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非概念化的實相,或真空,又可以稱做真如( bhutatathata,在英文中可用"Suchness"來表示)。真如(Suchness)有時譯成"如此"(thusness),意思是如此這般,它無法用語言概念來認識和描述,必須通過直接體驗才能把握。假設桌子上有一個橘子,有人問你:"它是什麼味道?"無法給他回答,你必須把橘子切開,請那個問話的人嘗一嘗就是了。這樣,你就讓他(她)進入了橘子的真如,而無需任何語言概念來描述。
為了提醒他的弟子注意實相的無拘無束、無始無終性,佛陀讓他們稱他"如來"。這可不是一個榮譽頭銜。"如來"的意思是"如此來者"、"如此去者",意味著他從真如中來,安住在真如中,又回到真如中去,即回到非概念化的實相當中去。又有誰,或者說又有什麼不是從真如中產生的呢?你、我、毛毛蟲、一粒微塵,這一切都是從真如中產生,安住在真如中,最後某一天又將返回真如當中去。實際上"產生""安住"和"返回"這些詞彙,並沒有實在的意義。一個人決不可能離開真如。在《阿奴邏陀經》(the Anuradha Sutra)中,佛陀回答了一個令很多比丘困惑的問題:"如來死後會發生什麼?他繼續存在?他停止存在?他繼續存在又停止存在?他既不繼續存在又不停止存在?"
佛問阿奴邏陀:"於汝意雲何,如來可以色身見否?"不也,世尊。""如來可以色外見否?""不也,世尊。""如來可以受、想、行、識見否?""不也,世尊。""阿奴邏陀,生時汝尚不知如來,死時即知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原子彈之父、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歐彭海姆(RobertOpenheimer)偶然讀到《阿奴邏陀經》(the Anuradha Sutra)中的這段文字,基於他對粒子不能夠用時空有無等概念來界定這一事實的觀察,他理解了這段話的真正用意。他寫道對於那些看起來最簡單的問題,我們傾向於要麼不回答,要麼這樣回答,乍一看起來,它與其說是對物理學的正面肯定,不如說更多地讓人想起某種不可思議的教義問題手冊。比如,假如我們問," 電子是否保持同一位置",我們必須說"不";假如我們問,"電子的位置是隨時間改變的嗎?"我們必須說"不";假如我們問:"電子是否靜止不動",我們必須說"不";假如我們問,"電子是否運動的",我們必須說"不"。
正如你可以看到的,科學語言已經開始接近佛教語言。讀完上述《阿奴邏陀經》(the AnuradhaSutra)中的那一段文字,歐彭海姆說道,直到本世紀,科學家們才能理解兩千五百年以前佛陀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