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賢聖篇〉 宣化上人著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賢聖篇〉 宣化上人著

太上老君──老子

[日期:2010-07-3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宣化上人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春秋楚國苦縣人

◎宣化上人講述於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五日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楚國苦縣人。曾為周室守藏吏。提倡無為,輕視有為。故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 臣。」在政治提倡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在教育提倡清心寡欲,恢復自然。後騎青牛西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所請,留五千 言之道德經。上卷言道:道可道,非常道。下卷言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稱為道德經。出關後,不知所終。後人尊為道教之始祖。


贊曰

大道無形 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 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 長養萬物 吾不知名 強名曰道

又說偈曰

清淨無為守本真 谷神不死天地根
同出異名觀徼妙 寡欲斷愛保元明
上善若水利萬物 至仁似木蔭群倫
青牛西去泯蹤跡 紫氣東來永長春


白話解

中國先有道教,後有儒教、佛教。佛教是後來才傳到中國,道教雖是先在中國流傳,可是道教、儒教 都是為佛教來開荒鋪路,準備為佛教奠定一個基礎。道教的老子,其實就是佛教的迦葉祖師,因為中國大乘的根性是特別深厚,所以迦葉祖師在佛教未傳到中國時, 約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先化身為老子到中國來,說道德經五千言,發願先在中國宣揚道教,為佛教作開路的先鋒。因為佛教如果沒有道教和儒教先開一開路,那 麼佛教傳到中國,恐怕會讓人覺得格格不入的。

因為有道教、儒教的影響,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來,中國人很容易接受的。我常常講儒教猶如小學,道教猶如中學;佛教猶如大學,包羅萬有,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因為這樣,所以這不是一個小因緣。

孔子曾經拜見老子,討論仁義。老子對孔子說:「海鷗不是天天洗澡才白的,烏鴉不是天天染黑才黑的,黑白都出於自然的本質,所以不能說白比黑好。你用仁義去分辨善惡,在懂得大道的人看來,你所犯的錯誤和這種道理是一樣啊!」(註一

孔子拜了老子,回去三天不說一句話。弟子問孔子:「老師您去見老聃,拿什麼去教導他呢?」孔子說:「我看見龍了,龍順著陰陽變化無窮。我張著嘴巴,話都說不出來,那裏還談得上教導他呢?」(註二)孔子認為老聃已經得了自然之道,變化無方。面對一個得道的人,任何的話都是多餘的。若執著後天有形有質的道理,如何能窺得龍的一鱗一爪呢?

老子是周朝大哲學家,姓李,名耳,字伯陽,諡聃;春秋楚國苦縣人,曾經做過周室守藏吏,相傳母懷之八十一歲而生,故號為老子 。他提倡無為,輕視有為(註三);無為並非木偶土人,一無所為,是無為而無所不為,處無為以用,功成不居;不執著於有為,攝有為歸到無為。因為一著住在有為,便只能成為小為,而不能成大為,亦不能無所不為了。可見無為是至神至妙,是有為的「體」,有為的「母」。

在太古盛世時,三皇在位,萬民一體,以道治天下,人人各行其本份,將「道」運用融入於日用倫常 中。可是以後的君王不能以道治天下,不修無為的德化,所以大道隱沒。「大道廢,有仁義」,這並不是大道遺棄人,而是人捨棄大道,所以不得不立仁義之名。仁 義之名立後,倘若不以智慧輔助疏導它,則仁不能周遍,義不能廣大。

「智慧出,有大偽」,智慧既然出現,天下的人民便偏重於智慧,漸漸淳樸的風氣就喪失了,變成虛 偽而失真,國家民族敗亡的跡象就逐漸生出來,所以有春秋之亂及五霸之危。有所謂聰明奇智的人士蜂擁出現,但都是假仁假義,多行詭詐之謀,好名尚利,皆為自 私之事,這都是智慧所出現的害處。

「六親不和有孝慈」,在六親不和時,能尊賢敬孝、仁慈博愛是很困難的;可是若能孝養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則這種孝慈的事,天下人皆知,所以孝慈之名就傳播到各處。譬如舜的父親既瞎且聾,又頑固不靈,所以成就了舜的大孝。

「國家昏亂有忠臣」,只有在國家昏亂時,臣節難立,忠義難盡,在這時候能捨身報國,力扶大義,安邦定國,雖無心立名,而忠臣之名自然顯彰。

在政治方面,老子提倡理想的國家是「小國寡民」,就如同老子道德經第八十章所言:「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 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樣的國家易於安靜而不囂亂,各安於儉樸,共處於清淨,人民看重生命,而不崇尚遠處遷徙。這樣一來,雖有舟車,也沒有用了; 雖有甲兵,也沒有地方陳列。既然沒有一切交涉,自然沒有一切戰爭。人民安其所居,樂其習俗,不好高騖遠,喜新好奇,雖鄰國互相看見了,雞犬的聲音互相聽見 了,還老死不相往來。

但這不相往來,不是囿居一隅,坐井觀天,而是人進化的程度很高,能以盡心知性,萬物皆備於我 身,浩氣充塞於天地之間,道心瀰漫於六合之外,神遊太虛,不行而至,不疾而速,看一切天地世界,如在掌中。這時,人間就是天上,無有天、人的界限,所以不 用互相往來;但這樣進化是自然的,若不等時候去行,必招大亂子。要按著次序,起手也得幾百年後,若是至進化究竟,非千餘年不可。所以老子的主義是很高尚 的。

在教育上,老子提倡清心寡欲(註四),使人去其私心,寡其欲望,不至貪得無厭,而恢復自然的天性。

以後,老子騎著青牛西去函谷關,被關令尹喜所請,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經。上卷討論道,凡可以言說 出來的道,就不是常住不壞的道。下卷討論德,上德的人,不自以為有德,所以能有德。上下卷合起來,成為道德經。老子出函谷關後,就不知其所終。所以老子是 道德的開始,存神過化,無始無終,一大至人也,後人尊稱他為道教的始祖。

贊曰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本體,是無形無相,無影無蹤(註五),不可言說,也不可以強名,是虛無的。
這個本體是天地的開始,為萬物之母,是萬化之源,萬物皆從此出。以無而生有,以一而化萬,天地從道而生。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雖是無情的,然而是萬有之源。其中內含無形的本體精華,既全且備,能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大道雖是不可名狀,無名可名的,然而是天地所從生的起頭──「○」字;有名是「一」字。大道雖無名,然而它是孕育萬物的大母;這是真空妙有的變化。

吾不知名,強名曰道:我(老子)不知道「這」叫什麼名字,所以勉強將此本體稱為「道」。

又說偈曰

清淨無為守本真:老子的清淨無為,是無為而無不為;雖萬事紛紛,仍清淨自若,得其要領,順從理、事的自然,不用勉強,不用矯揉造作。不生分別心,保有真常,守本真,養大智於大愚之中。

谷神不死天地根:谷神是空靈虛無、無形無相,自能容納一切,永遠常存,所以不死。道之為物,也像谷神一樣,無所不容,無微不入,所有萬物都是由它而生生不息,所以叫做「玄牝」。這玄牝的門戶,就是天地的根源。(註六

同出異名觀徼妙:有與無,其名不同,但兩者皆自真常性天中流出,同是玄妙莫測。真空以觀道的神妙,妙有以觀道的徼(竅)眼。一切事事物物,莫不各有徼妙。人在世界處世為人,第一要知道徼妙。修身不知徼妙,就戕賊性命;行政不知徼妙,就壞亂國家。(註七

寡欲斷愛保元明:老子主張清心寡欲,斷欲去愛,保元明。收一分念,即保有一分真陽;虛一分心,即收取一分真陽。寡欲斷愛,保自己的元精、元氣、元神。(註八

上善若水利萬物:上善的人,就好比「水」一樣。水是善利萬物,水是最能不爭的;就因為它不爭,所以才無過錯。而聖人是什麼事都不為自己著想的,沒有一點自私心,他處在眾人所厭惡的極卑下之處,所以近於道。(註九

至仁似木蔭群倫:大道分運道力於天地,使天地化生萬物,生生不息,皆是無心之施、無心之化,如此至仁大德,就好像樹木一樣,庇蔭眾生。

青牛西去泯蹤跡:老子騎著青牛,西出函谷關,以後就不知其下落。

紫氣東來永長春:老子之道德,視之不見,搏之不得;像龍似地,或潛或躍,或現或隱,變化難測。他的立言猶如片片之光,凝為紫蓋,祥瑞之氣充塞於宇宙。他這種道氣流到中國來,永遠像春天。

 


註一:莊子天運篇︰孔子見老聃而與仁義。老聃曰:「……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
註二:莊子天運篇: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弟子問曰:「夫子見老聃,亦將何所規哉?」孔子曰:「吾乃今於是乎見龍!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乎雲氣而養乎陰陽。予口張而不能嗋,予又何規老聃哉!」
註三: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因道體虛靜,順應自然,不造不設,好像是無所作為,但是萬物都是由道而生,恃道而長,實際上是無所不為。 註四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外現純真,內在質樸,少有私心,寡有欲望。
註五請參考本書一四八頁‧太上老君清靜經
註六老子道德經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註七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註八老子道德經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註九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註十請參考本書一五六頁‧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將人的世界轉化為仁的世界
第3頁:編後感言 第4頁:耿耿安社稷──周公
第5頁:太上老君──老子 第6頁:超然忘我──莊子
第7頁:至聖先師──孔子 第8頁:復聖──顏回
第9頁:宗聖──曾參 第10頁:為弟留母──閔子騫
第11頁:亞聖──孟子 第12頁:太上老君清靜經
第13頁: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第14頁:溫良恭儉讓
第15頁:夫子之言性與天道 第16頁:述而不作
第17頁:誨人不倦 第18頁:夫子不離仁
第19頁:孔子戒絕四種毛病 第20頁:子不畏於匡
第21頁:回也,不愚! 第22頁:不遷怒,不貳過
第23頁:不違仁的弟子 第24頁:一簞食,一瓢飲
第25頁:吾道一以貫之 第26頁:明哲保身的弟子
第27頁:歡喜言利的君王 第28頁:與民同樂的君王
第29頁:盡心的君王? 第30頁:儒釋道三而一‧一而三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