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學了不用,那是等於不學一樣。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出自《論語‧述而第七》之二
默而識之:默,就是不講話,在心裏不打旁的妄想,背自己所學習的東西。識之,就是把所學習的東西像「勒碑刻銘」似的,在心裏寫出來、記錄下來。這個記錄是在自己心裏,不是在外邊,不是寫到紙上,或寫到本子上:「啊,我有note book,需要時,我翻來看看。」不是那樣的,要寫到自己心裏那本note book,那才算!這樣學什麼,都能背得出、記得住,到要用的時候就左右逢源,隨時要用都有。
學而不厭:可是單單記住,就自滿說:「我背的書很多,不用再學了。」那也不對,因為「學無止境」,我們學東西沒有停止的時候,你說到什麼時候是最圓滿、最通達?談不到的。活到老,學到老,我們總是要學習的,所以學什麼東西也不要厭倦。不要說:「哎呀!華嚴經這麼長,好像大海,這怎麼學?大海的水怎麼能飲盡呢?」這麼地望洋興歎。不是這樣的,就是一點一點學習,一點一點地往前去,一天學一點,一天學一點。所謂: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心如平原走馬,易放難收。
我們學東西就像逆水行舟,若不往前進,就退步了。我們這個心就像野馬在那兒亂跑、亂踢、亂咬的,不容易降伏,不容易抓住。它放開容易,但你想把它抓回來,就不容易;所以我們很容易就生出妄想來,說:「我叫這個妄想沒有了。」那不容易的。
孔子學而不厭,這個「厭」是厭足,「學而不厭」就是沒有一個厭足的時候,也沒有自滿地說:「你們這些人都沒有學問,我是最有學問的。」一有這種態度就完了。所以古人說:「學,然後知不足。」你學了之後,才知道:「哦!我還差得太遠了。」就像你們剛一聽講佛法,聽了兩天半:「啊!我都懂了。」等到現在才知道:「哎!我那時候根本就沒有懂呢!」這是一樣的道理。
誨人不倦:我學了之後要做什麼呢?學以致用。你若不用,學它又做什麼?學了你不用,那是等於不學一樣。你盡「懷其寶,而迷其邦」,自己在那個地方,沒有盡上自己的責任,去令其他人明白,把人家都弄得很糊塗。所以要誨人不倦。
這個「學而不厭」,用佛教的精神來說,也可以說就是自覺,「誨人不倦」就是覺他。這是自覺覺他,可是沒有覺行圓滿。為什麼說「誨人不倦」是覺他?也就是要自利利他去教化人,「得天下英材而教育之,三樂也。」我們自己沒能做出一些有功於世、有德於民的工作,那我們就教青年人,讓他們知道做人的目標,將來可以利益一切世界上的人。所以「誨人不倦」的目的,也就是希望把我這種思想和學問,推而廣之,擴而充之,令後世的人類都得到一點利益。
何有於我哉:孔子說除了「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三種工作,旁的我就不太注意了,其它的對我有什麼關係呢?「何有於我哉」,也可以說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三種,我都沒有做到,這是孔子自謙之詞。以上兩種的意思都可以,就是孔老夫子把名聞這一類的東西看得很平淡,不注重人怎麼讚歎他,或者說他怎麼好。因為孔老夫子這樣清高,這樣與人不同,所以「游夏莫能贊一辭」,子游、子夏是最會講話的兩個人,連一句讚歎孔子的話也說不出來,何況多呢?多,更是說不出來了。
因為孔子太高妙了,所以連顏淵也喟然歎曰: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這是孔子的弟子讚歎老師:「仰之彌高」,越看他越高,越看他越高。「鑽之彌堅」,想用錐來鑽,像鑽窟窿一樣地研究研究他,啊!鑽不進去。「瞻之在前」,你這麼看著他,他是在前面,「忽焉在後」,但不知什麼時候又到後邊去了。所以這就是高深莫測。
孔子的學生對孔子的看法都是這樣子,可是你們現在學了兩天半,就說:「啊!我明白師父了。」你明白師父了?我不明白徒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