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武士前往寺院請教佛法。禪師端坐禪堂,說:“把弓箭刀棍通通放下,才可以進來。” 武士于是將身上的刀劍全數卸下。未料禪堂裡又傳來一句:“把弓箭刀棍通通放下。”武士不知謂何:“我已經將身上的刀劍放下了啊!”禪師鏗然有聲:“你為何不把心裡的刀槍、棍棒、弓箭放下來呢?”這時武士才見到自己心裡存在那許多怨恨殺氣,剎那間,眼前一片光風霽月。
心能讓人上天堂,也能讓人下地獄。如唯識家所說的“一水四見”,眾生面對相同境界時,因各種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見解認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心時而在天堂,時而下地獄,如此週轉不知多少次。我們也可以說,人的一生當中,好心就常常上天堂,壞心就常常下地獄,一生中天堂、地獄來回無數萬次。
《心地觀經》說:“心如流水,念念生滅;心如大風,漂遊四處;心如猿猴,跳動不已。”心的觸動是喜怒週轉,而且是善惡無常的。
心是最有反應、最有感覺的器官。我們看大自然的山川鳥獸、花開花落,我們看人生的生老病死、苦空無常,我們看世間的生住異滅、輪回流轉等等,都會因心的觸動而有喜怒哀樂的表現。
心如山谷,有聲音就有回音;心如鐘鼓,有敲打就有聲響;心如燈光,有觸動就會有變化;心如池水,有風吹就有波動:心如浮雲,有濕度就有雨水;心如水氣,有冷熱氣壓就有台風。因此我們常聽人說“那首歌動人心弦”、“那部電影震撼人心”、“那句話讓人痛徹心腑”、“他的行善讓人銘感五內”、“那場戰爭讓人破膽驚心”。
心,即使你沒有動它,它遇到各種的境界也都會有觸動。尤其是異鄉遊子、文人墨客的心,常因喜喪婚慶、生死離別而撥動心中的弦。王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蘇軾的“客中無日不思家”,都是因情因境在心靈上有了心的觸動,而有懷春悲秋的感慨。佛教禪師則是往往因為有心的觸動而大徹大悟。
人有時候心神不寧,有時候心煩意亂,有時候心情緊張,有時候心驚膽顫。心像猿猴跳動不停,心像盜賊為非作歹,心像國王發號司令,心如工廠出生產品……最重要的,吾人之心要像《般若心經》所說:要心不執著,意不顛倒,所謂置心一處無所不辦。
讓心見賢思齊、見善向往,讓心擁有正義、柔和善美,讓心清淨自在、如如安住,讓心不被外境觸動,不被外境所奴役,如此,則能做心的主人。
人要學會不動心,要聽無聲的聲音,看無色的世界,處不動的環境,要做到“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因為世間的風動幡動實為己之心動耳!
有時我們會感到身心茫然,不知安住在何處。假如我們對佛法興起了信仰,就可以把身心安住在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上,身心一旦獲得安住,遇到任何困難就不會退縮畏懼了。基隆海會寺的道源長老曾告訴我他的親身經歷。當年日本兵到寺院去掠奪,看到道源長老便喊:“站住!”長老心想:“不能站住啊!他會要我的命呀!”不顧一切,拔腿就跑。日本兵在後面窮追不舍。長老一邊跑,一邊口中稱念“觀世音菩薩”。跑了很長一段路,躲過日本兵的視線,他逃進了一個信徒的家裡。信徒看到師父來了,忙說:“師父,您來了!”驚魂未定的長老卻回答:“觀世音菩薩!” 信徒說:“師父,請坐!”長老答:“觀世音菩薩!”信徒說:“師父,請喝茶!”長老答:“觀世音菩薩!”無論對他說什麼,他總是回答:“觀世音菩薩!”因為當他生命遇到危險、沒有地方安住的時候,他只有一心皈命觀世音菩薩,把身心安住在菩薩的聖號上。所以,當我們遇到苦難而皈命佛菩薩時,不管佛菩薩是否因我們的虔誠感應而救了我們,至少當下已能將身心安住在佛菩薩的信仰上,得到了平安。
·佛光菜根譚·
信仰如星光照路,如巨宅安穩;
信仰如大船引渡,如善友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