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靜坐講義 暢懷法師著

靜坐講義 暢懷法師著

十六特勝

[日期:2010-08-0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暢懷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六妙法門,第一是「數」。行者因修習數息之故,即能生出四禪、四無量心以及四無色定,前文已略為解釋。

  第二妙門是「隨」。行者因修隨息之故,能生出十六特勝。

  佛說十六特勝緣起,是初說四諦法時,弟子有不能悟者,故為他們更說九想觀、八背捨等不淨法。修不淨觀雖除貪欲,其中又有生厭患心者,因此不得無漏。故佛改變方針,教其捨不淨觀,轉為修特勝法,因特勝法中,有定有慧,具足諸禪,故稱為特勝,細分為十六。

  一、知息入

  息入時,知其從鼻、口、經咽喉、胸、心至臍部。

  二、知息出

  息出時,知其從臍、心、胸、經咽喉、至口、鼻。如是一心照息,心隨於息不亂。又能知息相粗細、輕重、澀滑、冷煖。修習隨息法比數息為勝,因數息心闇,無有觀行智慧,多生愛見過患。習隨息之時,即知此息是無常,命依於息,以息為命,如果一息不還,則命亦隨之而去,息既無常,命亦無常,愛見等病,自不易生。

  三、知息長短

  修隨息時,忽覺入息長,出息短。因心靜住內,息隨心入故,入則知長,心不緣外境,出則知短。又心細則息亦細,息細則入息從鼻至臍,微緩而長,出息從臍至鼻,亦復如是。如人疲極,休憩歡喜,息即隨細且長。反之,心粗則息亦粗,息粗則出入急疾而短。譬如人遇恐怖,疾走上山,或擔重疲極,此則息短。

  四、知息烕身

  修隨息時,忽覺其身如雲似影,又覺出入息烕身毛孔,見息入無積聚,息出亦無分散。覺身空假不實,無常生滅。亦知生滅,剎那不住。以上三事和合,方有定生,三事既空,則定亦無所依,知空亦不可得,如是了知,於定中方能不著。

  五、除諸身行

  行者因覺息烕身,忽發得初禪定,心眼開明,見到身中三十六物,臭穢可惡,此時方知三十六物,皆由四大而有,其中一一無我,亦無我身,此時即除心行粗受。

  六、受喜

  照出入息,則可除卻懈怠睡眠,而覺心輕柔骜,隨著定心而受喜。

  七、受樂

  樂從喜生,若心得喜,身便調適,身調適後,則得盛樂,樂是喜增長故。又初心中生悅,是名為喜,後烕身喜,故名為樂。

  八、受諸心行

  上既受樂在懷,必有心所法相隨,依心樂境,入一心時,知此定乃虛妄不實,而不貪著,則得三昧正受,故受諸心行。

  九、心作喜

  前既止心一境,但未有慧解,必為沈心所覆沒,今用喜照了,令其不沈沒,故名作喜。

  十、心作攝

  因喜心動散,則發愈過常,攝之令還,不使馳散,返觀喜性,畢竟空寂,可使定心不動搖。

  十一、心住解脫

  以上烕身之樂,凡夫得到,多生愛染,為其所縛,不得解脫。今以觀照智慧,破析烕身樂時,即知此樂,從因緣生,空無自性,虛妄不實,觀樂不著,其心便得自在。

  十二、觀無常

  觀諸法空,生滅亦空,生時諸法空生,滅時諸法空滅,於其中亦無男、無女、無人、無受、無作,如是觀無常法,可得自在。

  十三、觀散壞

  此身不久當是散壞寂滅之法,非真實有。此定亦由色受想行四陰和合而有,四陰散壞,定不可得,故心無所愛著。

  十四、觀離欲

  凡有愛著,皆名為欲,離外而緣內,亦未免著欲,今入此定,能觀破析,故觀離欲。

  十五、觀滅

  是心有生住異滅四相,多諸過患,雖修至識極少之處,也是四陰和合,無常無我之法,不可染著,故觀滅法。

  十六、觀棄

  以上處處烕捨一面,至此捨到極點,凡夫得到,以為涅槃,不能捨離,今得此定,能觀其法,亦是無常、苦、空、無我,非真涅槃,故觀棄捨。

  此十六特勝法,其中未必盡得,或得兩三種,或得四五事,因根機不等,功夫有深淺,故所得特勝,亦因之而異。

【書籍目錄】
第1頁:作者簡介 - 暢懷法師 第2頁:自序
第3頁:概說 第4頁:體驗與功效
第5頁:靜坐之前方便 第6頁:靜坐示範圖
第7頁:修身與攝心 第8頁:欲界定
第9頁:四色界定 第10頁:四無量心
第11頁:四空處定 第12頁:六妙法門
第13頁:十六特勝 第14頁:五輪三昧
第15頁:九種不淨觀法 第16頁:八念法
第17頁:十種觀想 第18頁:八背捨
第19頁:八勝處 第20頁:十一切處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3-3-21 0:16:37
修身與攝心 身心靈的護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