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二二O七 ~ 二一九八年
|
贊曰 疏導壅塞 水患不再 眾流歸海 百姓稱快 又說偈曰 繼志立功治洪水 順天應人任疲勞 |
夏禹王,這位王在中國是賢而有德的。雖然他有道、有德、有智慧,可是他還願意集思廣益,接納所 有人的智慧,這是他的特長,所以孔子才說:「子路聞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子路的優點,就是誰說他有什麼過錯,他就歡喜,不會因為別人說他的不對,就不 高興;大禹王一生之中,不論聽見誰說的話有道理、有真理存在,是至理名言,他就向這個人拜倒而稱謝,這是他最開明的一點。 大禹王的事蹟,記載於書經大禹謨,他的功業,在中國是不可泯滅的。他的思想是純潔的,沒有什麼 欲念,沒有自私心,沒有自利心,也沒有貪心、爭心、有所求的心;他只知道為百姓謀幸福,為國家盡忠心。他姓姒名文命,傳說他是鯀的兒子。帝堯的後期,天下 洪水氾濫;不單單是中國,當時世界所有的國家都有洪水氾濫。這是世界的成住壞空,由成、而住、而壞、而空。世界有水火風三災,三災起的時候,死人是無數 的。水災的時候,不會水性的人和其他眾生,被洪水淹死的不知有多少,所以天主教、耶穌教說諾亞造方舟來拯救世人;那時中國的堯帝用鯀來治水,後又舉用舜來 幫他分治,等到夏禹王的時候還是繼續治水。天下洪水為災,時間大概都是很久的;那時中國把水治好了,其他各國大概也都有有智慧的人去治理。 禹王治水成功,因為他懂得水性。水性是柔和的,所以不可以和它硬碰;它雖然柔和,可是至柔能克 至剛。他父親鯀治水,就用硬堵、硬截,堵塞的方法;但是水,你越堵它,它的力量就越大,它沒有地方跑了,就更生出毛病來。鯀治水時,也不好好治,這是因為 他太剛強,不知道水的性。水是軟性、柔和性,所以更不可以用硬性來對治它,必須要以疏通為本;堵截的方法,會把水越堵越高;你若疏通它,它就流走了,也就 像人身上的血脈一樣。我們人身上的血管,和世界上的江湖河海都有關係的,到時候它是要流動的。血脈要是不通了,人就會生病;血脈流通了,人的精神也舒暢, 身體也健康了。所以世界上的江湖河海,也就表示我們人身上的血脈,不可以把它堵住,應該叫它通了;血脈流通,才能沒有疾病。若血脈不通,疾病就發生了;疾 病發生,人就會死。 禹王知道他父親的智慧達不到,治水無功,所以他繼續這個工作。他不用堵截的方法,而用疏導的方 法,就好像把人身上的血管都給通開了;也就像我們房裏的廁所,要是堵住了,這個房子也不能住人了。我們住的房子是個房子,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房子,這都是 大同小異;天地也是一個大的廬舍,是我們的一個大房子,所謂「天地為廬」。禹王疏通中國江、淮、河、濟四水;總而言之,中國高的地方,他就由它高,低的地 方,他就再把它挖低一點,水就往低的地方流,流到海裏去,因為海能容納一切粗、細的流水,無論多少水流到海裏,海也不覺得多,所謂「大海不拒細流」。 禹王治水治了十三年,在這十三年期間,他為公忘私,只知道為民除害,救老百姓,所以「三過其門 而不入」──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也沒有時間進去家裏看看太太。這時候不單他太太,他的兒子啟在家裏呱呱而泣,哭得很厲害,他也沒有時間去看看這新生的兒 子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他的心裏只想,一般人被水淹死,就等於他使令水把人淹死一樣。如果他不把水治好,人被水淹死,就等於他自己這麼懶惰,使令水把眾人都 淹死;不是只有自己被水淹死而已。所以三過其門,也沒有時間進去家裏看一看,也就是這個意思。這也就是一種真正為老百姓做事情,為民服務的精神。因為他有 這種對人的好處,所以老百姓對他特別愛戴,特別擁護。因此舜讓位的時候,就讓給禹王,又傳給他十六字心法,這十六字心法是:
「人心惟危」,是說人的心是最不可靠的、是最危險的。本來人的智慧有九十九個,愚癡只有一個,可是這九十九個智慧的心被一個愚癡的心戰勝了,把智慧都壓住,愚癡就當權了,所以人心是很危險,很不可靠的。 「道心惟微」,你若修道,這時要在微細微細中省察這個心;什麼是在微細微細中省察呢?就是在舉心動念間都要檢點自己,不要恣情縱欲,不要順著它去做;那麼要怎樣? 要「惟精」,要精而求精,在人所看不見,人所覺察不到的地方,你要覺察到,你要明白。「惟一」,然後還要專一,要恆常不變,要專一其心,要用功培植德行,培植道德的觀念。怎樣培植? 「允執厥中」,允,就是信真了,你必須要信真了,執持不忘中道;中道就是不太過、也無不及,正是恰到好處。這是儒教十六字心法,堯以是傳舜,舜以是傳禹,禹以是傳湯,湯以是傳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又把這個心法傳給孔子,孔子傳給孟軻(註 1)。這都是以心印心,以心傳心的心法。古來五帝三皇、一切的聖人,都是根據這十六個字去治理國家、教化人民的。 禹王專心治理國家,發政施仁,為老百姓謀幸福。他把全中國分成九州,這九州就是冀、兗、青、 徐、揚、荊、豫、梁、雍;州就等於現在的省一樣,只是當時他是那樣畫分。他在位只有九年,就崩於會稽山。當時他讓位給益,可是四方諸侯不太信任益,所以就 不擁護他。禹的兒子啟,賢而有德,所以大家都擁護他。夏代的文化特別盛,以天文地理、觀察氣象為特別。那時候用十天干、十二地支配合起來,把一年分成十二 個月,十二個月又分成四季,四季就是春、夏、秋、冬。所以陰曆這種曆法是夏朝立的,到現在中國還是遵照這種曆法。 所以贊說: 疏導壅塞,水患不再:禹王治水,是用疏導壅塞的方法,水患才沒有了。到現在我們人人都沒有被洪水淹死,這是禹王的功勞。中國的水患和世界的水患沒有了,這可以說是成就世界。 眾流歸海,百姓稱快:所有的河流都歸到海裏去了,百姓都說這是很快樂的。 天下太平,世界永在:如果不把水患治好,這世界早就到末日,沒有世界了。 禹王功德,萬劫不壞:禹王的功德,萬劫也不會壞。 又說偈曰: 繼志立功治洪水:他繼續父親鯀的志願;鯀沒有完成這個事業就死了,可以說是抱恨終天。幸虧他有這麼個兒子來幫他治水。 順天應人任疲勞:他任勞任怨的,不像一般人的思想,認為父親是因為治水死了,自己就不再做這個事情。他不是這樣,還是繼續父親沒有完成的志願。 禹疏九河入滄海:禹王疏通江河湖海都流入大海。 曆傳萬代法地天:夏代的曆法是法地法天的,是按照天干地支作的。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舜傳心法十六字:舜帝傳給他十六字心法。 湯承聖脈百千年:禹將十六字心法傳湯,代代相傳百千年都還是繼續這個聖脈。 為公忘私門不進:他到自己家門口也不進去。 夏帝勳業山嶽高:他的功勞比山嶽都高。 你們各位也學學禹王治水。我們不要到外邊去治水,治治我們自己裏邊的煩惱無明,把我們愚癡的水都淘汰乾淨,疏通好了它,那也是學禹王治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