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低調,才會等到因緣
長樂先生:
想要成大事,要從「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在等待的日子裡,要刻苦讀書,謙卑做人,養得深根,日後才能枝葉茂盛。
人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呢?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很多有才的人恃才傲物,結果在事業上上得不到重用;一些能力平常一些的人因為處世低調,反而上升很快。很多人抱怨這是社會不公,其實灤想起來教訓深刻。
有的年輕人剛入社會,滿腔熱誠,滿懷理想,但往往給人很驕傲的感覺。要知道,人的成功,能力是一方面,還需要等待機緣。人際的因緣、財務的籌集、時機的尋求,都需要時間,撞得低調,才會等到因緣,才容易成事。
做大事的人,一戒長傲,二戒多言。
星雲大師:
有謂:「謙卑在人前,所向盡通;傲慢在人前,寸步難行。」謙虛,是做人處世邁向成功的重要動力。謙虛的相反是傲慢,它讓人自以為是,無法自我檢討、自我反省,當然也無從進步。謙虛的人,地位愈崇高,他的心就愈謙下。相反地,做人最怕就是「滿瓶不動半瓶搖」,肚子沒有東西,卻狐假虎威、虛張聲勢,只會更顯出自己的不足,有云:「虛心使人高貴,自負使人膚淺。」
人生無絕對的大小、高低、好壞、貴賤。自古以來,愈是禮賢下士的帝王愈是以賢名流芳,愈是不恥下問的老師愈能以學問傳世。所以,人際上要能做到「老做小」、「小敬老」。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樊遲又請教如何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圃。」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謙虛,他不會不懂強裝懂,敢於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不如老農,不如老圃。
可見謙虛是人際相處的重要秘訣。一個人的學識再好,如果高傲不知謙虛,難受主管的青睞;一個人的容貌再美,如果自負,不知含蓄,難受他人的讚美;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如果不懂得忍讓,難得他人的友誼。溝通與管理都是為了取得彼此的共識,而非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看法,因此要能設身處地地替對方著想;能令別人歡喜接受,才是有效而成功的管理。
《訓檢示康》云:「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縱然得到萬鍾厚祿,也不可以胡作非為、任意揮霍,只有淡泊簡約,才能依正道而行,不被世俗物累所牽絆。爬得愈高,愈要謹慎。
名相諸葛亮說:「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就是這個道理。當你的聲名如日中天,讓人崇敬時,更要謙沖自牧。明朝儒土方孝儒說:「虛己者進德之基。」一個自命不凡、恃才傲物的人,容易樹敵;懂得反身退步,才會讓人感到德厚如君春風,讓人願意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