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好自端嚴 玅境老和尚

好自端嚴 玅境老和尚

二、修學聖道的次第.九

[日期:2011-02-1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解脫境界

【頌】逮得自在力,是則名為慧。

(一) 證無分別智解脫

綜 前所述,前引「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以二義釋之:一、「緣起的一切法」本性空無分別。二、「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本性空無分別。本性為什麼無分別?「所 分別無故!」我們所分別的境界,如是顯現、不如是有,皆是自性空的;本性空即是自性空。此事無論修學聖道與否,從本以來都是無自性的。不修行,所分別是 無;修行,所分別也是無。

這有一個問題:既然不修行所分別也是無,為什麼我不能得解脫呢?譬如 說:我們感覺痛苦,痛苦是所分別;「所分別無故」,痛苦即無痛苦,我們應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為什麼我們未能解脫呢?「無分別智無」:因為沒有無分別智,老 是分別執著有,所以不能解脫。若於諸法無分別理,智證現前,現見諸法無分別性,即得解脫。

有一回我從美國到香港,在住處的後山上看見一個人,在那裡好像和人打架一樣,又叫又罵、拳打腳踢。明明只有自己一個人,他卻認為面前有人和他對打對罵。那不是神經病嗎?

其實,正常人也是這麼回事!所有境界全是自己虛妄分別而已,我們卻執著真實有這些所分別的事。但這個道理一定要閱讀經論多聞熏習才能明白;再經過修習止觀,於禪定中專精思惟,而後方能大夢初醒;一旦醒來,再也不會執妄為真了。

然 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業力尚未結束,境界還是會現前。得阿羅漢者,身體一樣有老病死;但是這樣的人心裡有聖道,不為彼世俗諦的因緣生法所繫縛,而能入於第 一義諦中。他能不為假名所惑,所以世俗諦的苦惱境界不能苦惱之。由上可知,得聖道的解脫其實不難!因為只要得到智慧,通達煩惱縛著、令我們苦惱之事,實在 是自性空無所有的,一切的問題就解決了。

(二) 逮得自在名為慧

前云「採集業為識,不採集名智。」如何能不採集呢?「觀察一切法,通達無所有。」我們因為執著有,而生出種種煩惱;若能觀察無所有,成就無所得的智慧,一切動亂的境界只是分別、只是名言而已,都不是真實的。因此,一切的愛見煩惱皆滅,是名「不採集」。

初 開始沒有得定,亦應作如是觀、如是思惟;同時也要修奢摩他的止。只要前生有栽培,今生又肯努力,放下塵勞之事認真坐禪,逐漸能從欲界定進步到未到地定,乃 至得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觀諸法空之智慧有了禪定之攝持,力量強大,就真能「通達無所有」,也就是明了一切法「本性無分別」。

「逮得自在力」:若時時如是修習止觀,逐漸地止有進步、觀也有進步。如何知道自己進步了呢?「得自在力!」聞讚不以為喜、聞謗不以為憂;毀譽不動、得失無心,而生悲愍。這就表示止觀有力量,即名「逮得自在力」。

「是則名為慧」:自在力有兩種。第一種是接近聖道,還不是聖人;此時能夠調伏煩惱,也有自在力。另一種是證無生法忍後,得真實的自在力;此時不叫「智」,而名之為「慧」。心與無相般若相應,見道之時異於加行位也。

「採集」和「不採集」是相反的!「採集業為識」是凡夫流轉生死的相貌;「不採集為智」是賢聖境界。至於成就無分別智後,才能真正不取著、不採集,得解脫大自在的境界。

【書籍目錄】
第1頁:一、六妙門講記.一 第2頁:一、六妙門講記.二
第3頁:一、六妙門講記.三 第4頁:一、六妙門講記.四
第5頁:一、六妙門講記.五 第6頁:一、六妙門講記.六
第7頁:一、六妙門講記.七 第8頁:一、六妙門講記.八
第9頁:一、六妙門講記.結 第10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一
第11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二 第12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三
第13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四 第14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五
第15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六 第16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七
第17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八 第18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九
第19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結 第20頁:三、學禪者應具五法.一
第21頁:三、學禪者應具五法.二 第22頁:三、學禪者應具五法.三
第23頁:三、學禪者應具五法.四 第24頁:三、學禪者應具五法.五
第25頁:三、學禪者應具五法.六 第26頁: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一
第27頁: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二 第28頁: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三
第29頁: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四 第30頁: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五
第31頁: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六 第32頁: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結
第33頁:五、好自端嚴 第34頁:六、談心莊嚴
第35頁:七、四護法門 第36頁:八、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一
第37頁:八、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二 第38頁:八、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三
第39頁:八、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四 第40頁:八、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五
第41頁:九、如來大勢力 第42頁:十、午後法語.一
第43頁:十、午後法語.二 第44頁:十、午後法語.三
第45頁:十、午後法語.四 第46頁:十、午後法語.五
第47頁:十、午後法語.六 第48頁:十、午後法語.七
第49頁:十一、第二個三年.一 第50頁:十一、第二個三年.二
第51頁:十一、第二個三年.三 第52頁:十一、第二個三年.四
第53頁:十一、第二個三年.五 第54頁:十一、第二個三年.六
第55頁:十一、第二個三年.七 第56頁:十二、從佛學院到禪學院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