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睡眠中學習禪定

睡眠中學習禪定

修出入息觀的方法、要領

[日期:2012-08-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1.為何修出入息觀?修出入息觀是將心集中一處,克服胡思亂想的心。心亂則沒有定力,整天被外境所轉。佛教經典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就是說,只要你能夠專心地定在一點,心定不動,心就有力量做很多事情。即觀呼吸的出息與入息,很專心地看著呼吸的出、入。因為這種觀法在佛教中非常普遍,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修法。我在這裡教導大家怎樣修。

  2. 出入息觀的修法 首先找一個環境清淨、空氣清新的地方靜坐,光線不要太亮,在座位上最好鋪一個坐墊。盤腿可以單盤或雙盤,不管怎麼盤,全身肌肉要放鬆。就是說,你在靜坐時身體的任何肌肉都要舒服、放鬆,不要拉緊,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全身的肌肉不放鬆,你就不可能把靜坐修好。手可以放在腿上,也可以結手印,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或者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然後兩個拇指相碰在一起。當你把坐姿坐好,把頭擺正,眼睛朝前方看,如此,頭就不會低下來;在頭沒有低下的情況下,眼睛慢慢往地上看,然後蓋住,這樣,你的頭就擺正了。此時,精神不要集中在眼睛,專心地注意呼吸。呼吸的觀法有數呼吸、觀丹田呼吸與觀鼻尖呼吸。其中,中國天台宗講的是六妙門的數息觀,而緬甸的馬哈希法門則是觀丹田的出入息,真正佛說的呼吸觀法是觀鼻尖的出入息,稱為阿那波那——出入息觀。這裡我介紹阿那波那。出入息觀所觀的位置在我們鼻尖前面,上唇正中凹下的部分,這裡有個人中穴,你要在這個部位感覺到呼吸。在呼出氣息的時候,有一股暖氣吹過人中;吸進氣息的時候,有一股涼風從人中吹入鼻腔,這個感覺佛法稱它為風或息——出入息。依佛法說,心要定下來,就是要心境合一,心所緣境即鼻腔外人中前的出入息;就是說,進入鼻腔、肺、丹田的氣息都不是,只有在人中前面的出入息,才是出入息觀的心所緣境。

  如果能夠觀察到,你會覺得每次呼吸時,人中會有一股暖風與涼風吹過。如果一個人的心比較細,我一講,他就能夠感覺到;心粗的人就感覺不到。如果感覺不到,就把食指打橫靠近鼻孔,你就會感覺到呼出氣息時,有暖風吹過你的食指;吸進氣息時,有一股涼風吹過你的食指;在食指感覺冷、熱的同時,人中也會感覺到冷、熱。如此觀察風吹過人中的冷、熱感覺。這冷、熱的感覺辨認清楚後,你才可以開始修,為什麼呢?因為它就是出入息觀的心所緣境。如果這心所緣境你沒弄清楚,就沒辦法修好出入息觀。當你清楚、明白了這個境,就安心、靜靜地看這心所緣境——出入息。

  雜念多的初學者最好在開始時數息,即先修數息觀,從一數到十,每當你呼一口氣時,心中就數一,呼第二次時就數二,如此數到十,然後,再從頭數一,數二……數到十,這樣重複從一數到十。在數息時千萬要記得,你的心不要集中在一、二、三、四……上面,要專注在觀察呼吸。你要觀察呼吸的風的冷、熱,呼出的風是粗的,還是細的。呼出來和吸進去的風,哪一個比較長,哪一個比較短。對呼吸的感覺要明明瞭了,這就是觀察呼吸。

  如果你修數息觀,從一到十能清楚的數幾圈,而且一點兒沒有亂,那麼,你就可以不要數了,轉修出入息觀。如果你數一到十,每次數到一半忘記了,你就必須從頭數起,即重新從一再數起。為什麼會忘記自己數到哪裡呢?其因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散亂和掉舉,二、昏沉。一個人如果煩惱很多,也很散亂,他數了一,在還沒有數二時,期間跑出很多雜念,為了避免這些雜念的干擾,當他在數一時就應該隨著呼吸,感覺呼吸。心要很清楚知道呼吸,一心想一,心中就數一。同樣的,心中數二……這樣子,靠這個聲音,專心觀察呼吸,心中的雜念就少了。如果雜念越來越多,也不要慌忙,因為當心念越來越平靜時,對心中的雜念就會越看越清楚,因此就感覺到雜念越來越多了,你會說:「哎呀!我沒修時,雜念沒那麼多;我靜坐了,雜念反而更多!」其實並非如此,而是你靜坐了,把雜念看得更清楚,就看到更多,這是好現象。看到那麼多的雜念,你不要怕,只要從一數到十都清楚的話,不管多少雜念,你就是成功了;反過來說,雜念如果很少,但從一數到十,數到一下子就丟失了,忘了,就是你失敗了。所以,覺知呼吸,從一數到十,每一個計數都要清楚,不可以弄錯。

  掉舉不是很多雜念,而是心中常想一些事情而忘了修法。比如你修數息觀,數息數到一半,想起一件事情而忘記數了。很多靜坐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靜坐時,很多早已忘記了的久遠往事,都會回憶起來。世間人往往會很高興,但是以佛法來說,這是掉舉的煩惱在作怪。所謂掉舉,就是回憶過去的事。如果你掉舉的煩惱很嚴重,就要更加仔細地感覺呼吸,專心地數息,不要只是知道,認為就是這樣而已。你不可以說:「哎呀!我從小到大都知道呼吸就是這個樣子,何必觀察呢?」其實不然,如果你能夠數得好、觀察得好的話,會發現呼吸有八種變化。

  3.呼吸的八種變化

  一、呼吸有長、短的差別:你要能夠分辨每一個呼吸的長短是不一樣的,即在觀呼吸時,你只專注呼吸這件事而已,不加以任何分析,心中要清楚知道每次長短不一樣。

  二、呼吸有粗、細的差別:開始時呼出來的氣息很粗,可以聽到聲音,後來氣息變細了,聽不見聲音,乃至可以細到若有若無。你在觀呼吸時要分辨清楚,前後的呼吸,每次粗細不一樣,而且會越來越細。

  三、呼吸有滑、澀的差別:當你覺得很容易呼吸就是滑,覺得很難就是澀。前後的呼吸都有滑與澀的差別,即比較前一個呼吸與後一個呼吸,哪一個容易呼出來,哪一個比較難,你要把它們的差別看清楚。

  四、呼吸有冷、熱的差別:每次呼吸時,人中會有一股暖風與涼風吹過,即你會在人中感覺到,呼時有暖風吹過,吸時有涼風吹過。你要清楚知道每次氣息經過人中的冷、熱感覺。呼吸變化的差別有長、短,粗、細,滑、澀,冷、熱的感覺,這八種現象是觀呼吸的人要觀察清楚的。如果每一呼一吸都辨認清楚這八種現象,證明你很專心地在觀呼吸。如果每個呼吸都看出差別來,你就知道每個呼吸都是不一樣的,沒有任何呼吸是一樣的;沒看清楚的人就會說每個呼吸都是一樣的,那麼,從這裡就可以知道一個人會不會修出入息觀。如果真的一心一意地觀察呼吸,把這八種現象觀察清楚,雜念就會慢慢減少。以上是解釋散亂、掉舉時,如何觀察呼吸。

  昏沉煩惱重的人,觀呼吸時會觀到糊里糊塗,迷失自己,最後什麼都不知道了,打瞌睡去了。凡是有昏沉煩惱的人,就應該更加專心地數呼吸,好好地數。他在作觀時,最好不要完全閉上眼睛,當眼睛蓋下來時留下一條小縫,然後靜靜地觀呼吸,這樣比較不容易昏沉。剛才說過了,當你觀呼吸能夠從一數到十,至少能夠數五圈以上都正確,清清楚楚,你就有小小定力了,可以不必繼續數息,而全神貫注在呼吸上,即隨息。

  4.心念粗者先隨息  心觀察吸進的氣息,隨著它進入丹田;氣息呼出來時,心也觀察它從丹田出來到鼻尖,這就是隨息。專注的覺知氣息的出入,你的心念會慢慢沉澱和平靜下來。如果定力足夠的人,就不需要隨息。修隨息時,也可以在呼氣時念「佛」,吸氣時念「陀」;或者當呼氣時心中念「熱」,吸氣時念「冷」,隨著冷、熱的感覺,心中也念冷、熱;或者隨著氣息出、入的感覺,心中念出、入。不可以每一種都意念,只許念其中一種,即你可以念冷、熱,出、入,或者佛、陀,甚至於你不要念,靜靜地觀察呼吸。當然有些時候你還是會生起雜念,但是你會覺得心很平靜,很舒服。當你把呼吸觀得好,心會慢慢越來越集中,雜念越來越少,心越來越平靜時,身上的手、臉或頭上會有氣跑動。當你知道有氣在身上跑動時,不要去管它,還是一心一意地專心觀察呼吸。

  5.入定要領:出入息觀的心所緣境,即人中前的部位。除此之外,其他的境界一知道就立刻丟掉。聽到聲音也不管,只要很專心地觀察呼吸,最終會產生定力。呼吸的長短並不很重要,當然,呼吸越來越長是好的,重要的是呼吸要越來越微細。修定者在入初禪之前,會覺得身體很舒服,覺得輕飄飄,這種現象稱為輕安。當感覺到輕安時,你就會覺得全身放鬆,舒服、快樂,呼吸也很舒暢,心與呼吸越來越平靜,越來越細,這是好現象。千萬不要陶醉在樂受中,還是要很專注地觀呼吸,你就會慢慢進入一種定,叫做初禪。當一個人入了定,就覺得很舒服,不想出來。當他出定時,就覺得腳麻痺,這說明剛才他是在定中。如何證明觀呼吸已有了成績?只要你靜靜地坐下來觀呼吸,心中數著呼吸,從一數到十,如果你能夠如此地數五圈以上都沒有忘記,這時你的心開始安定下來,就不需要數了,只要靜靜地觀察呼吸。如果能夠維持在十五分鐘之內,一點兒雜念也沒有,心中明明瞭了,清清楚楚:我在觀察呼吸。這樣就是從觀出入息入禪定。入定時必定心情很愉快,全身有快樂的感受,很輕快,有些人覺得輕飄飄,有些人覺得整個人飛起來,有些人覺得身體越來越大,這些都是很好的感受。一般上,初學者每天至少要坐半小時,三個月後,就會見效,心能夠定下來。

  二、修智慧的觀行

  以佛法來說,不淨觀、慈心觀、出入息觀都是屬於修定——止,讓你的心安定,不是修慧。當心安定了,正念便生起,有了正念,就可以開始觀佛法 ——擇法,即觀佛所講的世間真相。不淨觀、慈心觀、出入息觀是無法覺悟真理的,這些法門主要是克服不同的煩惱。擇法是依佛法觀察世間真相,真相就在你現前境界的六根、六塵、六識,你用心、專心地去觀察它們,究竟是不是跟佛所說的一樣。在你觀察的過程中,是直接觀察到佛法的確是如此。我以比喻來說明:我說新加坡的國旗是紅、白二色。你就通過想像,分別、分析、瞭解我所講的話,然後從中瞭解新加坡的國旗是怎樣的。但是,當你親眼看到新加坡國旗時,就知道國旗是這個樣子的,不用去分析。你看到的、知道的就是如此。觀察佛法就是要這樣,即要親自證明:你看到佛法確實如此,並非佛告訴你是這樣子而已。佛告訴你的,是你聽來、思惟、明白的;現在你自己要去觀察、去修、去看是否如此,這就是修觀……。

【書籍目錄】
第1頁:從睡眠中學習禪定 第2頁:禪定!外不著相叫禪,內不動心叫定!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第3頁:觀照禪修中的干擾 第4頁:靜坐的意義 靜坐是培福培慧的最好辦法
第5頁:練好雙盤腿的鍛煉方法 第6頁:如何解決打坐中的腰酸腿痛問題
第7頁:如何在短時間內學會雙盤(雙跏趺坐) 第8頁:修出入息觀的方法、要領
第9頁:虛雲和尚講述禪的目的,在明心見性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发表于 2014-7-21 3:53:12
多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