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辨清體質好養生:《黃帝內經》秘藏的體質養生智慧  作者:劉靜賢

辨清體質好養生:《黃帝內經》秘藏的體質養生智慧  作者:劉靜賢

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1)

[日期:2016-06-14] 來源:  作者:劉靜賢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1 補氣二豆漿

  主料:豆漿20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豆漿加水與米同煮為粥,或粳米如常法煮粥,臨熟時加入豆漿,繼續煮至粥成,以白糖調味,每日2次。

  功效:本方補虛羸,肥健人,適合於脾氣虛弱多病者食用。

  2 清燉雞

  主料:母雞1只(去內臟洗淨),白胡椒、鹽少許。

  做法:用適量清水加白胡椒、鹽,如常法清燉母雞至爛熟。

  功效:適宜於氣血不足,尤其是脾氣虛且形體明顯瘦弱者。

  3 人參大棗粥

  主料:人參3克,大棗5枚,大米60克。

  做法:大棗去核,與人參、大米同煮為粥,佐餐用,可經常食之。

  功效:補中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弱諸證。

  另外,氣虛者還要忌食一些食物,如山楂、佛手柑、檳榔、大蒜、蘿蔔纓、芫荽(香菜)、蕪菁(大頭菜)、胡椒、蓽撥、紫蘇葉、薄荷、荷葉、蕎麥、柚子、柑、金橘、金橘餅、橙子、荸薺、生蘿蔔、芥菜、薤白、砂仁、野菊花、綠茶及煙酒等。這些食物多有耗氣作用,所以應禁用。

  ◇問:人參是我們常用的補藥,人人都可以用人參來補益嗎?

  ◆ 答:凡藥都有一定偏性,人參也不例外,其作用同樣是在救偏補弊,不適合的絕對不能用,《藥品化義》說人參「若脾胃實熱,肺受火邪,喘嗽痰盛,失血初起,胸 膈痛悶,噎膈便秘,有蟲有積,皆不可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發現,連續過量服用人參,可引起失眠、心悸、腹瀉、血壓升高等副作用。所以,大家一定要 注意,所謂補,是按需而補,按體質而補,不要濫補,否則,禍害將旋踵而至,那將是補氣不成反「漏氣」了!

  避免過勞,以防損傷正氣

  「陽氣者,煩勞則張……」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

  可以說氣虛者都擁有一個「金貴」的體質,我經常對那些很明顯的氣虛體質的人說:「你天生是一個金貴命,你不能太勞累,太勞累傷氣」。這並不是瞎說,氣虛體質者,的確不太能經得起過於沉重的生活負擔和生活壓力。

  前一段時間,一朋友請我去給她家的姑娘看看,因為她家姑娘今年參加高考,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她天天感覺很累,精神跟身體狀態都不好,尤其是厭學,你想想,這都馬上要高考了,看到孩子的這種狀態,大人能不急嗎?

  到朋友家,一見到她家的姑娘,給我的整體感覺就是太胖、太累!她伏在桌子上看書,看見我也是懶懶地打聲招呼。我 給她診治,一看舌象,舌質淡,一搭脈,脈搏非常細弱。我說:「孩子有點脾氣虛,她現在意志懈怠,感覺很慵懶的樣子,不是她偷懶,而是她真的累,補脾氣會有 所緩解」。

  我給她灸了膀胱經的脾腧、膈腧,還有胃經的足三里。孩子對我說:「阿姨,我最近老是大便不成形」!這更印證了我的判斷:大便不成形、身體虛胖、沒有力量、舌苔有齒痕,就是脾氣虛的表現。我又給她灸了中脘。這幾個穴位對增補身體元氣很有益。見下圖。

  脾腧、膈腧、足三里、中脘

  灸完之後,我告訴朋友:「去買些懷山藥來,每天早上用山藥配紅棗和薏米煮粥給孩子吃。因為山藥補脾特別好,對大便不成形也很有好處」。另外,我還給了她一份補脾胃的食單,讓朋友按上面的食物去選擇,平常給孩子多做些健脾補氣的食物吃。

  我還跟朋友提醒:「孩子太累的時候,硬在那兒學,就更傷脾,氣就更虛,她就感覺越累,這樣根本就沒有辦法讓她有一個好的學習狀態,所以累了就讓她休息會兒,不能硬逼她去學」!

  後來朋友一家人很認真地按我的建議去給他們的女兒調理。現在這孩子的狀態好多了。前幾天,朋友還打電話來告訴我,說孩子的老師打電話到家裡,說現在孩子的精神狀態好多了,並且學習成績也提上來了。

  高考的時候,很多孩子出現這種狀態,家長不該隨便給他冠以「不上進,進取心不強」的帽子,而應該先去帶他去看看中醫師,看看他的身體狀況如何,如果體質有失偏頗,一定要認真調理,千萬別強迫孩子。

  當然,對於所有人來說,都不要太過勞累。因為太過勞累的話,所傷的都是人體的氣,當五臟氣虛時,人也就不健康 了。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為了工作,忙忙碌碌,常常加班到深夜,你讓他休息,他覺得這是在浪費生命,其實如此勞累才是真正地浪費生命。年輕時就消耗掉了過 多的元氣,以後怎麼辦呢?所以不要太累,要注意規律地生活,注重增補體內的元氣,這是氣虛體質者養生的關鍵,也是每個人保命活命的關鍵。

  ◇問:我聽說久坐傷氣,那麼像我這種常坐的IT人,除了飲食、運動以外,如何用一些很好操作的方法補氣呢?

  ◆ 答:對於常坐著的人,為預防氣損、補氣、益氣,也可以用一些小動作來行氣、補氣,比如:端坐,寬衣,將腰帶鬆開,雙手相搓,以略覺發熱為度,再將雙手置於 腰間,上下搓摩腰部,直至腰部感覺發熱為止。搓摩腰部,實際上是對腰部命門穴、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等穴的自我按摩。而這些穴位大多與腎臟有關,可起到疏 通經絡、行氣活血、溫腎壯腰的作用。

  關注情緒,避免不良情緒騷擾身心

  「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

  「凡憤怒、悲思、恐懼,皆傷元氣」,精神情志與生理變化關係密切,不良情緒尤其易傷脾胃功能,對於氣虛體質者來說,非常不利。

  前天我下樓,看見樓下的小夫妻在吵架。摔盆子摔碗,火氣還很大。鄰居們紛紛出來觀望,勸架。我也進去幫忙調解,最後把女的拉到我家,這才停止爭吵。

  回到我家,我問她:「為什麼吵架呀」?她傷心地說:「我最近一段時間身體很不好,老是感覺很累,連飯都懶得吃, 可他天天不給我好臉色。剛才我婆婆打電話叫我們中午回家吃飯,我懶得動,結果就因為我不回家吃飯吵起來了」。聽她這麼說感覺這男的也挺蠻橫的,不問緣由就 吵架。何況我平時上下樓有時碰面,她也少語懶言的,很少打招呼。一副病怏怏的樣子,我隨即抓起她的手腕,一把脈才知道她是明顯的氣虛。我跟她說:「你先到 我這兒休息一會兒,我下去和你老公講理去」!

  我下了樓,她家先生坐著沙發上抽悶煙。一見我進來,就跟我報怨起來。我說:「你別急,你家媳婦吃不下飯是有原因 的,她氣虛呀。如果你再這樣下去,天天跟她吵吵鬧鬧,她的體質會更差的。你想想,你生氣的時候也有不想吃飯的時候呀,就算勉強吃下去,也覺得胃裡堵得慌。 這是為什麼?因為生氣傷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

  肝屬木,脾屬土,在五行裡邊木克土,所以當人生氣時,首先最難受的就是肝臟,你生氣,不讓肝臟消停的話,肝臟也 不是個省油的燈,它就會給『別人』找事,找誰?它先逮著脾給修理一番。脾受肝的欺負,時間長了就會虛,脾氣自然就虛,脾氣虛首先影響到肺,為什麼會影響到 肺呢?因為肺是屬金,脾是屬土,土能生金,脾氣虛遲早會把肺氣給拉下來,肺氣一下來,整個身體的氣就虛了,抵抗能力就弱,就容易得病。所以你媳婦目前也是 這種情況!她現在身體確實不太好,氣虛得厲害,吃不下飯也是正常的。你倆應該好好溝通下,把生活的問題談開了,她才能開心,才有心情吃飯,身體才能好,否 則,你老是這樣跟她爭吵,她心裡能舒暢嗎?能吃得下飯嗎」?

  聽我這麼說,男主人倒還挺配合,答應要跟老婆好好溝通下,先保證老婆的身體健康為重。下次說話辦事也注意留點心,不再惹老婆生氣。

  中醫認為,人的健康與精神情志關係密切。人的心情愉快,始終保持心平氣和,這樣才能陰陽調和,氣機通暢,益壽延 年。反之,「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過度的感情表達都會傷害人體之氣。因此,要善於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為小恩 小怨而煩惱,遇事不急躁、不賭氣、不發脾氣,如果再能結合靜坐,清心寡慾,則可就應了《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的那句「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 從來」。也就說,只有在恬淡虛無的狀態下,人體的真氣才能按照自然規律運行,這就是氣虛體質者情志養生的道理。

  ◇問:常常有人說「氣得我肝疼」,生氣真的能使肝疼嗎?

  ◆答:沒錯,因為「怒傷肝」,人在生氣之後,最先受害的部位就是肝臟。因為暴躁的情緒導致肝氣隨意在體內橫衝直撞,致使肝氣阻滯,傷害肝臟,所以人會感覺到肝區疼痛。同時也因氣血不順而影響到了其他臟器,對健康不利,所以應該避免生氣。

  四季養生避風邪,補元氣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003年春季非典期間,同仁堂中醫門診為了響應上級領導的號召,全部醫生上崗堅守崗位,為前來咨詢就診的患者全部給予免費的診療幫助。

  記得一天中午,來了一位40多歲的患者,一走進門診室,我就看他很疲勞,很虛弱的樣子。他坐下後我給他把脈,脈弱無力。並且還時不時地咳嗽兩聲。我說:「你是氣虛體質,你的肺氣很虛呀」!他說:「嗯,有可能,一直都在咳喘。我還怕得了非典呢」!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作者簡介
第3頁:導語 第4頁:前言
第5頁:引言 第6頁:《黃帝內經》中秘藏體質養生智慧
第7頁:《黃帝內經》中秘藏體質養生智慧(1) 第8頁:《黃帝內經》中秘藏體質養生智慧(2)
第9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 第10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1)
第11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2) 第12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3)
第13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 第14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1)
第15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2) 第16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3)
第17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4) 第18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
第19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1) 第20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2)
第21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3) 第22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
第23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1) 第24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2)
第25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3) 第26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
第27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1) 第28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2)
第29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3) 第30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4)
第31頁:陽虛體質:調養重在扶陽固本、防寒保暖 第32頁:陽虛體質:調養重在扶陽固本、防寒保暖(1)
第33頁:陽虛體質:調養重在扶陽固本、防寒保暖(2) 第34頁:陰虛體質:養生重在滋陰降火,鎮靜安神
第35頁:陰虛體質:養生重在滋陰降火,鎮靜安神(1) 第36頁:陰虛體質:養生重在滋陰降火,鎮靜安神(2)
第37頁:痰濕體質:養生重在祛濕痰,暢達氣血 第38頁:痰濕體質:養生重在祛濕痰,暢達氣血(1)
第39頁:痰濕體質:養生重在祛濕痰,暢達氣血(2) 第40頁:血瘀體質:養生重在活血散瘀
第41頁:血瘀體質:養生重在活血散瘀(1) 第42頁:血瘀體質:養生重在活血散瘀(2)
第43頁:氣鬱體質:養生重在行氣解郁 第44頁:氣鬱體質:養生重在行氣解郁(1)
第45頁:氣鬱體質:養生重在行氣解郁(2) 第46頁:特稟體質:調養重在益氣固表,養血消風
第47頁:特稟體質:調養重在益氣固表,養血消風(1) 第48頁:特稟體質:調養重在益氣固表,養血消風(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