,即少林單傳,亦同風而無異。……」(《卍續藏》三三.七一三頁上)
  
  大慧與三峯法藏,最為契機,立足自然是禪。他以「無量」與「一念」,闡述流轉與還滅義。又以微塵攝剎土、剎土含微塵,說明唯有不會實理者,才需要求往生淨土,若已悟了真如根本,所謂淨土,原在任何一微塵中。所以《阿彌陀經》所稱的不可思議,即與事事無礙之理相應。於此又見到他用了《大乘起信論》及《華嚴經》的立場了。
  
  《阿彌陀經要解》:此為蕅益大師的名著之一,明代淨土教著述之被收入《大正藏》的僅五種(註二一),尤其《阿彌陀經》疏解之被收入的,僅此《阿彌陀經要解》一種。直至現代,此書仍受重視和流通。作者以天臺的五重玄義,釋本經玄談,以「現前一念心」的天臺學說「妄心觀」,釋「不亂」的「一心」,此與華嚴立場的「清淨心觀」迥異。若能執持阿彌陀佛名號,即是至圓至頓,橫談八教,豎徹五時。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註二二)。此復異於天臺家重視觀想,也異於雲棲提倡的參究念佛。蕅益撰述本書的起緣,則如他於本書文前的提示:「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別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不可思議也哉!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幽谿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覩。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故復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敢與二翁強同。譬如側看成峯,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大正藏》三七.三六三頁下─三六四頁上)
  
  不知從何時開始,寺院日課,以《阿彌陀經》為五堂功課之一(註二三),宋以前不會如此,大概是迄於明末,已經形成了禪淨合流之風,所以各寺漸漸趨於統一,採用五堂功課,《阿彌陀經》列為每日必誦。在明以前,不論律寺、講寺,至少禪寺不會以此為日課的。
  
  重視《阿彌陀經》,已如前述,是由於持名念佛的一心不亂,與一行三昧同,也可以補救禪宗偏失。故到明代,諸師競相提揚。每一位疏者、鈔者、解者,都是基於為使淨土教的普及化而秉筆為文。後來者,總又以為前人所作未必夠好,見到簡略的覺得未曾舒暢,見到詳細的又覺得太過繁雜,所以不得不另寫一書。其實,此固由於時代的要求變了,更由於各自思想的角度和深度不一,以及救度眾生之悲心不能自己。
  
  《淨慈要語》:此書作者是曹洞宗的禪師,他是無明慧經的弟子永覺元賢,他有許多著作,除了此書,尚有《永覺元賢禪師廣錄》三十卷,以及有關《楞嚴經》、《金剛經》、僧律類的作品。此書分作上下二卷,稱為「淨、慈」二門,淨為念佛,慈為戒殺放生。他以眾生的本然之心,廓然常淨,迷此本然,即為眾生。根受境染,起惑造業,沉淪五濁,若求治染還淨,則以念佛,最為切要。以其修持最易、入道最穩、收功最速,莫如淨土一門。但他主張:「眾生心淨,則生淨土;心濁則生濁土。」(註二四)全篇以「信」、「行」、「願」三個主題為綱要,終以參禪與念佛之配合說明為結束。
  
  《蓮邦詩選》:是雲棲會下的廣貴所輯,淨土教本以聲色為誘導眾生之方便,詩是一種美詞美音的結構,古來聖哲以詩弘法的最佳例子,是印度馬鳴菩薩的《佛所行讚》(註二五)。其他諸大乘經,多半也是(散文)長行及(韻文)偈頌並用。廣貴乃一有心人,所輯的時代自周(印度)迄明,計六十三人,有關歌詠淨土依正的詩作,彙成一冊,意採極樂的莊嚴美妙,普及分享有緣之人。
  
  《淨土決》:此是明末的怪傑李卓吾所寫,稱他怪傑,因其身世壯美而又淒迷,論其才智,儒學與佛學,皆能當得起一時俊彥。然而,他雖是陽明學派的再傳佼佼者,《明儒學案》中,不見他的地位。他有功名,並曾官至知府,《明史》列傳,僅於「耿定向傳」中,以一百零二字,附帶提及。他努力弘揚禪法,嗣後成立的各種燈錄,均未將他列入。他撰述《淨土決》,為彌陀淨土鼓吹,卻未見容於《淨土聖賢錄》。縱然蕅益大師的《論語點睛》(註二六)引用李氏的《四書評眼》為解,雲棲大師卻在《竹窗三筆》中,有兩則評論李卓吾的文字。清代《居士傳》的作者彭際清,對李氏也有評論(註二七)。
  
  於《淨土決》中,他自用三種不同的稱謂:1.「引」文以「溫陵李卓吾曰」開頭。2.正文以「溫陵禪師曰」發端。3.初段正文後評案則以「卓吾和尚曰」起始。是俗是僧,亦僧亦俗。據此可以想見,李氏性格與心態之多元化,或多層面化之一般了。
  
  《淨土決》的形式,也很特別,以致《卍續藏》的編者,弄不清其內容的目次,應該如何編出。胡亂地給予標目,竟與內容風馬牛不相及(註二八)。今依據其內容,排列其目次如下:
  
  淨土決前引(卓吾自撰)
  
  一心三觀(卓吾自撰)
  
  附:卓吾評案
  
  延壽禪師勸修淨業(錄自永明延壽《萬善同歸集》)
  
  附:卓吾評案
  
  行腳求師(錄自宗本禪師《歸元直指集》)
  
  宗本問答(同上)
  
  三大聖人現身勸修淨土
  
  經論指歸淨土
  
  祖師指歸西方
  
  附:卓吾評案三則
  
  西方五請(卓吾自撰):(1)西方說,(2)念佛真義,(3)答西方問,(4)與關僧如正書,(5)念佛八偈
  
  以上九項中的1.、2.、9.之三項,是李氏自撰,五則評案,也出於李氏手筆。其餘諸項,皆係錄自前人的著述,6.、7.、8.之三項,雖未註明,錄自何書,主要仍是出於《歸元直指集》,只是未必依照原著次第。欲見李氏的淨土思想,當自其自撰的諸文以及評案之中窺知。
  
  李氏特別欣賞宗本禪師主張的:「念佛法門,人皆可行。」不論何時,不拘方法(註二九),李氏的讚詞是:「此宗本一元師之書也,本欲人專修淨土,故作是書。所以詳引曲證,發明示人者,至矣盡矣。其間真實簡便,尤諸師諸說之所未顯。一謂念佛初不問是何人。則凡以平生惡業太多自諉而不肯念佛者,謬矣。二謂念佛初不管是何時。則凡以年老及臨命終自推託,而不肯念佛者,謬矣。三謂念佛初不拘是何方法。則凡立為一定規程,使千人同一律,千古同一樣,使人有所妨礙,而不能周遍大地者,謬矣。」(《卍續藏》一○八‧三七八頁上)
  
  李氏重視實際、簡便、活用,這也正是禪者的精神。不過他畢竟仍是儒生,他以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改為「十有五歲,便欲志道」,此道即是死生之前的「本自無生」。所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死」,即是不再輪迴於六趣的意思(註三○)。對於這樣的解釋法,正統儒家學者固不會同意,站在佛教的立場,也是不能苟同的。儒者的道是倫理的和邏輯的,佛家的道則是實證的。
  
  《西方合論》:此書是袁宏道中郎居士所撰,氣勢磅礡,涵蓋廣大,乃明末淨土諸書中,最具氣魄的一種。以華嚴的境量和架構,分為十章,每章盡可能列出十目,用示十十無盡,圓融周遍的內容。本書蒐集引用的經論及祖師先賢的著述,非常廣泛,期將淨土法門,塑造出純圓極圓的形象。他將一心不亂的念佛三昧,入於一切不可思議法門,以淨土法門,含攝五教,通貫六階。評雲棲判《阿彌陀經》分屬圓教之說,而他以五義說明《阿彌陀經》歸攝圓極教。亦評天臺大師的心佛皆屬妄境說(註三一)。袁宏道與雲棲,同以華嚴教判,疏釋淨土教,而袁氏坐落於華嚴,雲棲則運用華嚴而立足於禪,故自不同。天臺與華嚴,立場不一,觀點自殊。所以本書所用名數法相,與一般淨土教迥異,使讀者頗有新鮮感。縱觀此書內容,並無太多淨土思想的突破處,除了在理觀上加深加廣,開拓了淨土法門的視界之外,對於實際修行生活的指點及方法的改革,未見新貌。正由於作者重視形式的雄偉壯觀,使淨土教有氣象萬千之勢,故有些敍述及組織,乃屬於不切實際的鋪張。為了維持他把淨土教的《阿彌陀經》置於「圓極」的地位,也不得不對華嚴宗的李通玄長者(西元六三五─七三○年)批評一番(註三二)。
  
  雖其自稱,由於取讀龍樹、天臺、長者、永明等諸論,而深信淨土。並對天親、智者、海東(元曉《阿彌陀經疏》)、越溪(不詳)等有讚歎,尤其於雲棲的《阿彌陀經疏鈔》,讚美備至(註三三)。然他仍有其自己的立場。把《阿彌陀經》舉揚為圓極教者,乃是以袁氏為始,可為本書的一大特色。
  
  根據袁氏之兄袁宗道伯修居士為《西方合論》撰序,敍述宏道居士,自少即「少志參禪,根性猛利,十年之內,洞有所入,機鋒迅利,語言圓轉。……下筆千言,不踏祖師語句,直從胸臆流出……。」(註三四)可徵袁氏乃一領悟力極高的人,在禪修方面是得過力的,然其是否徹悟,則是問題了。禪者如果流於此端,而以為深悟,實則與魔為鄰矣!好在他嗣後轉而信仰淨土,並竭力弘揚,殊為可喜。而本書的型態,即是一位從其禪悟而流露的著述。
  
  蕅益大師給《西方合論》的評價甚高。在其《淨土十要》卷一○所寫〈評點西方合論序〉中有云:「袁中郎少年穎悟,坐斷一時禪宿舌頭,不知者,以為慧業文人也。後復入(華嚴)法界,歸心樂國,述為《西方合論》十卷,字字從真實悟門流出,絕無一字蹈襲,又無一字杜撰。雖臺宗堂奧,尚未詣極,而透徹禪機,融貫方山(李通玄)、清涼教理無餘矣。」(《卍續藏》一○八‧八六三頁下)
  
  蕅益大師對袁氏此書,除了不肯定他對天臺思想採取不接納的態度之外,可謂盡善盡美了。這也由於蕅益本人的修學過程,亦係先禪後淨,並以淨土信仰,為其最後歸宿。同時也將念佛法門,置於至圓至頓的地位,彼此呼應,引為同志。
  
  本書撰成二十一年後,即有張明教居士的《西方合論標註》刊行。張氏傳記不詳,僅由「喝石老人如奇」所寫的〈西方合論標註跋〉之中。略知《西方合論標註》之完成及其出版的一些經過。茲錄之如下:「往予攜郢中張明教(五教─原為細字註),參訪袁中郎先生,一日出《西方合論》相視,予驚歎其禪土合源,超絕樂邦諸典,從中有未甚瞭解者,隨請質先生,命明教標註其首。及持歸南中,每欲梓以度世而未就也。歲己未(西元一六一九年),海虞文學瞿元初(純仁──原為細字註)終後,遺法財見施,予即就其靈前,許刻經十卷,薦為往生。……」(《卍續藏》一○八‧一○○○頁上)。
  
  所謂「標註」,是對文意不顯,或用字太簡之處,隨文略予註釋,或標於眉端,或註於字旁。既然也是原作者自己的解釋與申述,並未另有新義,只是令讀者易於理解。
  
  《西方直指》:作者淥田一念居士,不知何許人也。因有「管志道子登甫」,於萬曆丙午年(西元一六○六年)為其作「題」(註三五),可知一念居士是明末一位士人的法號或齋名吧。又從作者自序的開端,即說:「袁居士撰《西方合論》,為參禪未悟者告,余又撰《西方直指》,為未聞西方者告。」(註三六)得悉此書成於《西方合論》之後。同時由其自序內容,知其為儒生,而且對於儒者之中的邪士狂徒,乘機冒詐,逃匿於禪,匪唯累儒,亦且累禪的時風,口誅筆伐,深惡痛絕。他為闢禪病禪毒,而作《西方直指》,闡揚中峯明本禪師所說:「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並說:「他道修行,如蟻子上高山;念佛往生,似風帆張於順水。」
  
  讀此書內容,並無全體組織,其體裁類似李卓吾的《淨土決》,有抄錄,有摘要,有自撰,分目標列,集為一書,類為筆記性質,不是系統的撰作。多半是錄自有關彌陀淨土的諸經,以及自天臺到明末為止的諸賢弘揚淨土的文獻。深為奇怪者,作者錄用雲棲袾宏蓮池大師的文獻之處,稱雲棲為「沈蓮池」(註三七)。雲棲俗姓沈氏,出家後法名袾宏,法號蓮池,若以其所居道場代諱,通稱雲棲蓮池大師,袁宏道在《西方合論》,一次稱他為「老宿」,另一次稱他為「雲棲和尚」(註三八)。這位一念居士對於其餘諸師賢德,均用尊稱,獨對雲棲稱為「沈蓮池」。從其所錄文獻,又無法看出輕視雲棲之意,所以這位一念居士的心態,值得玩味。
  
  此書的特色,是廣泛地摘錄古來闡揚淨土及指導修行方法的片段,沒有教判的門戶之見。只是鼓勵未聞淨土者,急速修行淨土法門,並告訴他們如何修行。
  
  《淨土資糧全集》:本書編輯者,莊復真的法名「廣還」,是雲棲的在家弟子。從本書的自序得知,莊氏少承儒業,旋以母病而學醫,到四十歲時,或儒或醫,均未使他落實,故又棄而習道,煉仙結果,幾成奇疾。終於受人指點,歸投雲棲座下,雲棲示以:「見性其體也,度生其用也。文殊謂修行莫如念佛,正今日之急務,子其勉之。」也就是教他用《文殊說般若經》的念佛三昧法,努力修行,他回家後,便日課「阿彌陀佛」五萬聲,以九十日為期,念不到半期,使「此心寂然,恍若有得」。以為如此下去,見性不難,又將何以度生?這一啟發使他廣閱淨土經論,掇其要語,分門六類,成為六卷:1.以往生定其趨,2.以起信迴其向,3.以誓願決其志,4.以齋戒成其德,5.以日課達其材,6.以兼禪詣其極。書成送請雲棲審閱,且獲得雲棲賜「序」(註三九)。
  
  從形式上看,這是一部類書,但卻迥異於宋朝宗曉的《樂邦文類》(西元一二○○年編成)。因為此書編集的目的,不在保存散在各處的淨土文獻,而是有助於人們的修行淨土法門。又以莊氏係雲棲門下,雖在書中,以「考證」及「謹按」的方式,附以己意,主要立場,則不出雲棲淨土的風範。故也可說,從本書的取材內容,即能更詳細地見到雲棲大師,對於修行淨土法門的要求及規範。最足令人注目的,本書雲棲為「蓮池禪師」,最後部分,名為「淨土兼禪章」。將禪與淨土,合而為一,此乃由於雲棲是以禪師身分弘揚淨土。
  
  從修持方法而言,起信心、發誓願、持齋戒、持名、觀想、持誦、參究等,全部包括。屬於禪修念佛的有四法:1.攝心念佛,2.數息念佛,3.參究念佛,4.實相念佛。由此可以明白,雲棲淨土法門,雖重視持名念佛,然也兼顧其他。實則,若從《雲棲法彙》的內容,去理解雲棲,他所關心和提倡的修行方法,應當還有「水陸」、「施食」、「放生」。若據湛然圓澄(西元一五六一─一六二六年)的《宗門或問》所見的雲棲風格,不僅致力於禪淨二門,乃是曲盡萬途(註四○)。通經、重律、著論,禪、淨、咒、施兼弘。是一位大通家。
  
  《淨土十要》:此書全名是《靈峯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係由蕅益選定,其弟子成時編序且予以評點節略。成時在其序中稱此為:「淨土諸書,唯此諸要,盡善盡美。」(註四一)視此十要的作者,是隋之天臺智顗(西元五三八─五九七年),唐之紫閣飛錫(西元七四一─七七八年),宋之慈雲遵式(西元九六四─一○三二年),元之師子林天如惟則,明之鄞江妙叶、西齋楚石梵琦(西元一二九六─一三七○年)、幽谿無盡傳燈(西元一五五四─一六二七年)、袁宏道(西元一五六八─一六一○年),加上蕅益智旭(西元一五九九─一六五五年),一共九人,從學派或宗派分,智顗、飛錫、遵式、妙叶、傳燈、智旭之六人,都屬天臺學系。惟則、梵奇屬於禪系,袁宏道是華嚴禪。智旭選上《西方合論》,著眼不在華嚴而在由禪的基礎而轉入淨土。可知此《淨土十要》,重心在天臺的淨土兼收禪的淨土。雖然近世日本學者,懷疑《淨土十疑論》非智顗作(註四二),在中國則從未有過疑問。
  
  可是為何不選智顗的《觀無量壽佛經疏》及四明知禮(西元九六○─一○二八年)的《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特別是雲棲袾宏的《阿彌陀經疏鈔》,在明末清初,是一部流通最廣、傳誦最多、影響力最大的著作,為何也被棄於《淨土十要》之外?無他,智旭主張持名念佛,不勸人觀想、觀像,也不贊成參究念佛(註四三)。而《觀無量壽佛經疏》、《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是依《觀無量壽佛經》十六觀作疏解,《阿彌陀經疏鈔》則主張參究或體究之說(註四四)。
  
  綜合以上諸書的立場,可以略窺明末淨土教思潮之梗概。大體言之,明末諸家淨土之說,多半將唐宋諸家對於淨土教地位之判定,作了翻案文章,雲棲批評李通玄、延壽、智圓,袁宏道也批評智者、李通玄、袾宏,都是為了前人未將淨土法門置於圓實教,而是權頓教。傳燈主張淨土為「圓中」,智旭亦以「至圓至頓」,視淨土教。這可說是明末淨土教的大局。其餘則係為了補救一般禪士空腹高心的狂妄不實之偏弊,是以競相著書立說,形成一大潮流。
  
  註解
  
  參考山口光圓著《天臺淨土教史》七七─九一頁。
  
  《佛書解說大辭典》卷二,二○○頁四─二○一頁三。
  
  石田充之著《淨土教理史》八九頁。
  
  智者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三七冊,《卍續藏》三二冊。
  
  四明尊者知禮《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大正藏》三七冊,《卍續藏》三二冊。孤山智圓《阿彌陀經疏》,《大正藏》三七冊,《卍續藏》三三冊。《阿彌陀經略解》釋題即云:「釋此經題,五重玄義準孤山法師以西土果人為名方等,實相為體,信願淨業為宗。」(《卍續藏》三三.三○八頁下)《卍續藏》一○八.八六一頁上。《卍續藏》三三.一○五頁上。《卍續藏》一○八.八六一頁上。《卍續藏》九一.八二三頁。《卍續藏》一○八.八六一頁下。《卍續藏》九一.八一六頁下。此數種書,均收於《卍續藏》五九冊。也被編入《雲棲法彙》的第一部類。智顗說、灌頂記《梵網菩薩戒經義疏》二卷,此書在中國流傳甚廣,但其內容形式及思想體系,與智者大師其他著述不一致,例如:1.文前玄談,不用一貫的五重玄義,而用三重玄義。2.第二出體章所述菩薩戒體,定為性無作之假色,也與智者另一名著《摩訶止觀》所說的「心法戒體」不同。由於有類似問題,故被學者們疑為不是智者的作品(《佛書解說大辭典》九卷三八六頁)。《菩薩戒疏》今被收於:1.《大正藏》四○冊,2.《卍續藏》五九冊。參見《雲棲法彙》的「輯古」部。參見《雲棲法彙》的「釋經」、「輯古」的兩個部類所收各文獻。
  
  《禪關策進》一卷,收於:1.《雲棲法彙》「輯古」部,2.《大正藏》四八冊,3.《卍續藏》一一四冊。雲棲所謂的「部類五經」,是他對於彌陀淨土聖典的分類法,「部」即《阿彌陀經》的同部,而有詳略不同的譯本,又有宋代的龍舒居士王日休,綜合後漢、曹魏、吳、趙宋的四種譯本,糅成一部二卷的《大阿彌陀經》,加上羅什三藏譯出的小本《阿彌陀經》,合稱為一部二種經。至於「類」係與彌陀淨土經典的同類經典,共有《觀無量壽佛經》、《鼓音王經》、《後出阿彌陀偈經》的三種經。以上五經,現均存於《大正藏》一二冊。《卍續藏》三三.七一二頁上。參閱拙著日文本《明末中國佛教の研究》八三─八四頁。收於《樂邦文類》卷二,《大正藏》四七.一七八頁下。《阿彌陀經略解序》有云:「師字蘧菴,大佑其諱也。為蘇州北禪天臺講寺住持。」(《卍續藏》九一.七六四頁下)
  
  收於《大正藏》三七冊者一種,即是《阿彌陀經要解》一卷。
  
  收於《大正藏》四七冊者四種,即是妙叶的《寶王三昧念佛直指》二卷,傳燈的《淨土生無生論》一卷,袁宏道的《西方合論》十卷,袾宏的《淨土疑辨》一卷。《阿彌陀經要解.勸立行章》(《大正藏》三七.三七一頁上)。「五堂功課」是指早殿兩堂:1.〈楞嚴咒〉、《心經》,為一堂;2.〈大悲咒〉、十小咒、《心經》,又為一堂。加上晚殿三堂:3.《阿彌陀經》、讚佛、念佛為一堂;4.禮拜八十八佛、誦大懺悔文,又是一堂;5.蒙山施食,則為第五堂(參考周叔迦作《法苑談叢》中的〈佛教的儀式〉章,見於《南洋佛教》月刊一八五期)。永覺元賢云:「淨土者何?謂太虛空中,國土森列,有淨有穢。眾生心淨,則生淨土;心濁則生濁土。生濁土則障累日深,善法難成;生淨土則障累日蠲,善法易就。故學道之士,必須揀其淨穢。即淨土之中,亦有種種差別,其最為殊勝者,則西方極樂世界也。」(《卍續藏》一○八.一○○三頁)《佛所行讚》五卷,原文為韻文(《大正藏》四冊)。臺灣臺北佛教書局印行《蕅益大師全集》一九冊「雜著」類《四書蕅益解》。有關對於李卓吾的記述及評論,就手頭資料所及,摘錄如下:
  
  二十五史《明史》卷二二一,「耿定向傳」有云:「(耿氏)嘗招晉江李贄于黃安,後漸惡之。贄亦屢短定向。士大夫好禪者,往往從贄遊。贄小有才,機辨,定向不能勝也。贄為姚安知府,一旦自去其髮,冠服坐堂,皇上官勒令解任。居黃安,日引士人講學,雜以婦女。專崇釋氏,卑侮孔孟。後北遊通州,為給事中張問達所劾,逮死獄中。」
  
  雲棲袾宏的《竹窗三筆‧李卓吾》有云:「卓吾超逸之才,豪雄之氣,吾重之。然可重在此,可惜亦在此。夫人具如是才氣,而不以聖言為量,常道為憑,鎮之以厚德,持之以小心。則必好為驚世矯俗之論以自媮快。……乃至以秦皇之暴虐為第一君,以馮道之失節為大豪傑。……噫!《大學》言: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災必逮夫身。卓吾之謂也,惜哉!」(《雲棲法彙》「手著」類)
  
  《居士傳》卷四三,著者彭際清以「知歸子」為名,評論李氏云:「予始觀卓吾居士論古之書,駭其言、迹其行,動為世詬病,以為居士實自取之也。既而讀居士論學書,服之。嗚呼!若居士者,可謂知本者與。居士既出家,不受戒,無何,又反冠服。其戲耶?其有激而為此耶?則予不足以知之矣。」(《卍續藏》一四九‧九五○頁上)
  
  《紫柏老人全集》卷二一,亦有「(李)卓吾(耿)天臺」一文(《卍續藏》一二六.一○○二頁)。
  
  《永覺元賢禪師廣錄》卷二九,亦評卓吾以王龍溪及羅近溪多用禪語而「可當別傳之旨」,為不當(《卍續藏》一二五.七六三頁下)。
  
  參看《卍續藏》一○八.三五七頁下。
  
  《歸元直指》卷上云:「此法不揀賢愚,不擇貴賤,不在貧富,不分男女,不問老幼,不拘僧俗,不論久近,皆可念佛。念佛規則,亦以不拘,或高聲念、低聲念、流水念、頂禮念、攝心念、參究念、觀想念、輪珠念、行道念、住立念、靜坐念、側臥念、默念、明念、千念、萬念,皆同一念。唯要決定,信心求生淨土。果能如是行持,何用別尋知識。可謂行船盡在把梢人,達者同登安養國。」(《卍續藏》一○八.二三○頁下)
  
  同書又云:「所以修者不難,亦不妨一切俗事、在官者不妨職業、在士者不妨修讀、在商賈不妨販賣、在農夫不妨耕種、在婦人不妨女工、在公門不妨事上、在僧徒不妨參禪,凡一切所為,皆不相妨。或在晨昏禮念,或在忙裡偷閑,每日或念千聲百聲,或念三五百聲,或念十聲。唯要回向發願,願往生西方。誠能如是,決定往生矣。」(《卍續藏》一○八.二三一頁上─下)參閱李氏《淨土決》的「西方五請」第三篇〈答西方問〉(《卍續藏》一○八.三八一頁上)。
  
  評雲棲分圓之說者,見於《大正藏》四七.四○○頁上─中。
  
  評天臺者見於《大正藏》四七.四○一頁上。
  
  《西方合論》卷八,論及西方淨土是權是實的問題,不贊成李長者主張「西方淨土,是權非實」的說法。故袁氏反駁云:「若約真論,則華藏世界,亦是權立,何獨西方。……若言實,則是(李)長者誑凡滅聖,犯大妄語。」袁氏以為,既是圓極不可思議,理應權實不二,「豈有權實」之別(《大正藏》四七.四一三頁下)。
  
  《西方合論》卷首,袁宏道自撰〈西方合論引〉,有云:「禮誦之暇,取龍樹、天臺、長者、永明等論,細心披讀,忽爾疑豁。既深信淨土……。」(《大正藏》四七.三八八頁中)
  
  《西方合論》第十釋異門有云:「夫西方大旨,經中自明;淨土要門,諸論具釋。如天親、智者、海東、越溪等,皆抉發幽微,舉揚宗趣。近則雲棲和尚,所著小本疏鈔,條分類析,精宏淵博,真照夜途之長炬,截苦海之輕舟。」(《大正藏》四七.四一七頁上)《大正藏》四七.三八七頁下。《西方直指》卷末,〈題西方直指〉(《卍續藏》一○八.六四八頁)。《西方直指》卷首,〈西方直指序〉(《卍續藏》一○八.六一七頁上)。
  
  《西方直指》卷上,錄出雲棲的〈淨土願文〉之下,註明「沈蓮池撰」(《卍續藏》一○八.六一九頁上)。
  
  同書卷中,錄出「祖師指歸」項下,對雲棲文獻,開頭寫道:「沈蓮池云」(《卍續藏》一○八.六三八頁下)。
  
  《西方合論》卷四(《大正藏》四七.四○○頁上)。
  
  《西方合論》卷一○(《大正藏》四七.四一七頁上)。
  
  詳細資料,參考莊氏〈自序〉,撰於萬曆庚子年(西元一六○○年)(《卍續藏》一○八.四二九頁上─下)。
  
  雲棲為《淨土資糧全集》撰序於萬曆甲午年(西元一五九四年)(《卍續藏》一○八.四二七頁下)。《湛然禪師宗門或問》(《卍續藏》一二六.三二八頁上─下)。《卍續藏》一○八.六五二頁上。參考山口光圓著《天臺淨土教史》八三─八六頁。同前註二二。《阿彌陀經疏鈔》卷三,將持名念佛,分作事持與理持。所謂理持,即是:「體究念佛,與前代尊宿教人舉話頭、下疑情,意極相似。」(《卍續藏》三三.四四一頁)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第一章 明末的禪宗人物及其特色 第一節 緒言
第3頁:第一章 明末的禪宗人物及其特色 第二節 明末禪者的資料考察 第4頁:第一章 明末的禪宗人物及其特色 第三節 明末禪者的出生地域及重要人物
第5頁:第一章 明末的禪宗人物及其特色 第四節 明末禪籍和禪者作述 第6頁:第一章 明末的禪宗人物及其特色 第五節 明末禪者的傳記資料
第7頁:第一章 明末的禪宗人物及其特色 第六節 明末禪者的法派諍議 第8頁:第一章 明末的禪宗人物及其特色 第七節 明末禪者的修證經驗
第9頁:第一章 明末的禪宗人物及其特色 第10頁:第一章 明末的禪宗人物及其特色 第九節 結語
第11頁:第二章 明末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第一節 緒言 第12頁:第二章 明末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第二節 明末的淨土教人物
第13頁:第二章 明末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第三節 明末的淨土教著述 第14頁:第二章 明末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第四節 明末淨土教文獻的立場
第15頁:第二章 明末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第四節明末淨土教文獻的立場 第16頁:第二章 明末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第五節 明末淨土教的其他文獻
第17頁:第二章 明末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第六節 淨土教的反對論者 第18頁:第二章 明末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第七節 明末淨土教的修證方法
第19頁:第二章 明末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第八節 明末禪者的淨土思想 第20頁:第三章 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 第一節 緒言
第21頁:第三章 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 第二節 明末的唯識學者 第22頁:第三章 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 第三節 明末的唯識著述
第23頁:第三章 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 第四節 明末的唯識思想 第24頁:第三章 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 第五節 性相融會的佛教思潮
第25頁:第三章 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 第六節 結論 第26頁: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第一節 緒言
第27頁: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第二節 明末居士的地理分布表 第28頁: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第三節 明末居士的功名地位表
第29頁: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第四節 明末居士與僧侶關係統計表 第30頁: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第五節 明末居士與明代理學家的關係
第31頁: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第六節 明末居士的修行分類 第32頁: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第七節 明末居士所依用的經論疏鈔等佛教文獻
第33頁: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第八節 明末居士遭受政治迫害及與流賊相抗 第34頁: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第九節 明末居士的佛教著作
第35頁: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第十節 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3-4-20 23:58:58
请问何为--唯識定?如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