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我願念彌陀 果真法師著

我願念彌陀 果真法師著

離苦得樂一念間

[日期:2010-08-07] 來源:轉載  作者:果真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離苦得樂一念間

1‧生氣無用

某法師有一天由某一處所,正要開門出來,不料,迎面撞進一位彪形大漢,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得「碰」的一聲,剛巧撞在法師的眼鏡上,眼鏡戳青了他的眼皮,然後跌碎地上,鏡片摔得粉碎。

此時那滿臉胳腮鬍撞人的大漢,毫無愧疚之色,反而理直氣壯道:

「誰叫你戴眼鏡?」

法師此時心想:世間法多由因緣合和而生,有善緣,亦有惡緣,解決惡緣之道,唯以慈悲待之,因此便以歡喜豁達的心胸來接受這項事實。

鬍子見法師以微笑慈容回報他的無理,頗覺訝異地問:

「喂!和尚,為什麼不生氣?」

法師藉機開示說:「為什麼一定要生氣呢?生氣既不能使破碎的眼鏡重新復原,又不能使臉上的鬱青立刻消失,苦痛解除。再說,生氣只會擴大事情,如果我生氣,對您破口大罵,或是打鬥動粗,必定造下更多的口業及惡緣,甚至傷害了身體,仍不能把事情化解。

「以世間因緣果報來看這件事情,我早一分鐘,或遲一分鐘開門,都可以避免相撞,而我們卻撞在一起,或許這麼一撞化解了我們過去的一段惡緣,因此,我不但不生氣,反而還要感謝您助我消除業障哩!」

大鬍子聽後十分感動,他問了許多佛法,及法師的稱號,然後若有所悟的離去。

這件事過了很久,有一天法師接到一封報值掛號信,內中附有五千元,原來正是那鬍子寄來的,信中寫道:

師父慈鑒:

非常感謝您,那天撞了您,卻救下三條活命,事情是這樣的—

我年輕時本來不知用功進取,畢業之後,在事業上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惱,常常自怨自艾,結婚之後,也不知善待妻子,常常拿妻子出氣。有一天,我外出上班,忘了拿公事包,中途又返家提取,沒想到卻發覺妻與一名男子在家中談笑,我極度的生氣,衝動地跑進廚房,拿了一把菜刀,想殺了他倆,然後自殺,以求了斷。不料,那男子驚慌回頭,臉上的眼鏡捽落地下,一時,我憶起慈悲的師父,師父的一句:「生氣不能解決問題」,使我冷靜下來。我想:

妻子越軌,我必需負完全責任。因為,過去我實在不該冷落她,經過這件事,我悟到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再也不會暴躁及莽撞了。目前,我們一家和樂的相處,在工作上更能得心應手了。

師父的開示,改變了我的人生觀,一生受用不盡,為了感謝師父的恩德,我匯上伍仟元,兩仟元賠償師父的眼鏡,三仟元為我,為妻子,及那個男人做功德,我慚愧以往不知修福,反而造下不少惡業,還請求師父為我們祈福化解,消除業障......。」

人與人之間相處,往往忽略了佛法所說的因緣,當逆境當頭時,往往以瞋恚、忿怒相向,殊不知「生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法師以歡喜心接受橫逆,不但化解一段惡緣,並且點醒了莽撞漢,令他不但知道懺悔,還能做功德,進而成為正信的佛教徒。

2‧有三個我

心理學家說人有三個我,一個是別人眼中的我,一個是自己眼中的我,另一個是真正的我。在這芸芸眾生中。有多少人了解自己呢?有的人窮究一輩子,也只能知道別人眼中的我及自己眼中的我,有的人甚至連自己眼中的我都不知道。

其實,你由別人的瞳孔中所看見的自己,只是別人依照你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及行動,對你的一種評判而已。有些人追求名,喜歡別人送他高帽子。有些人追求利,不但希望別人送他高帽子,還要求上面要鑲一些鑽石。可是靜下心來仔細想想,這些對我來說是如此需要嗎?高官厚祿與蔽車羸馬對我是否一樣?那麼,你就可以知道這些永無止境的慾望,都是你那被功名利碌薰染的假我在作崇。

有位郎中到處雲遊,有一天他走著走著發現前面有一付骷髏,看了一下,忽然恍然大悟地從行囊拿出筆來,在骨頭上寫著:「屍骨在此,人在何方,乃知真我,不在皮囊。」。佛家說人人都有佛心,禪宗更藉打坐來認識真我,真我真的那麼難找嗎?其實在針眼、在破麻、在萬事萬物。用一顆真誠之心去處理事情,即是表現真我。用一顆善良之心對待萬物,即是發揮真我,用百折不回、愈挫愈奮的精神,即是在肯定真我。

假我像是面具,覆在真我之上,又像身上的衣服,一層層將真我包得緊緊的。於是連自己眼中的我也是假我。人的生命只不過短短數十年,怎麼忍心讓假我掩蓋住真我,如此渾渾噩噩的過完這一生呢?

有一天一位小沙彌對第三代祖師說:「祖師請教我解脫之法,我需要解脫。」「誰綁了你?」「沒有人綁我呀!」「那你為何要求解脫呢?」佛說三昧,原本在自己心中,而只因有了假我。「人之初,性本善」人人皆可做到「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只要本循善心,問心無愧的去做,何懼找不到真我呢?

3‧不要懷疑

從前,有一位佛教信徒,向一位法師請教:「常唸阿彌陀佛,即可往生西方,此話當真嗎?」法師說:

「當真。」

信徒仍然懷疑,又說:「一句話的力量,難道會這麼大?我實在不敢相信。」

法師脫口而出,說:「笨蛋!」

信徒聽了,大怒。

法師從容回答:

「你看,『笨蛋』兩個字,力量就這麼大,何況『阿彌陀佛』四個字呢?」

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時不因外界的刺激而有順逆苦樂的強烈感受,念佛人如果能集中念力,一心念佛,時時刻刻體會感受阿彌陀佛的慈悲和極樂世界的殊勝,內心薰習善法,煩惱除業障消,則現世必蒙佛佑,臨終感佛接引。

淨土法門說其難,大徹大悟深入經藏者尚不信,說其易,愚夫愚婦因善根深厚願意至誠懇切念,心佛合一、現生獲安樂臨終往蓮邦永脫輪迴,豈不快哉!

世事等如夢,人生誰百年,大眾莫起疑,念念彌陀佛,功德具足生淨土。

4‧我真相信

學佛人第一,必須要先相信因果關係,不相信因果報應者,雖然對於聖理高談闊論,也只不過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對於修道過程中並沒有真實的價值,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切苦樂報應皆受因果的支配,我等佛弟子實在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世間萬事萬物皆由因緣結合而成的。經云:「緣聚則成,緣散則滅」。故嘗言世事無常,因為世間的一切事物不可能永恆不變的。諸如積善所得福報努力奮鬥所得的成就與一切享受和快樂也都只是暫時,是不可靠,不究竟的,唯有無生無死才是永遠的快樂,也才是最究竟的。

經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又云:「假使百千劫,善惡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當自受。」例如:自己一念之善幫助他人,使人脫離困境,被幫助者必然感激在心,一有機會便思圖報,而自己受了報答則會銘記在心,思報於他日,如此禮尚往來,使得雙方結下不解的善緣,這便是善的因果報應。反之若自己心存惱恨,則必然會得罪他人,致使他人懷恨而予報復,如此一來自己更是起了不快之感而伺機報復,於是仇家相對,冤仇愈結愈深,不得安寧,這便是惡的因果循環。

苦樂果報,雖屬短暫而非永恆,但若不謹慎小心,仍會招來許多苦惱,我們應當了解,今日的快樂固然是宿世所修的福報,理應珍惜,若執迷享樂中,驕慢自恃,待福報享盡時,終必墮落於痛苦之中,悔時已晚。反之,今日遭逢逆境環境不佳,若能從此痛下決心,改惡修善,廣植福田,亦能轉苦為樂,由此可知,善惡因果實操縱在我們自己的手中,一切報應的起因只在一念之間。

因緣是和合的,是順其自然的,是強求不來的!您若確切認識「因緣與因果」相信你將會在日常生活上減少不必要的煩惱與是非,而自求多福。

5‧清淨自心

常聽人說:「其對於人、事或一切周遭環境的感受,端賴當天的「心情」而定;處事的得宜或缺失,都與心情有關,而心情的變化,又是那麼令人捉摸不定!」乍聽之下,頗為訝然!深思之,則有所感慨!

大凡一個人在有限的生存空間,除了要為本身地、水、火、風四大協調,及面對生、老、病、死的威脅外,更要適應四時的季節變化,物換星移,地利、人和......種種外在生存競爭的變動與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的內心煎熬!在這種種的影響下,人的心情確實不易平靜。所以,如何在人世間把持住「心」的如如不動,乃是吾等必須用功力行的。

佛說四十二章經「垢淨明存」章中「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人心由於不能清淨,而產生無明和煩惱,只要一念煩惱起,就障八萬四千法門,而能造業;形成個人、社會,乃至世界的不安。要去心垢染,清淨吾行,除了時時保有一顆歡喜向善的真心外,遇事,能不退縮,從容不迫,全力以赴,動靜不亂,隨緣自如,隨喜布施且能返觀自省,改過遷善,滌淨其心;而「知足常樂」尤其是打住無明煩惱的良劑,人就是不知足,乃有「貪、瞋、癡」,一切妄見、妄情,使身、口、意,造出種種的業因而產生紛爭。要「知足常樂」,必須有「戒、定、慧」的涵養工夫。而日常生活上,人只要認清自己,不為形役,不為物惑,就能減少欲望,知止而止;少生苦惱,則清淨自在的心,自然悠遊其中,生活就會愉悅而有趣!

平常,領悟情境時,總有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更到「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的層次分別!於今思之,只不過在於「心」之轉境而已!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能轉境,而不要被境所轉,則隨緣自若,喜悅自在其中!

人人心都清淨,則此世界,就是極樂淨土;古人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誠然!

6‧事在人為

在醫院加護病房裡經常可以看到含淚的母親守候著昏迷的兒女,翁壹琴八年前也是這樣的被母親從死神魔掌中接回來,然後她的母親任勞任怨的背著她去做運動,放棄一切陪她住校唸完大學。長期浸潤在豐盈的母愛裡,翁壹琴說,她在母親面前能說的,只是一句:「媽媽,謝謝您!」

住台中市的翁壹琴回憶說,她在唸淡江大學法文系四年級時,因為家裡發生變故,做理髮和金飾生意的父母碰到飛車搶案,被歹徒搶走三百餘萬元,為了減輕父母負擔,她在學校社團打工,有一天乘同學的機車去買繪製海報所需材料時發生車禍,她的腦部嚴重受創,兩腿骨折,在加護病房昏迷了三十七天。醫師都說她沒救了,就算救起來也是植物人,只要家長點頭,他們可以取掉她的氧氣罩,讓她自動出院,免得多受折磨。

她母親陳足堅持祇要她有一口氣,就要救到底,婉拒了醫師的忠告。就在第三十七天,整日以淚洗面的陳足,在加護病房床邊注意到女兒眼神不同,似乎有了知覺。陳足伏在耳邊問翁壹琴聽得見她在說話否?如果聽得見,就咬她的小指。不料,翁壹琴果真咬住母親的小指不放,等陳足慢慢掙開時,小指都瘀血了。即使如此,陳足怕醫師笑她想女兒想瘋了,產生錯覺,所以一直不敢告訴別人,只在下午會客時間拿出一堆同學寫的慰問信給女兒看,翁壹琴眼睛上下巡繞,好像真能看得懂,陳足這才相信女兒真的活過來了。

翁壹琴的「死裡復活」,被醫護人員視為奇蹟,可是醫師仍很武斷的表示,她能醒來就已經是個意外,這輩子絕對不可能再走路,也不可能過正常生活,令翁家一度陷入絕望。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翁壹琴從台北轉回台中國軍八零三醫院繼續治療以後,病情益發有了起色,她的左腿開過六次刀,右腿也開了兩次刀,醫藥費累計達七百多萬元,可是她的父母還是咬牙苦撐。在漫長的住院生涯中,由於她母親幾乎衣不解帶的守著她,不時為她翻身擦澡,使她連一塊褥瘡都沒長過。

當傷勢比較穩定,她母親每天背她到附近國小操場做復健運動,從無間斷。她對中輟的大學學業一直無法釋懷,在休學兩年後,她母親把一切家務和照顧另兩個兒子以及店面生意的責任暫時交給丈夫,自已陪她去淡江大學唸書。母女兩人住在同一間學生宿舍,她母親按時扶她去上課,下課就在教室外面等著接她,幫她洗澡,弄飯給她吃和洗衣服,成為宿舍中首見的母女檔。這種日子過了半年,直到翁壹琴的祖母過世,家中事情繁瑣,翁壹琴行動也比較靈便陳足才回到台中,結束了伴讀生涯。

這八年來,翁壹琴深深體會到什麼是父母恩,儘管已經三十歲了,由於她腦部曾經受創,一有小感冒就會發冷發熱,她母親看護她比對嬰兒還仔細,連臥室的溫度都調節得剛剛好,父母現在每天早上還刻意帶她去爬山,增強她的腳力。

母愛的發揮救回女兒一命也創造醫學奇蹟、天下無難事,一切在人為。

7‧舌做功德

欲斷惡修善,最難防護的莫過於「口業」,我們平時閑談是非,評論長短、無非口業。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句善言,能造福德,一句惡語,能造各種惡業,我們實應謹慎言語,以免惹禍。

佛教將「妄語」列為第四戒,內容包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等;其中「兩舌」常為一般人不易了解;我們以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介紹給親愛的讀者:

有一個富翁,有一天拿錢命女傭外出購物,並當面吩咐:「你去街上給我買最貴重的東西。」這位女傭在忽忙間忘記問主人要買什麼?以致在市場內徘徊,心想世間除金銀、財寶外,難道還有其他更貴重的東西?想了很久,遂靈機一動,決定買一個「豬舌」帶回。

富翁眼看女傭人買回一個「豬舌」也沒有說什麼。第二天又吩咐女傭人:「你再去街上給我買最便宜的東西。」那女傭人這一次到菜市場又買回「豬舌」。這次富翁大為不高興,當場質問她:「昨天我要你買最貴重的東西,你買了個「豬舌」,今天要你買最便宜的東西,你又買一個同樣的「豬舌」到底是何道理?

此時女傭人卻從容不迫的說:「您老人家並沒有指明要買什麼是貴重或最便宜的東西,我也忘記請示,所以才想到「舌」來。「舌」它說人好話、讚美人,勸人改過遷善,鼓勵人人努力向上,教忠、教孝、講經說法、宏法利生,當然是最貴重的;反之「舌」也說人壞話、攻人之私、顛倒是非、為自已大吹法螺、討好有財勢的人,當在張三前,說李四壞話,但在李四面前,卻說張三不好,從中挑撥離間,使人成仇變恨,弄得雞犬不寧,所以「舌」又是最便宜「東西」啊!

富翁聽完了女傭人的一大片道理,充滿了智慧之言,至表讚美,對「兩舌」的精闢比喻,體悟良多,嗣後對她另眼相待。希望讀者同修謹防「兩舌」清淨身、口、意,速成菩提果。

8‧常說謝謝

楊君說我認為,最能取悅他人及取悅自己的話,是「謝謝」!

我也認為,最能凸顯他人尊嚴與自己感恩的話,是「謝謝」!

「謝謝!」是沒有國界、沒有種族、沒有宗教界限,無分男女老幼的最受歡迎的話。

只是一次很偶然的經驗,使我深深感受到,向他人道謝,說聲摯誠的「謝謝」,竟能產生不可預料的扭轉情緒性的反應。那是有一次我搭乘短程計程車,司機待我坐上去關好門準備開動的時候才知道我要乘的只是三十五元車資的短程。他非常不高興的猛踩油門向前衝。抵達目的地後,我給他一張五十元的鈔票,平心靜氣的說:「不必找零錢啦,非常謝謝你載我這個短程!」

他伸出手幾乎是把我的鈔票搶過去的。我下車後再度向他謝謝,然後替他關好車門才轉身走,但走沒幾步路,他忽然追上來喊我,我為之一驚,不知道這人要幹什麼。他把五十元鈔票還給我說:「不要你的車錢,我剛才太粗魯了!」

相互推讓了一會,他終於還是收下了那張鈔票。我想,絕不是我付了超過車資的錢而感動了他,一定是我謙卑而誠懇的向他道謝,而促使他的省悟。

從此,我隨時促使自已不要疏忽了道謝人家,即令在餐館裡的小妹替我添加茶水行人稍微讓了我的路,我都摯誠的說「謝謝」。

當我向人說謝謝時,如果他人是應受感謝的,而我又能夠表達了我內心的感懷,謙卑,便能袪除世俗的價值判斷而感到快樂,因為,沒有人會因為你感謝他而鄙視你。

如果再說一聲「阿彌陀佛」更好!

9‧多念觀音

張任華,山東省人,在某學院擔任助教,信佛有年。六十六年一月間與鄧小姐結婚,當時已發心吃長素,可是她從來未接觸過佛法,可能比較困難,經向她說明吃素對健康不但無害反而有好處時,她也就欣然接受了。進一步,告訴她,如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而且生產可以沒有痛苦。她大概有善根吧!真的就每天早上在菩薩前用十念法念聖號,並禱告求生男兒,並且每晚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一、二十鐘為常課。六十六年四月,有身孕,做例行檢查一切順利。到了六十七年一月十六日下午四時許,在臺北軍眷醫院持誦觀音聖號中無痛分娩一個胖胖的男嬰。張君問她生產苦不苦,她笑著說:「如像不知不覺中就生了,只聽到旁邊生孩子的媽媽們叫喊地好難過呢!」其實,她若不曾念過菩薩聖號,說不定也會喊叫得更厲害。各位想想看,天下那有這麼便宜的事,念觀音聖號生孩子不痛苦。佛法真不可思議,不妨大家廣傳,請每位孕婦都持誦觀音聖號,皆可不痛分娩。普門品說:「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她如此禮拜,如此供養,如此持誦,如此發願,固然如願以償。多念觀音,消災免難、福慧增長、苦海作慈航、何只無痛分娩?

10‧母雞慶生

農村家家養雞,李家「飼雞」也不曾間斷,把牠們代代養下來,最後都養成了他們的肌肉,補成他們的血。牠們對人類的貢獻不可謂不大,尤其是當年物質不豐的年代。

有次,李家一如往常,宰了隻肥雞準備打牙祭,那隻雞被畫上一刀後,顯然已斷了氣,牠稍作反射掙扎後,便一動不動躺在地上。待家人從廚房提來熱水準備料理後事之際,那隻「死雞」竟—捲翼而飛,不知去向。

全家老少,前牆後院翻山倒海、地毯式搜索,從響午找到日頭落山遍尋不著,巴望晚上的麻油雞大餐也跟著泡湯。翌晨依然杳無雞蹤,家人都當牠已曝屍野外而漸被淡忘了。

隔了多日,一個烏雲密布的黃昏,突然驚見那隻米拉溜(阿美族話「跑掉」之意)的雞現身回來了,而且後面還拖了一群小雞可愛,咯咯叫食。大夥兒稱奇之餘定睛細瞧;牠的氣管仍「藉斷絲連」,傷口雖已瘉合,但努力拉直脖頸吞食的飯粒,偶爾會從結疤的洞口溢出,喝進的水像漏斗般噴出。可憐牠仍無怨無悔呵護兒女覓食。

全家人如迎「手術」後歸來的親人一般,既慶幸又難過,慶幸牠平安脫險,難過牠歷盎滄桑,九死一生。

後來一位鄰人說,她曾見那隻雞,蹲在不遠處的林投樹下,咕嚕咕嚕悶聲低吟,她全然不知牠上過斷頭台,也沒上前細探究竟。彷彿有不短的時日,牠一直窩在那沙堆裡。而這隻被草菅生命的小可憐,就這樣,不僅自力回天且憑尚存的一息,艱苦掙扎著生蛋,廢寢忘食地孵蛋,盡了牠的天職。

死而復活的母雞,帶傷堅忍哺育幼雞的偉大「事蹟」,傳遍村里,大家爭相探視「慰問」,見牠脖子貼著OK絆,猶細心照顧雛雞的模樣,無不心生憐惜感動。

李家的屠刀從此高高掛,全家更相約讓受創倖存的牠好好活下去。

眾生皆有佛性,母雞的偉大母愛,令人無比的感動,實在不忍心宰牠、食牠。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亦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11‧制度害人

一位中年人不幸被汽車撞成重傷,恰巧碰上兩位好心的過路人,速將他抬到一家醫院。

「先交五仟元押金!」門診處一位臉若霜雪的小姐,冷冰冰地說。

「我們是路過幫忙的,身上沒帶那麼多的錢。」

「那不行,我們若收下了,找誰要錢去?」

「可以把身分證押給你。」

「身分證有啥用?能當鈔票花?」小姐的語氣還是沒有任何妥協之意,「不用攪和了,這是醫院的制度,就是縣大老爺來,也得遵守!」

兩人正在爭辯,一位大夫從旁過,瞥見血肉模糊、氣息微弱的傷患,覺其面熟。俯身再看,突然驚呼:「哎呀,不好!這......這不是院長嗎!」

這一呼,如同在門診室甩了一顆手榴彈,上上下下亂成一團。那位「霜小姐」聞聲立即趨前探視,差點兒暈過去。「爸」撕心裂肺,悽慘不已的一聲呼喊。

院長迅即被推進手術室。丁副院長親自操刀,全院僅有的三個麻醉師不約而至......然而,這一切對「霜小姐」及其家人都只能算是盡人事的安慰了,院長因為先前的延誤,而一命歸天了。制度害了親父。其實制度也要慈悲為懷靈活運用,臨機應變怎可見死不救?

12‧遲到不得

現代社會有些人有遲到的習慣,和別人約會總有說不完的遲到理由。

但有時候約會是遲到不得的,否則會遺憾終身。

泰國人就有遲到的通病,只要遲到,一提起是「交通」的緣故,通常會獲得諒解。曼谷的塞車堪稱全世界第一,所以在泰國約會,通常都有半小時到一小時的「彈性」,一般人對遲到也不以為意,我國情況亦如此。

曼谷東北部呵叻省號稱五星級實則兩星級的「皇家廣場酒店」,前年八月十三日在毫焦預警的情況下整個倒塌,活活壓死一百三十多人,其中瑞典籍的哈倫斯一家人就是受了遲到的害。

哈倫斯娶了參加過選美的泰國妻子素甘雅,有兩個年幼活潑的女兒,每年七八月,一家人都會回泰國度假,到素甘雅出生的呵叻省老家,享受一個月的陽光,然後回瑞典過冬。今年七月下旬他們返泰,八月十三日星期五上午假期結束,和旅館結清帳後,等候素甘雅的妹妹吉莎婉十點整開車來把他們接走,直接返曼谷趕飛機返回瑞典。

但接他們的人遲遲不來,這一家人只好在旅館大廳等候,結果悲劇發生,旅館十點十分垮掉。

稍後才到的吉莎婉,只有在一旁懊悔流淚。

救難人員五天後清出他們的屍體,素甘雅緊抱著八歲的大女兒艾美,五歲的小女兒安吉被一片水泥牆壓倒。

吉莎婉說,她約好十點來接他們走,但她無法趕到,「如果我準時,他們會活得好好的。」

劫數難逃麼?還是準時守信以免遺憾終生!

13、因小失大

從前有一對恩愛的夫婦,過著美滿的生活,有時愉快的一同出去旅行。有時自由自在的到處看熱鬧。有一次他們在街上買回了三個香甜的燒餅,高興的各食一個,還剩下一個,為了處理這多餘的餅,就產生不同的意見,最後丈夫說:「我想解決這只餅的方法最好是用打賭,我們兩個人沈默的坐著,誰先說話,誰就失敗,誰忍到最後不說話,誰就能吃餅,你同意嗎?」夫妻就將剩餘的餅放在兩個人的中間,各人緘默的坐在一邊。

正當彼此緘默不語的坐著時,來了一個小偷,先是不敢進屋,但是當小偷一看再看,看到他兩夫妻呆呆的坐著,好像失去知覺的樣子,於是就膽大起來,翻箱倒櫃。偷取房裡的財寶。而這對有趣的青年夫婦,還是沈默的呆坐著,目光都集中在身旁的那塊餅上。小偷覺得面前的小婦人長的美麗,乃走到她身邊毛手毛腳,加以調戲。丈夫雖然看得清清楚楚,卻然裝著不知不見,但是妻子終於忍耐不住,大聲罵道:「你這個愚痴的人,為了一只餅竟讓賊盜取你的財寶,侵犯你的妻子,真是世間第一號痴人呀!」丈夫不理會妻子的努吼,哈哈大笑道:「我勝利了!」拿起那塊大餅,大嚼起來。

世俗人往往為了追求名聞利養,而讓虛偽的五欲之賊,盜取自己的功德法財,迷惑於短暫虛幻的物欲之樂,而失去根本的善根,就好像痴人賭餅一樣。

14‧長壽蘋果

對日本蘋果情有獨鍾,且非日產蘋果不吃的人,若曉得日本現有的蘋果,其實是早年從歐美移植過去的外來種,大概會大吃一驚吧。

一般人皆以為蘋果長在日本是天經地義的事,事實上,它們都是幕府時代末期至明治年間,從歐美進口的品種。

明治十一年間,在目前青森縣一處叫弘前的地方,一戶從事豆腐生意的人家,因為獲得四十株得來不易的蘋果樹苗,便撥出一部分大豆田來種蘋果樹。過了一百一十餘年,其中三株至今猶生氣盎然地活著,成為日本最長壽的蘋果樹。

樹高七公尺,樹榦圓周有三公尺,比園內其他蘋果樹大上一倍。普通蘋果樹頂多只能活八十年,但古板卓雄家的這三株卻是長青不老的「異樹」。不但中看,還相當中用,年紀一大把了每年仍結很多果子。最多產者,甚至一年結六千個蘋果。

古板卓雄每天清晨五點至夜裡七點都在園裡照顧果樹,由於古枝不結果,且枝榦往上長時結果不多,為讓它儘可能往旁生長,得定期剪枝。一方面,樹枝往旁長時不易承受風力,還要做固定枝榦的工作。此外,為免受過多刺激,此三株長壽樹皆不用化學肥料,而使用溫和、容易吸收的堆肥。

不知是否因為這般細心的照料,或是每年不忘在長壽樹旁祭拜的誠心感動天,前幾年青森地區的蘋果樹因颱風損傷慘重時,這三株老爺樹,仍絲毫不受影響。

果樹也有情,至誠照顧獲感恩回報,有情無情皆有靈仕應平等愛護。

15‧真有奇事

一九九三年五月,在山東省招遠市發生了一件「麵」迷心竅的奇事。

招遠市畢郭鎮崔家村孫姓村民,家中存放的一瓶「一六○五」劇毒農藥,與一包五十公斤重的白麵放在一起,一次不小心把農藥碰倒,結果農藥毒性揮發汙染了麵粉。從此演出一連串「毒」夢,不僅一家之主和女兒相繼喪命,最後連家中的一條黃牛亦無法倖免。

首先,是孫家全家四口人明知麵粉有毒,但覺得五十公斤麵粉扔掉太可惜,就硬著頭皮吃了,結果當然是全家中毒,經醫院急救脫險,但花去醫藥費八百元人民幣,是那袋麵粉價錢的二十倍。

第二次,孫家想想五十公斤麵粉扔掉還是太心疼,就將毒麵粉摻到其他麵粉裡,想「淡化」一下混合著吃,但因摻和的毒麵粉太多,孫某與其十五歲大的女兒食後當場死亡,孫妻與其他女兒則被送醫院搶救脫險。

第三次,孫妻還不死心,仍不扔掉毒麵粉。街坊鄰居全來勸阻,直到她的一家親戚答應送一袋同樣質量和數量的麵粉時,她才答應不再食用帶毒的麵粉。可是,她總覺得扔了實在可惜,又將毒麵粉曬了曬,拿去餵了自己的耕牛,結果價值千元人民幣的黃牛一命歸西。實在太執迷,為何不早放棄?

世人的貪瞋痴

比農藥更毒

亦該捨棄!

16‧超越生死

天地萬物。無時不在流轉、變化。生長損耗,曾無停息。人生亦復如此,數十寒暑看似悠長,實如電光石火。剎那即逝。而人世間滄海桑田的變異更是不勝計:玉山頂上發現貝殼,喜馬拉雅山竟也有海底生物化石,看似不可思議,而事實俱在。世事無常,瞬息即成千古,人類寄生其間,誠似滄海一粟,寄蜉蝣於天地般渺不可期。

人生既是如此無定,無常倏忽而至,今日相聚,分別之時焉知生離非為死別?今夕安寢,安知明朝得復著履?著名詩人李白瀟灑豪放若此。亦有「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之歎。

但人的一生真能以時間長短來定輕重嗎?彭祖活了八百歲,迄今無足稱述者;烈士鄒容年方弱冠,陸皓東未及而立,文天祥年僅卅九,即以身殉國,齡雖淺而婦儒皆知。這些以長短來衡量的時間,在歷史上是無足論的,真正能名留青史的是無法衡量而超越長短的壽命,人生一場,如果真能放射出生命的火花,利益人群雖僅十年、廿年。甚至朝生而夕死,生命也是永恆恆的。

佛經上也有段記載:一個婦人新喪愛兒,悲痛欲絕。聽佛陀具大威神德,遂不遠千里跋涉,長跪佛前,哀告請求佛陀挽回愛子生命。

佛陀聽完她聲淚俱下的請求後,非但不指責,反而和顏悅色地對她說:

「要救你子免死不難,只要尋到一種叫吉祥草的藥草,你子服用後,即可起死回生!」

「我要到什麼地方才能找到吉祥草呢?」

「吉祥草只生長在從未死過人的家中,你快去找吧!」

「老婦人於是興致沖沖地挨家晝夜奔忙尋找吉祥草,但,那一家人沒死過人呢?老婦人從不斷的失望中,墮落到絕望的深淵,在痛苦中驀地覺悟到死亡乃人生必經的過程。畏懼死亡,抗拒死亡,並不能因此而免除死亡,其實生命唯有過程並無結局、最重要的是自無常中,積極地把握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而去追求永恆不朽的生命才是最實在的。

世尊特別開示:要我們至心念彌陀求生極樂國,為超越生死輪迴,

成就法身慧命的最佳途徑

是自在解脫第一妙法

【書籍目錄】
第1頁:誠願人人積福德 第2頁:阿彌陀佛大願王
第3頁:離苦得樂一念間 第4頁:正確飲食防百病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