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經立題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三:
採集業為識 不採集名智
觀察一切法 通達無所有
逮得自在力 是則名為慧(T16.501a)
此頌共六句;第一句「採集業為識」說凡夫流轉生死的緣起。第二句「不採集名智」以後五句,明佛教徒修學聖道的次第。今天我要講的題目,在此已經表示出來──修學聖道的次第。
二、道前基礎
(一)願力為先趣聖道
不修學聖道的人,在世間上做種種事業,心裡也是有願。什麼願呢?希望得到榮華富貴!先有此願,再做此事,後來可能成功、可能不成功,也可能成功與失敗兼而有之。這便是「願、行、果」,由願導行,由行而得果;社會上的人與事均不出此範疇。
我 們漢文佛教中流行最廣的淨土法門,也是以「信、願、行」的願為前導。不止是淨土,佛教徒相信了佛法之後,無論學習何種法門,皆是以願、行、果為軌律。無論 在家居士或出家法師,若無虔誠有力之願為先導,可能不學習佛法,即使學習佛法,也可能不修行,因為無聖道願,何須修行?何能策勵修行?
但此願不是輕易能建立的﹗當然,你也可能一時聽某位善知識的一段法語,心中歡喜就有了願。但是一時高興而發的願不堅固;應該作深入細微的抉擇觀察,經過內心長時的醞釀,最後決定:「我想成為聖人﹗」這樣的願才有前進之力量,不容易退轉!
(二)恆學佛法無厭足
學 習佛法的目的乃為掌握聖道次第,然後用功修行,而修行的同時還要不斷的學習。譬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前面說無我觀,最後也是說無我觀;前有「云何降伏 其心?」中間也有「云何降伏其心?」二文似無差別。但是若讀無著菩薩、天親菩薩的《金剛般若經論》,即知文雖相似,其義不同。經過長時期的學習貫通,才能 知道如何依之修習止觀;修行之中亦有可能產生疑惑,時時研讀經論,則能從佛菩薩的法語中得到印證而釋疑。
從 《阿含經》中看出,佛在世時,即使是大阿羅漢也還常在佛邊聽法心無厭足。大阿羅漢已是所作已辦的無學位,何以仍須聽佛說法?因為仍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故。 在大乘佛法如《大智度論》中,龍樹菩薩提及彌勒菩薩到了等覺菩薩之高位,也還要聽佛說法。因為等覺菩薩距佛尚遠,仍有諸多不足之處,所以須繼續向佛學習, 何況吾輩凡夫更應恆學佛法、無有厭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