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找回自己 聖嚴法師著

找回自己 聖嚴法師著

第三篇 回歸內在的聲音 - 心與物的調和

[日期:2010-07-24]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篇 回歸內在的聲音
  
  心與物的調和
  
  哲學上有所謂的「唯物論」和「唯心論」,但是心和物其實是分不開的。人的心,是屬於精神層面的;人的身體、所處的生活環境,則是屬於物質層面的。人在環境的互動,形成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的關係。所以人不能夠離開物質,無形的「心」如果離開了有形的物質,就不能具體表現;同樣的,在物質的環境中,如果沒有心做為主宰,就容易為物所迷,失去自我。
  
  我們不但不能把心和物質分開來看,也不能單只偏重某一方;如果只偏重某一方,生命一定會出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偏重物質的層面。譬如很多人常常將自己的價值等同於外在物質的好壞,以為穿漂亮的衣服、坐豪華的車子,自己的價值和地位就會提高一些;銀行裡存的錢夠多,就認為自己的未來更安全、更有保障,這就是完全把自己依託在物質之上。
  
  事實上,物質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可是我們卻常用物質來衡量自己,用物質的價值來判斷一個人的高低。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可是很多人都沒有察覺到。
  
  一個人如果太偏重物質,放棄內在「心」的功能,放棄了用「心」去體驗,而只知道追求物質、依賴物質,甚至把所擁有的物質當成自己,很容易就會變成物質的奴隸,就成了名符其實的「認賊做父」,偏重錢的就成了守財奴,偏重享受的就養成了虛榮心,對於自己的人格成長或心靈昇華毫無助益,這就是所謂的「役於物」。
  
  雖然我們不能過分追求物質,但也不能完全偏於心理。在中國文化傳統裡,對「心」這個問題非常重視。不論是儒家或是道家,都對「心」有很豐富的闡釋。佛教從印度傳來之後,與「心」有關的觀念,也有一定程度影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在我的理解中,儒家是人文主義者,道家是自然主義者,而佛教則是因緣主義者。人文主義的儒家所主張的心,其內涵是「仁」,仁愛的仁;道家的心指的就是「道」,透過心來發揮、發揚道。
  
  就佛教而言,心也是「因緣」所成,它具備一種實踐的力量,稱之為「業」。可是如果能轉變凡夫的煩惱心為聖人的智慧心,那就不是「業」了,而稱之為「道」,又叫作「菩提」。可是佛家的「道」跟道家的道不一樣,道家的道是自然,而佛教的道則是「智慧」,是「解脫」。
  
  儒家、道家和佛教,對於「心」的看法雖然不盡相同,可是他們的目標或出發點,則都是希望能轉變人的氣質,把人從物性轉為人性,然後超越物性與人性的對立。這種超凡入聖的過程,佛教稱之為「解脫」,道家叫作「回歸於自然」,於儒家就叫作「成聖成仁」。由此看來,各家雖然名稱不一,終極目標不同,但對心的重視卻是相同的。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盤 - 找回真正的自我
第3頁: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盤 - 不再空虛無奈 第4頁: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盤 -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第5頁: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盤 - 圓滿的生涯規畫 第6頁: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盤 - 方向感
第7頁: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盤 - 不再空虛的人生 第8頁: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盤 - 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
第9頁: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盤 - 人生的願望 第10頁: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盤 - 找到生命的價值
第11頁: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盤 - 享受人生,珍惜人生 第12頁: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執著和固執
第13頁: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積極的人生 第14頁: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改變時不違常理
第15頁: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放下真理,真自由 第16頁: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花開花謝,不執著
第17頁: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開發智慧的潛能 第18頁: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好念頭、壞念頭
第19頁: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調和主觀和客觀 第20頁: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主動和被動
第21頁: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活在當下的積極 第22頁: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再論積極
第23頁: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大鴨大路,小鴨小路 第24頁: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心安理得就是成功
第25頁:第三篇 回歸內在的聲音 - 心與物的調和 第26頁:第三篇 回歸內在的聲音 - 不再執著七情六欲
第27頁:第三篇 回歸內在的聲音 - 良心 第28頁:第三篇 回歸內在的聲音 - 自由和尊嚴
第29頁:第三篇 回歸內在的聲音 - 化「私我」為「無我」 第30頁:第三篇 回歸內在的聲音 - 這愚蠢的我是真的嗎?
第31頁:第三篇 回歸內在的聲音 - 轉自私自利的我為功德的我 第32頁: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 - 自我而非我
第33頁: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 - 自知之明的自信 第34頁: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 - 認識自己才能獲致成長
第35頁: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 - 讓智慧和慈悲永不止息 第36頁: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 - 有什麼值得自誇的呢?
第37頁: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 - 別不知不覺浪費了生命 第38頁: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 - 用慚愧和謙虛來消融自我
第39頁: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 - 懺悔與負責任 第40頁: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 - 永遠的功課
第41頁: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 - 控制情緒而不壓抑情緒 第42頁: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 - 時時懷抱感恩的心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4-3-24 2:14:41
fantastic article!! thanks for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