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科學家約翰·法伯曾做過著名的“毛毛蟲實驗”。毛毛蟲有種“跟隨者”的習性,總是盲目跟著前面的毛毛蟲走。法伯把若幹個毛毛蟲放在一只花盆的邊緣上,首尾相接,圍成一圈;花盆週圍不到六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鬆針。毛毛蟲開始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天下來,毛毛蟲還不停地團團轉;一連走了七天七夜,終因飢餓和筋疲力盡而死去。這其中,只要任何一只毛毛蟲稍微與眾不同,便立即會過上好生活。 ——摘引自《成功勵志小故事》
現代社會上有許多盲從的人。盲從就是依附于他人,沒有自己的思想:盲從就是跟隨別人起哄,沒有自己的主見,盲從就是人雲亦雲,沒有判斷事情真偽的能力。
群眾運動就是盲從,全盤接收就是盲從,隨波逐流就是盲從,隨聲附和也是盲從,跟著感覺妄念走就是盲從,唯利是圖的牆頭草也是盲從。
社會上,不少青年學子因為盲從而誤人歧途,如跟著別人吸食毒品、酗酒賭博,在別人的誘惑之下逃學、離家,在別人的慫恿之下打架、偷竊。也有的人因為盲從而崇尚流行,如蛋撻的流行,讓人們排長龍等候購買:喝番茄汁的流行,讓人們一窩蜂跟著搶購,商場、證券的投資,讓一些沒有市場調查或是經濟分析的盲從者走上虧本倒閉之路。
盲從,主要是由于自己懶于思考。當人們習慣盲從後,處事就會變得敷衍,所帶來的後遺症就是社會的落後,就是人民的媚外。盲從讓自己沒有分析善惡的能力,讓自己沒有表達喜好的勇氣。有的人在選擇學校、科系時不是依著自己的興趣與專長,而是盲從于明星學校或熱門科系,而讓自己煩惱,終而學無所得。
歷史上有名的“東施效顰”、人們耳熟能詳的“皇帝的新衣”、寓言故事的“麻雀想變鳳凰”,都是在說明:一味聽信別人,沒有自己的看法,不但失去了自我,更受到世人的嘲笑。
一味地接受別人的好惡,是無知的表現,是從眾心理,就是沒有自信的盲從,就如曹丕所說的“貴遠賤近,向聲背實”,是自慚形穢的盲從。
老馬識途、小狗以小便做記號,都是不願意盲從,而能記住路線:蒼蠅憑著空氣的振動敏銳地發覺有人要打它,而能在被打之前飛走,這是因不盲從而能自保,蝙蝠依靠著對方所發出的音波反射辨位,是因不盲從而能補其視力不良的缺陷。
孟子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要人們不要盲從。不盲從才有智慧,不盲從才能創新,不盲從才能站穩自己的立場,不盲從才能不同流合污,不盲從才能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佛光菜根譚·
多聞不如多見,多言不如多行;
多疑不如多問,多慮不如多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