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聖嚴法師著

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聖嚴法師著

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以感恩、迴向心面對順逆因緣

[日期:2010-07-22]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九天:晚上〉以感恩、迴向心面對順逆因緣
  
  一、感恩心
  
  在天主教或基督教的宗教信仰中,吃飯時要先感恩,以前我覺得很奇怪,是自己在工作,自己在煮飯,為什麼要感恩上帝?最近看到一則新聞,世界足球賽冠軍是巴西隊,在宣布冠軍時,他們不急著上台領獎,而是全隊先在台下做祈禱,感謝天主,因為天主站在他們這一邊,讓他們得到冠軍。這在其他的足球隊看來是很奇怪的,為什麼天主只保佑巴西隊而不保佑我們?有個評論員就說:「宗教信仰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天主,這個榮耀是得不到的。」據說他們在比賽開始之前,就天天在為比賽祈禱,直到最後拿到冠軍,當然要感謝天主。這種信仰的力量是有用,可以使得信心堅強。
  
  (一)感恩佛、法、僧三寶
  
  感恩,是表示自己所得,是要靠他人的協助和賜予。但是以禪修的立場,修行是自己的事,佛說「自修、自悟、自證」,自己修行,自己開悟,自己證明自己開悟,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還要感恩?可是,如果沒有佛法告訴我們修行的方法以及指導觀念,就會成為盲修瞎練。方法是佛所教的,方向則是佛所說的,所以應該要感恩佛。
  
  釋迦牟尼佛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而成佛,然後將成佛以後所得的智慧,無條件、無保留的奉獻給眾生。佛法從釋迦牟尼佛開始,代代相傳;有些是以語言或文字,有些是運用心法,一代一代直接的心與心彼此相應。禪宗尤其重視心法相傳,心法一斷,法脈也就斷了,只剩下文字和語言。文字和語言只是表面,心法則是根本。但無論語言、文字還是心法,這三種方式的佛法都是由人在傳承,所以我們要感恩這些代代傳布佛法的人。
  
  三寶就是:佛、佛說的法,以及傳法的僧。僧,就是佛教弘法的團體,是以出家人為中心,所以要感恩弘揚佛法、傳遞佛法的佛法僧三寶。當然,在家居士也可以成為一個團體,《法華經》裡甚至說到,只要傳遞佛所說的法,不論傳遞者是人或動物,都應該要感恩。其實凡是清淨的、精進的,能夠將佛法傳持的團體,或團體中的人,都是應該尊敬及感恩。
  
  (二)感恩父母及眾生
  
  佛說修行法身,必定要以肉體的色身做為工具來修行,否則就沒有著力點。因此,要感恩有這個身體,能用身體來修行佛法,而身體是由父母所生。曾有位男眾居士,從小被父母遺棄,他在孤兒院長大,到現在都是用孤兒院院長的姓。他聽到我說要感恩給我們身體的父母,就來見我說:「我連父母都不知道是誰,一生下來他們就把我遺棄,我沒辦法感恩他們。我要感恩的是孤兒院院長,是他將我帶大的。」
  
  於是我對他說:「我小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想法,因為父母把我生得瘦小,打架打不過人,又笨笨的,罵架也罵不過人,我討厭我這個身體,也討厭父母為什麼要把我生出來。後來漸漸長大,感恩父母沒有把我丟棄,因為在一個很窮的生活環境裡,無法給我很好的教育,而我又瘦、又小、又笨,只有做和尚去。如果我的身體強壯,鄉下人大概就會被送去做苦力。現在我做和尚做得很快樂,所以感恩父母給我生了這麼個沒有用的身體。至於你,今天如果不是被送到孤兒院,而是在一個有錢人的家裡,可能會變成一個浪子,書讀不好,錢隨便花。因為你是個孤兒,沒有什麼可依靠,知道必須努力向上,所以你要感恩你的父母。」他聽完後覺得很慚愧,馬上跪下懺悔,表示知道要感恩父母了。
  
  曾經有一個台灣的棄兒,生下來就被父母遺棄,送到一個基督教教堂的門前。教堂的牧師是位挪威人,他就把小孩送給一對挪威的醫生夫婦,現在孩子已經十七歲,養父母帶他到台灣來尋找親生父母。透過電視、電台、報紙等媒體的報導,還是沒有人出來相認,有人問孩子說:「你恨你的親生父母嗎?」他說:「如果我恨我的父母,就不會回來了,我是懷念他們、感恩他們,所以要求養父母把我帶回台灣見一見親生父母。雖然沒有見到他們,但我還是很感恩他們,我生在台灣,我的身體是台灣出來的。我的心中有兩對父母,一對是生父母,一對是養父母,我對他們都是一樣的感恩。」這真是個有善根的孩子。
  
  (三)感恩逆緣
  
  順緣和逆緣是兩種增上緣。順增上緣,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恩人,都是在支持我們、幫助我們、提拔我們、指導我們,不論他們是有心或無心,有計畫或沒有計畫,如果不是他們,我們不可能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細心一想,這樣的人應該是很多的。
  
  逆增上緣,是從相反的方向來影響,想要往前走,有人扯後腿;想往上爬,有人歧視你,使得你失去信心。中國人講「打落水狗」、「落井下石」,已經跌倒,不但不扶起來,反而再踹你兩腳,在這種情況下是很痛苦的。可是,如果有善根,阻力愈大,意志力愈強,愈是不斷地改進自己、成長自己往前走。釋迦牟尼佛在修行的過程之中,提婆達多就是他的逆行菩薩,累生累劫專門在跟他搗蛋,所以釋迦牟尼佛可以很快成佛。釋迦牟尼佛很感恩這位菩薩,在《法華經》裡為他授記,預計他將來會成佛道。
  
  我也曾有過這種狀況,當在山裡閉關修行時,遇到經論裡的一些問題解決不了,就寫信請教一位很有名的法師。可是這位法師因為和我師父之間,有些意見上的衝突,所以不睬我,我連寫了三封信,就像石沉大海般沒有回音。我當時真不是味道,認為這位法師真不慈悲,對他而言,這些問題很簡單就可以回答我,他卻不回應。可是這樣的狀況,促使我想辦法自己找更多的經論,讀更多的書,最後問題就解決了,對我反而是太好了。這位法師還給了我另一個阻礙,是我在閉關準備從山裡出關時,有一個道場沒有住持,他們還派了人來跟我談,要我去當住持,當時我覺得去做也不錯。可是這位法師得知後,就主張將此案取消,說我是某人的徒弟,怎麼可以讓我去當住持?由於沒有去當住持,我就去日本留學,學成之後,我非常感恩這位法師。因為當初如果不是他反對的話,我現在可能還在當住持,不但日本去不了,也不可能取得博士學位,當然更不會有今天這個聖嚴法師。
  
  此外,當我在日本留學,日本有幾個團體願意供給台灣的出家人獎學金,只要台灣的機構出具證明,表示此人在台灣研究佛學,是個優秀可造之人,就可以申請。當時我就請台灣中國佛教會為我寫推薦函,信中回覆我說沒有問題的,但等了半年卻毫無音訊,打聽結果,是因為佛教會的某位法師,與我的師父意見不合,不願意給我推薦函。當時我想,這位法師真是不慈悲。但就因為我得不到獎學金,在缺乏經費的情況下,反而讀書讀得特別勤、特別快,學位很快就完成。回到台灣後,我去感謝那位不願替我證明的法師,我說:「感恩法師,我能很快拿到學位,也許你不知道是你成就了我,謝謝你。」
  
  因此,感恩不只是感恩順增上緣,也不要忽略逆增上緣。也許他們根本不知道幫助了你,可是你是因為他們而有成就、有成長,這個力量是從他們而來。以這種感恩心對待他人,對自己是最快樂、最平安、最值得的事,不但心胸開朗,而且增長了慈悲心。如果見到每個人都是恨、怨、妒嫉、懷疑,一直都在煩惱痛苦之中,修行是無法得力。所以感恩實際上是幫助自己,因為感恩的對象沒有得到什麼,他們並不瞭解你,得到最多的反而是自己。
  
  在生活環境中,應該感恩所有的人,不論是在家庭中、工作中,任何時間遇到的人都應該感恩。如果用這種感恩心待人,我們的心始終是明朗的、爽快的、歡喜的,時時有「遇到一個恩人,又遇到一個恩人」的感覺,總比「我遇到個仇人,我又遇到一個敵人」要好。然而感恩心不是愚癡心,不要以為反正是感恩,他人踢你一腳,你要他再踢第二腳,這是愚癡。佛教徒以及修行人,不是愚人,而是有慈悲、有智慧的人。
  
  所以,遇到逆境現前要處理,不被逆境所困。不要認為反正是逆境,是逆增上緣,再來多一點都沒關係。房子倒、失了火,或者是受了傷,還能安心修行嗎?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連運用的工具也沒有,修行也修不成。因此,能迴避的還是要迴避。
  
  二、分享修行利益就是迴向
  
  迴向,是將自己修行過程之中所得的利益,分享給其他人;譬如這次修行十天,願意將十天修行的功德,分享給別人。但如果光只是這麼想,也跟著大家跪在佛前做迴向,這是一種信仰,不能說沒有用,但是功能不大,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性格的調整。如果修行十天之後,觀念、行為、心理上都有所改變,本來很容易發脾氣,現在脾氣變好;本來容易懷疑,現在相信人;本來容易妒嫉,現在不妒嫉而是讚歎;本來很自私,現在常常為人設想。這就是分享,這才是真正的迴向。
  
  迴向,是分享利益,而不是分享煩惱。如果打完這次十天的禪修,回去之後看到所有人,你都認為他們沒有修行,而自己已經是從小雞變成鳳凰,身處在慈悲與智慧的清淨世界,而他們是那麼愚蠢、那麼可惡,都是煩惱鬼,是來干擾你的修行,你愈看愈不順眼,這不是迴向而是在造罪,造更多的業,煩惱心更重。心裡有更多不滿及困擾,那麼,這次的修行根本不是在修行,而是專門在打妄想。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誌 第2頁:推薦序
第3頁:第一篇默照禪法 - 壹、默照禪的旨趣 第4頁:第一篇默照禪法 - 貳、修行默照禪法
第5頁:第一篇默照禪法 - 參、步上修行之道 第6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放鬆放下,準備用功
第7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默照的基礎觀念與方法 第8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超越對立,有無雙泯
第9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隨息法與只管打坐 第10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真正的修行是心中無事
第11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心無所求,安住在當下 第12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第13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開悟與默照禪法 第14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第15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慚愧、懺悔法門/無相、無我 第16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禪修應具備的基本佛教知識
第17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解脫樂、護法神 第18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直觀與空觀
第19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以恆常心用功不急求開悟 第20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發出離心與菩提心
第21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以感恩、迴向心面對順逆因緣 第22頁:第二篇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 結束是另一階段修行的開始
第23頁:第三篇〈坐禪儀〉講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3-2-20 8:55:18
感謝教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