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淨與靜:無欲則剛,淡泊明志心自遠
佛家說世人修佛參禪,最先要做到的就是本心的靜與淨。“靜”就是說世人修佛參禪,要持專心、恒心、百折不撓心;要棄嗔心、妒心、猶豫不決心。而“淨”就是說在修佛悟禪的時候,應不為名利所動,不為錢色所誘,心無雜念,唯有淨土。世人只有秉持此二心修佛參禪,才能領悟到佛理禪機的妙諦所在。本章旨在為世人揭示修靜心與淨心的法門,助世人早日達成正果。
盛怒行事,善果難成
嗔怒就是心魔,就是阻礙修心修性的障
紅塵俗世裏的芸芸眾生,無一不在受著七情六欲的困擾。七情六欲影響著一個人的心性,也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憑依。也就是說,一個人喜好什么,憎惡什么,是會決定這個人的生活狀態的。在喜好之心下的行事,自然是溫謙有禮,可得善果;在憎惡之心下的行事,必然是嗔怒無理,當得惡緣。
七情者,蓋喜、怒、哀、思、悲、恐、驚耳。而在這七情之中,以“怒”最為傷心傷身,傷己傷人。試想一下,在當一個人火冒三丈怒發沖冠之時,此人怎還會顧及事情的後果?不畏懼後果的源頭,又如何還會流出善良的水流?佛家有雲:“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這句話就是在告誡我們,怒火會將一個人心中所有平和安靜的綠色燒為灰燼,會將一個人心中的寬容之海煮得沸騰,再也容不下任何人與物。
一位雲遊四方的禪師正坐於高台之上給當地的住民傳授佛道經法,台下信徒之中突然有一個年輕人站起來向這個禪師提問說:“大師,什么才是阻礙修行的最大屏障?”
這位禪師眼皮也不抬一下道:“施主真是愚笨啊,連這么簡單的佛理都不懂,還修什么佛,誦什么經啊?”
這個年輕人雖然很生氣,但是依然強忍著怒氣說:“大師的話實在是太不中聽了,正因為弟子愚笨,所以才需要大師的指點以開心智,希望大師能為我指點迷津。”
哪知禪師還是連眼皮也不抬一下地說:“我適才在高台之下講解佛理之時,已然看到施主,施主之相並未顯出與佛家應有的那份因緣,是以施主還是請回吧,不要在這裏浪費時間了。”
聞聽此言年輕人更是怒不可遏,但他一心向佛,因此仍然將心頭的怒火竭力克制著,仍然用一種恭敬的語氣說道:“大師這句話就錯了,佛祖不是說過,世間沒有不可度化之人嗎?難道大師忘記佛祖的訓誡了?”
這時候高坐築台之上的禪師忽然睜開眼哈哈笑道:“施主啊,你不是已經將修行最大的屏障破除了嗎?”
年輕人有些詫異,但一細想頓時豁然開朗,於是深施一禮說道:“弟子感謝大師教化。”
原來這位禪師要告訴這個年輕人的,就是“嗔怒乃是修業之障”。
故事中的年輕人以一顆求佛問禪之心壓制住了禪師故意挑起的怒火,從而在佛理的修行上又進了一步,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善果,而這善因,自然就是那顆冷靜理智之心。
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了,這樣的快節奏生活讓很多人的心態也變得越來越焦躁,越來越難以用一種心平氣和的狀態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就拿 2010年一月初發生在北京市大興區的滅門慘案來說,犯罪嫌疑人與受害者本來還算是朋友,在慘劇發生的前一刻兩個人還在一起飲酒聊天。而犯罪嫌疑人以“大量飲酒所致,而且死者之一申某經常用言語‘擠兌’他,說他‘混得沒有自己好’”之由作為了自己野蠻獸行的解釋,很明顯就是告訴我們一切都是因幾句話引來的怒火而起。可見,一個人如果不能息怒平心,後果是多么的可怕啊!
沖動是魔鬼,嗔怒乃業障。佛家講求向善自度,但一顆易怒之心又如何向善,如何自度呢?要知眼前一切於修佛之人只不過是鏡花水月,讓看不到的花影,摸不著的月相來掀起心靈的怒海嗔浪,這難道不是修心的恥辱嗎?
:嗔怒烈火熾盛時,應傾柔和忍耐水。
既要惹塵埃,更需淨心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塵埃是什么?在佛的眼中,山河大地,莽原湍流,眾生萬相,一事百態,這些都是塵埃,都是微不足道的螻蟻蜉蝣。但是這螻蟻蜉蝣,卻是俗世紅塵的精彩之處。雖然世人在佛的眼中無不可被度化之人,但是既為俗世之人,在大徹大悟之前自然還需行俗世之事。衣食住行是俗,生老病死是俗,七情六欲也是俗,這些俗就是心靈世界的塵埃,就是心靈世界達到清淨之前的業障。
什么又是淨心呢?淨心就是“不可測、無障礙”,達到一種無垢無染、無貪無嗔、無癡無惱、無怨無憂、無系無縛的空靈自在湛寂明澈之境。
惹塵與淨心乃是互為因果之關系。世人皆出於紅塵俗世,本就是惹了一身的塵埃,此乃因;而當世人了悟紅塵,看穿俗世之後,自然會生出皈依淨土之心,此乃果。也就是說,只有先惹塵埃,才可後淨心靈。
有一次奕尚禪師坐禪之後,忽然聽到一陣陣悠揚的鍾聲。奕尚禪師豎耳傾聽,待鍾聲停下來後,奕尚禪師便吩咐人將那個敲鍾的僧人叫到自己的禪房來。
過了一會兒,一個小沙彌來到禪師的禪房門前,禪師示意這個小沙彌進來,然後問道:“你來了多久了?”
小沙彌回答說:“一個月。”
禪師微微點點頭,繼續問道:“那你今天早上敲鍾時,心情如何啊?”
小沙彌沒料到禪師會有此問,一時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說道:“沒什么心情,只為敲鍾而敲鍾而已。”
奕尚禪師搖搖頭道:“我今天聽到的鍾聲,非常高貴非常響亮,而只有真心誠意之人,才可敲出如此聲音來。是以我想那個敲鍾人一定心有所念,故尋你來有此一問,你再想一想,內心當真別無他念嗎?”
小沙彌想了一會兒回答說:“禪師,其實我在敲鍾的時候也沒有刻意想著什么,只是在我出家之前,家父叮囑我說,打鍾之時應想鍾即是佛,必須用虔誠禮拜之心打鍾才行。”
奕尚禪師聽完後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對這個敲鍾的小沙彌訓誡道:“切記,今後為事,皆要有這敲鍾之心。”
這位小沙彌謹遵教誨,養成了事事恭謹的好習慣,後來終成一代禪師,就是後來的森田悟由禪師。
敲鍾便是惹塵,虔誠禮拜便是淨心。淨心掃塵,本就是要有心可淨,有塵可掃。倘若世人一出生便皆悟得佛道禪理之精髓真諦,那么人生還有何意義可言?
在現代社會中,日常的工作生活就是塵埃,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沾惹著。只不過不同的是,有些人的心靈世界塵埃汙垢太多,導致了本心的喪失。比如說中國前首富,國美電器前主席黃光裕,不就是因為只知惹俗世之塵卻不知掃心靈之埃而導致了最終的惡果嗎?而那位2009年捐獻最多的民營企業家陳光標,雖然積累了大量的金錢也是在“惹塵埃”,但他卻懂得淨心修性,知道要用自己的財富來回饋社會,這就是心靈的升華,這就是修佛向善。
佛語有雲:“離煩惱之迷惘,即般若之明淨,止暗昧之沉淪,登菩提之逍遙。”這幾句佛語就是在告訴我們,俗世之中的“塵埃”,當惹可惹,須避則避,只有如此才能淨心修性,方可遠離迷惘暗昧之苦,達至般若菩提之境。
:清淨之心乃德之根本。
靜下心來,諦聽到花開的聲音
花開花落,雲卷雲舒,靜心之人對於這些往往看到的、聽到的會比其他人更多
塵世俗心,皆有躁靜之時。
人心焦躁時,雙目所視、雙耳所聞的一切人一切物,都會被塗上厭惡怨憎的色彩。葉皆枯萎,花盡凋零,人生旅途從山水的遊曆變為了沙漠的跋涉,無論沿途的風景多么美好,腳步卻依舊是匆匆忙忙,不會給如詩如畫的年華一點點欣賞的時間。這樣的人心只是在與時間彼此進行著無謂的消耗,即使終老死去也不會帶給心靈世界一次真正的解脫。這樣的人生是多么的痛苦啊!
而人心平靜時,潺溪翠峰,幽穀長河,鳥唱獸嘯,山鳴雲歌,大千世界裏的一切景象,一切聲音,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動人。一顆平靜之心,帶來的會是對人生滋味的細細品嘗,會是對人生意義的慢慢扣問。這樣的人生為時光的推移流轉所滋養澆灌著,在結束的時候,必將會開出一朵超脫之花。
是以,人心須靜,方可體味到大千世界的妙理,才能領悟到紅塵萬象的禪機。
一個本來窮困潦倒的人受到了佛的指引,一下子發達了起來。但是他在過了一段時間錦衣玉食的生活後發覺自己似乎並不快樂,於是他又向佛請教,希望佛能告訴自己怎么樣才能快樂起來。
佛聽完這個人的苦惱後說:“今後你若是遇到一些疑難之事,千萬不要著急地去處理,而是先向前七步走,再向後七步走,如此進退三次,那么快樂便會來臨。”
這個人當即向佛拜了又拜,決定以後不管遇到什么疑難之事都按照佛的指引來做。
他得到佛的指引後,到集鎮上喝了一些酒。當天夜裏回家,他推開自己臥房的門後,昏暗之中卻發現妻子居然和別人同眠。因為屋內昏暗加之他自己喝了些酒,所以無法看清躺在妻子身邊的人的模樣。他心頭的怒火已經燃至極點,到廚房尋了一把刀就要去砍躺在妻子身邊的那個人,就在此時他突然想到佛在今天給他的指引,於是立即把刀收起,當下前進七步,然後後退七步,如此進退三次之後,他的內心果然比剛才平靜了許多。這時他想何不看看躺在妻子身邊的是誰,於是他點亮燈光,發現那個躺在妻子身邊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母親。
故事中的這個人若非受到佛的指引,恐怕早已造成了慘劇。其實這來回三次的行走,不就是在給一顆心緩沖焦躁的時間嗎?所以說,當你的心靈世界充滿急躁不安的時候,不妨也按照佛的這個指引,來化解內心的羈絆。
但時下社會的年輕人,普遍都存在著心浮氣躁的毛病。談戀愛者不能許三生之諾,只圖一時感官之快;找工作者不能腳踏實地從零做起,而是希望一步到位平步青雲;為人師者不能安心授業解惑,卻一心尋徑斂財;為父母者不能循序善進,卻只知揠苗助長,這些都是人心浮躁之表現,都是人心的魔障。
比如說現在的一些年輕演員,將演戲當成自己一條出名之路,而不是真正出於對表演的熱愛與對觀眾的尊重。而現在所謂的“演而優則唱,唱而優則演”,其實就是一種玩兒票,演員歌手的心態根本就沒有擺到一個正確的位置上,那么又如何能出現被人稱贊甚至可以一直流傳下去的藝術作品呢?
靜心乃是修心之本,一個連心都不能安靜下來的人,又怎會聽到佛的教誨呢?
:心靜下來,你就會發覺人生的美好與世界的美麗。
真心,不會隨外界變化而動
佛法即是人心,人心不動,則佛法自生
佛法之真諦,莫若世人皆可把持自己之心,心不可亂。心一旦亂了,那么身必亂,言必亂,行必亂,那么必會為迷惘猶疑所困,參悟不到佛理禪機,也看不破人生的種種。
佛教中常用“明珠在掌”來譬喻佛心並非遙不可及,而是人人可握可執之物。但“石中之火,不打不發”,世人若不修不證,那么即使有佛性慧根也是枉然。
那么,什么又是佛心的基石呢?
佛心的基石是“真心”,所謂“真心”,便是一顆不動不移之心,外界縱有千般變,我心巋然穩如山。也就是說,真心需要靜心。
唐朝時期有一位得道的高僧,這就是馬祖道一禪師。馬祖道一禪師曾提出一個著名的佛理,這就是“即心即佛”。他座下的弟子無不是按照“即心即佛”的佛理修行,而他的一位法名叫法常的弟子更是因為從這句“即心即佛”中悟出了禪機,因此大徹大悟。而在此期間,師徒兩人還有一段有趣的禪理對話。
當時馬祖道一禪師為試探法常對佛法的領悟,曾對法常說道:“法常,你現在已經領悟了為師的‘即心即佛’,但為師最近又覺得‘非心非佛’了。”
法常聽完後不為所動,他對師父說道:“別的我不聞不問不管不顧,我仍是‘即心即佛’。”
馬祖道一禪師聽完之後,頷首笑道:“梅子成熟了。”
古時候有一位高僧曾有偈語“竹影掃階塵不動”,法常的回答正是應了這句話,任你萬般變化,也不過是因風而搖的竹影,不會掃起階前半點的塵埃。
在佛家看來,心靜即是“涅槃寂靜”,無論俗世怎樣變動更換,在悟得佛理禪機之人看來,這些最終都會歸於平等,歸於寂靜。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不能為自己找到心靈世界的安靜之地,而是因外界的種種變化而總在改變自己,人雲亦雲,隨波逐流。比如說近些年來被譽為“國家第一考”的公務員考試,每年報名參加的人都在呈上升的趨勢。而每一個考生的心態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是真心希望可以服務人民,有些人只是由於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幹脆看一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運氣,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還有些人就純屬抱著玩兒玩兒的心態。在這些人中,那些目標明確的考生自然受到我們的尊敬,而那些充數之人就不免要讓我們引以為戒了。因為凡事都隨波逐流的話只能是永遠都跟在別人的後面,被前面人的頭背脊擋住自己的視線,不能夠看到前面的風景,因而也不會知道前面是不是適合自己的歸宿。
既然靜心對人的一生如此重要,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靜心呢?
星雲大師給了我們這些俗世之人這樣一些建議:
一是要對感情不執不舍。也就是說感情不可放棄,也不可過分執著,要用理智引導感情,用慈悲淨化感情,這樣才能有趨於靜態的心。
二是要對五欲不拒不貪。五欲指的是財、色、名、食、睡。其實五欲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去化導五欲。正當的五欲之求才是幸福快樂的保障,一味的貪婪或是拒絕都會造成莫大的痛苦。因此我們對五欲生活要做到不拒不貪。
三是要對世間不厭不求。不厭不求即是要求我們能夠保持著一顆平常心,平常心就是靜態而又活潑的心。
四是要對生死不懼不迷。世人常為生死所懼,生死所迷,但生死其實又何足迷,何足畏呢?正常的人生觀對生死是不會有任何的迷戀與畏懼的。
如果一個人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那么執著心、愧疚心、癡迷心等等魔障就會在心靈世界作祟,從而將自己陷入痛苦之中。這不是自尋煩惱嗎?所以,若想還自己一份快樂,那就應該“不因外界心念變,守源固本心自真”。
:功德從真心而來,圓滿自真心而始。
輕與重的感覺存乎一心
世間萬象皆有輕重之分,輕重之分在乎心也
俗世之心對待世間萬物,必有輕重之分。而孰輕孰重在不同的心靈世界裏,自然是迥然有異的。慈愛之心自然會將諸般感情視為重中之重,而邪佞之心必是將功名利祿、金錢美色當成自己的畢生所求。佛家說善惡存乎一念間,其實內心對世間萬物的輕重取舍,同樣存乎一念間。
輕重的差別源於心靈世界的不靜,倘若心靈世界清淨空明,那么美色不過是紅粉骷髏,金錢不過是蛆蠅糞土,權位不過是鏡花水月,名望不過是一夢黃粱;而對世俗之人間的感情也不會過於癡迷貪戀,該得即得,當舍則舍,不會留給內心半分的羈絆;至於生死,更是看穿識破,皮囊終須空,本心才是真。是以一心之念,靜則萬象皆輕,不靜則一羽鵝毛亦可攪亂心海。
修心向佛之人,自然會將身外的虛無之物舍棄。萬般種種在修佛之人的眼中,亦不過是微塵,不會惹起眷戀不舍之心。是以,若想修得此心,需當用即用,當棄即棄,按照萬物本道運行,不逆天而為,自然會將一切看淡看清。
佛陀住世之時,曾有一個名叫黑指的婆羅門手拿兩個花瓶來獻給佛陀。
佛陀對他說:“放下。”
於是他把左手的花瓶放下了。
佛陀又說:“放下。”
這回他把右手的花瓶放下了。
可是,佛陀這次依然說:“放下。”
這個人感到不解了,於是對佛陀說:“現在我已經是兩手空空,還有什么可以放下呢?”
佛陀回答說:“我所說的‘放下’,並非是要你放下手中的花瓶,而是要你放下自己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這些都放下你就會將生死看穿識破,從而獲得解脫。”
這個婆羅門於是理解了佛陀“放下”的佛理。
故事中的這個婆羅門,在聽到佛陀的“放下”後,把手中的花瓶依次放下,可見這些東西於他來說是“輕”,但他並沒有放下佛陀真正所指的六根、六塵和六識,可見這些皆是他心中的“重”。佛陀的用意,就是點化這個婆羅門能夠“視重為輕”,只有拋開心頭的負重,才能悟到至上的佛理妙法。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太多的人都在因為心中的負重而喘不過氣來。比如說現在最熱的房價問題,之所以熱,一是因為房市正處在“高燒”的狀態,二是因為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房子一直就是家庭的物質載體,因而在每一個人的心底對房子都有一份近乎狂熱的執著。但現實是殘酷的,很多到了適婚年齡的青年男女只能“望房興歎”。可難道只因為沒有房子就要失去愛情,失去婚姻,失去幸福嗎?當然不是,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學上演的一幕情侶之間的求婚,告訴了世人在這個越來越物質的時代,真情仍舊存在著。這就是真愛的力量,這對年輕人懂得在心裏孰重孰輕。也就是這“存乎一心”的輕重取舍,才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緣。房子不是愛情的保證,沒有愛情的婚姻只是一間空屋。時下不是有“裸婚”一族嗎?這些年輕人就是因為可以放下對現在不能達到的物質條件的強求,從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誰能說他們以後就不會過上更好的物質生活呢?所以,何必將這些身外之物看重,但將這些看成是過眼的雲煙,彈指的虛無,你的心靈就會得到解脫,享受到那些不能放下之人享受不到的快樂。
佛家講“用有”,就是在告誡世人不可執著於身外物,要做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以私有、占有為輕,以“因緣有”、“共同有”、“感恩有”、“惜福有”為重,這才是智者,才是對心靈的解放超脫。
:物質豐但終有限,精神淡卻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