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賢聖篇〉 宣化上人著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賢聖篇〉 宣化上人著

述而不作

[日期:2010-07-3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宣化上人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孔子沒有標奇立異、想要出風頭的這種思想,這就是一種菩薩發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出自《論語‧述而第七》之一

述而不作」這段的意思,是孔子不表示自己怎麼有才華、著多少書,而都是檢定古書,他把古人說過的,再重新整理一下,不表示自己的意見,這就是孔子的德行超過一般人的地方。一般人總想要標異現奇:「我弄出我的一個東西來!」總想要怎麼怎麼樣,而孔子是「述」,不自己杜撰出什麼書,所以他刪詩、書,定禮、樂,而詩經、書經、禮記、樂經都是古人著的,不是他著的。

孔子所作的就是易經繫辭和春秋,不過春秋也是孔子根據魯國歷史春秋,加以整理修撰而成。孔子「刪詩書」,詩經當時很多很多的,所以他就選出三百多首,其他不重要的,都刪去;書經也有不正確的地方,孔子都把它刪去。「刪」就是不要了,只要它精華、重要的部份。那麼這都叫「述而不作」。

「述而不作」就是不表現自己的一種態度。因為他不是在那兒求名,好像現在很多人都想要自己寫出個什麼東西,出一部書,就一舉成名了,這和孔子「述而不作」正相反的。

雖然他不是創作,可是經過他一番選擇,或者是制定以後,後人從他修訂的著作中,受益良多。所以孔子是一位繼往開來的文化傳人,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大的功臣,所以中國人稱他為「大成至聖」,他是集所有古時最好大成的聖者。

為什麼孔子「不作」呢?就因為當時可能就有很多書了,他覺得那麼多書,他若再著,那麼世間的書太多了,人怎麼看得完呢?所以他只要把古人的東西整理,規定出來就夠了;而且孔子好古人的這種學問,古人所留下的遺產,這叫「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沒有標奇立異,想要出風頭的這種思想,這就是一種菩薩發心。以前也講過,孔子是水月童子來的,水月童子是個菩薩。他為什麼到中國來,提倡這種文化呢?也就因為要給佛教鋪一鋪路,作一個開路的先鋒,老子也是為佛教鋪路。所以佛教以後傳到中國來,一般人就很容易接受。

竊比於我老彭:「竊」有「我」、「私下」等謙稱的意思,是「私淑諸人」,就是我自己不敢公開,偷偷的;這個「竊」本來是竊取,就是偷的意思。那麼孔子偷偷地做什麼呢?自己偷偷地學老彭,自比古來商朝的賢大夫老彭那樣的行為。這也是孔子不願意炫示自己的才華,就取旁人的才華來說一說就夠了。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將人的世界轉化為仁的世界
第3頁:編後感言 第4頁:耿耿安社稷──周公
第5頁:太上老君──老子 第6頁:超然忘我──莊子
第7頁:至聖先師──孔子 第8頁:復聖──顏回
第9頁:宗聖──曾參 第10頁:為弟留母──閔子騫
第11頁:亞聖──孟子 第12頁:太上老君清靜經
第13頁: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第14頁:溫良恭儉讓
第15頁:夫子之言性與天道 第16頁:述而不作
第17頁:誨人不倦 第18頁:夫子不離仁
第19頁:孔子戒絕四種毛病 第20頁:子不畏於匡
第21頁:回也,不愚! 第22頁:不遷怒,不貳過
第23頁:不違仁的弟子 第24頁:一簞食,一瓢飲
第25頁:吾道一以貫之 第26頁:明哲保身的弟子
第27頁:歡喜言利的君王 第28頁:與民同樂的君王
第29頁:盡心的君王? 第30頁:儒釋道三而一‧一而三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