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定力
「定力是轉功處,是轉乘一切善法的其中一個要點。」大師說:「定力加深力道,一切善法的力量大大加強。用有定力的心去佈施、行善、幫助眾生,你所造下的業會加強好多。徒兒啊,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吧!」
「要怎麼樣才能加深定力呢?」
「依《清淨道論》的修法,像你夢中的阿明所修的一樣。」
「那些定力的修法,全都專注於意門,都要坐著不動才能深入。所有入定都不能動。我比較喜歡阿明修慧的方式,行住坐臥、六根門一切拿來全是功夫,對我來說似乎更有淨化的效果,似乎更有力道。到底弟子的理解是否正確呢?請師父指正。」
「師父問你。如果你有兩個裝滿水的水桶,一個同時敲了六個洞,另一個只敲了一個洞,你認為一個洞跟六個洞的出水,那個力道比較強呢?」
「必然是只有一個洞的較強。」
「為什麼?」
「因為水力完全集中,沒有分散啊!」
「對。心也一樣。其實,在佛陀的教法及禪修者的修行體證來說,一心從未有二用的可能。」
「可以我們卻是同時看到又聽到又……」
「那是因為心的速度太快了,才可能好像同時做很多事。」
「哦!」
「當一個修行人入定時,由於心完全處在意門,完全只對著一個目標,力量就非常的大,力道就很強。再用這種力量起觀照,所體證的智慧就很深。」
「師父的比喻弟子明白,但弟子似乎總覺得要專注一門總會比較辛苦,用不上功夫。同時專注六門卻很容易,反而覺得更能不分心,更有定力。」
「你的情況,就好比一個初學射擊的人,面對著有六個紅心的靶子。射了一千次,射中紅心的機率,必然是射中一個紅心靶子的六倍以上,所以自然比較喜歡有六個目標。但你想,一千次全射中六個紅心,與一千次全射中一個紅心,哪一個紅心先被射穿粉碎呢?」
「我明白了。專注一門還是比較有力,因為定力深的緣故。所以,雖然現在我專注六門做得比較好,還是應該訓練我最弱的一環,專注一門。」
「正規的修法是如此。」
「還有其他的修法嗎?」
「有的。有些人因為過去修過很好的定慧基礎,即使未一門專修定,只聽佛講經,只看破滅的水泡,看佛用神通造的金蓮花壞滅,觀察到佛陀身邊用神通造的美麗少女在短時間經歷中年、老年到倒下來死了、腐壞了……那種種方法而開悟。若有例外的波羅蜜,也就是特殊的滅苦功德,便不一定要照常軌。」
「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吧!我現在連佛都沒遇上了。」
「對。例外永遠有的,但修行應修成功的因素,不可期盼例外。如果你是例外,你就例外了。例外都有例外的因緣的。」
「但我好像一時間克服不了比較喜歡有六個目標的心。感覺上,那比較快樂自在與沒有壓力,專注一個目標,一下就感到壓力。」
「眾生永遠喜歡做自己熟悉與勝任的事,但修行提升是一再放下舊有的成功,走向新的、更高的成功、淨化。這也就是說,從熟悉走向不熟悉,再把不熟悉訓練成熟悉。」
「好像好難。」
「活在當下、放下我、不執著就容易些。你還是可以做你熟悉的。只要心有正見,心就會有正確的傾向,有正確的傾向,心的力量會漸漸往所傾向的方向開發。」
「我應該只傾向一門?」
「暫時用六門,但必須傾向於單純,對單調的事物、目標學習趨向單純,慢慢地再專注一門時就不難了。」
「怎樣才能不厭其純?」
「放下我,活在當下。厭倦心之所生起,是因為我們活在時間的枷鎖裡,常比較過去,夢想未來。活在當下,就能跳出這個枷鎖。」
「原來這『放下我,活在當下』有這妙用。」
「還多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