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國醫》:30位國寶級「國醫大師」的養生絕活  作者:王耀堂 焦亮

《大國醫》:30位國寶級「國醫大師」的養生絕活  作者:王耀堂 焦亮

第四部份 第九章 張燦玾

[日期:2016-06-12] 來源:  作者:王耀堂 焦亮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九章 張燦 :何必海上覓仙方,生活處處皆良藥

  張燦 ,字昭華,號葆真,晚年別號暮村老人、五龍山人、齊東野老。1928年出生於山東省榮成市滕家鎮下回頭 村,15歲起跟隨祖父與父親學醫,20歲開始獨立應診。1958年,被選送至南京中醫學院開辦的教學研究班學習,翌年結業後調至山東中醫學院工作,曾任山 東中醫學院院長、山東中醫藥學會副理事長等職。現任山東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張燦 教授從事中醫工作60多年,為我國中醫文獻整理研究和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幾十年來,他日夜面對枯燈 古文,一本一本文獻對照研究整理,一字一句地校對翻譯註釋,有《黃帝內經素問校釋》、《針灸甲乙經校注》、《松峰說疫》點校本、《經穴解》點校本、《中醫 古籍文獻學》等10餘部學術著作和80多篇學術論文,這些作品大都獲得了省部級以上獎勵。2009年,張燦 教授被評為中國首屆「國醫大師」。

  食物中毒,掘地三尺找地漿水

  大師手記

  昔在農村時,夏秋季節,農民因食用不潔飲食而中毒吐瀉不止者,以地漿水煮綠豆、鮮竹茹等飲用,或以地漿水煎藿香、陳皮等飲用,一般均可愈。少數危重者,先飲此以止吐,再加藿香正氣散類藥亦愈。若早期治療,不曾有死亡者。

  ——摘自《碥石集(第五集)》

  國醫釋讀

  地漿水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成分,最早錄於《金匱要略》,其中第二十四篇有這樣的記載:「治食生肉中毒方:掘地深三 尺,取其下土三升,以水五升,煮數沸,澄清汁,飲一升即愈。」第二十五篇又云:「治食諸菌中毒及蜀椒閉口者,皆用地漿水治。」另外,《本草綱目》也說: 「地漿解中毒煩悶,解一切魚肉果菜藥物諸菌毒,及蟲蜞入腹,中暍卒死者。」可見其有解毒之功。

  對於地漿水的運用,張燦 教授在《金匱要略》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以地漿水煮綠豆、鮮竹茹等飲用,或以地漿水煎藿香、陳皮等飲用,治療食用不潔飲食而中毒吐瀉不止者,效果很明顯。對於少數中毒較深者,先飲此方以止吐,然後再加上藿香正氣散之類的解毒藥就可以了。

  健康回音壁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千萬不能驚慌失措,應冷靜分析發病的原因,針對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服用的時間長短,及時採取如下應急措施:

  1.催吐

  如果服用時間在1~2小時內,可採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溶化,冷卻後一次喝下,如果 不吐,可多喝幾次,促進嘔吐。亦可用鮮生薑 10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溫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葷食,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使迅速嘔吐。有的患者還可用筷子、手指或鵝毛等刺激咽喉,引發嘔 吐。

  2.導瀉

  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時間較長,超過2~3小時,而且精神較好,則可服用些瀉藥,促使中毒食物盡快排出體外。一般用 大黃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20克,用開水沖服,即可緩瀉。對老年體質較好者,也可採用番瀉葉15克一次煎服,或用開水沖服,也能達到導瀉 的目的。

  3.解毒

  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此外,還可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飲料或防腐劑,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飲料灌服。

  如果經上述急救,症狀未見好轉,或中毒較重者,應盡快送醫院救治。在治療過程中,要給病人以良好的護理,盡量使其安靜,避免精神緊張,注意休息,防止受涼,同時補充足量的淡鹽開水。

  小貼士

  關於製作地漿水,現代依然採用《金匱要略》中的方法,只不過稍加改變,即掘地三尺左右,在黃土層裡注入新汲的水,然後攪渾,等澄清後把水取出來即可。

  皮膚瘙癢,用苦參湯加豬膽汁塗抹

  大師手記

  吾鄉野外苦參甚多,常取鮮者煎濃汁,加豬膽汁,用以治疥癬、皮膚癢疹或中濕熱毒氣皮膚瘙癢者,甚效。

  ——摘自《碥石集(第五集)》

  國醫釋讀

  張燦 教授擅長古方的運用,尤其是一些單方、土方,他往往能在原方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使其效果更加顯著。對於苦 參湯的應用便是如此。在《金匱要略》第三篇,便有關於苦參湯治孤惑病的記載:「蝕於下部則咽干,苦參湯洗之。」在此基礎上,張教授用鮮苦參煎濃汁,再加豬 膽汁,用以治疥癬、皮膚癢疹或中濕熱毒氣皮膚瘙癢,效果非常好。

  有一年夏天,張教授回到山東老家,鄰居家有個女孩,在新疆患了過敏性癢疹,中西醫治療了一個多月,沒有什麼效 果,一定要回山東治。經詢問,張教授得知她10多年前曾經患下肢瘙癢,由張教授所傳的苦參湯加豬膽汁塗抹的方法治癒。不過,這一次病情較重,全身都發癢, 而且癢得厲害,並有輕度水腫,因此,又加上了涼血散風法,方才治癒。

  健康回音壁

  任何疾病都從生活中來,自然也可以從生活中加以調節。皮膚瘙癢症患者,在生活中須注意以下幾點:

  1.生活規律,早睡早起,適當鍛煉。

  2.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冷熱刺激。內衣以棉織品為宜,應寬鬆舒適,避免摩擦。

  3.精神放鬆,避免惱怒憂慮,樹立信心,積極尋找病因,去除誘發因素。

  4.戒煙酒、濃茶、咖啡及一切辛辣刺激食物,飲食中適度補充脂肪。

  5.全身性瘙癢患者應注意減少洗澡次數,洗澡時不要過度搓洗皮膚,不用鹼性肥皂。

  張氏遺精方,便宜小藥也能大補

  大師手記

  本方(遺精方)用茯苓之開洩,且入心寧神,加五倍子之固澀閉闔,且入腎經斂浮火,正可以應腎臟動靜開闔之機、心腎交通之制。此方妙在茯苓之用,不單取其寧神之效,且有補腎之功。補腎不獨地黃、鹿茸之類,茯苓利水滲濕,有助腎司水液之功,亦為補也。

  ——摘自《名老中醫驗方集》

  國醫釋讀

  遺精是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洩出的現象,有生理性與病理性的不同,其中有夢而遺者名為「夢遺」,無夢而遺,甚至清醒時精液自行滑出者為「滑精」。一般,病理性的遺精多由腎虛精關不固,或心腎不交、濕熱下注所致。

  古代有許多治療遺精的驗方,療效都很好,但價格一般比較貴,屬於大補之藥。張燦 教授獨闢蹊徑,取五倍子、茯苓兩味價格便宜的藥進行組合,配成遺精方,普通百姓都能接受。

  【組成】五倍子30克,茯苓60克。

  【做法】上藥共研細末為丸或為散。

  【用法】每日空腹服6克,早晚各1次,溫水送服。

  【功效】寧心補腎,利水固澀。

  【主治】遺精。

  張教授認為,補腎不止地黃、鹿茸之類,本方中的茯苓不僅有開洩之功,還有入心寧神之效,而五倍子可以固澀閉闔,且入腎經斂浮火,正可以應腎臟動靜開闔之機、心腎交通之制。另外,張教授還指出,服用此藥時應忌辛辣之物,相火旺者,可加知母、黃檗,虛甚者,再酌加補品。

  健康回音壁

  對於病理性遺精,除了中藥調治外,還可以採用以下幾種物理療法:

  1.按摩療法

  手掌相對,摩擦發熱後,在腰部至骶尾骨上下推擦100次;用手指按壓前臂的神門穴和足部的太溪、足三里穴,各1分鐘。

  2.冷水洗浴

  每天洗冷水浴1次,或每晚臨睡前用冷水沖洗陰囊2~3分鐘,這樣可降低性神經的興奮度。

  3.提肛鍛煉

  每晚臨睡前坐在床上收縮肛門,其動作好像忍大便的樣子,反覆做20~30次,收縮時深吸氣,放鬆時呼氣,動作宜柔和緩慢而有節奏。

【書籍目錄】
第1頁:新中國第一批「國醫大師」的養生經驗集萃 第2頁:序言:跟國醫大師學中醫保健
第3頁:第二部份 第一章 方和謙 第4頁:第二部份 第一章 方和謙(1)
第5頁:第二部份 第二章 王玉川 第6頁:第二部份 第二章 王玉川(1)
第7頁:第二部份 第三章 王綿之 第8頁:第二部份 第三章 王綿之(1)
第9頁:第二部份 第三章 王綿之(2) 第10頁:第二部份 第四章 鄧鐵濤
第11頁:第二部份 第四章 鄧鐵濤(1) 第12頁:第二部份 第四章 鄧鐵濤(2)
第13頁:第三部份 第五章 任繼學 第14頁:第三部份 第五章 任繼學(1)
第15頁:第三部份 第五章 任繼學(2) 第16頁:第三部份 第六章 朱良春
第17頁:第三部份 第六章 朱良春(1) 第18頁:第三部份 第六章 朱良春(2)
第19頁:第三部份 第七章 何任 第20頁:第三部份 第七章 何任(1)
第21頁:第三部份 第七章 何任(2) 第22頁:第三部份 第八章 吳鹹中
第23頁:第三部份 第八章 吳鹹中(1) 第24頁:第四部份 第九章 張燦玾
第25頁:第四部份 第九章 張燦玾(1) 第26頁:第四部份 第十章 張學文
第27頁:第四部份 第十章 張學文(1) 第28頁:第四部份 第十一章 張琪
第29頁:第四部份 第十一章 張琪(1) 第30頁:第四部份 第十一章 張琪(2)
第31頁:第四部份 第十二章 張鏡人 第32頁:第四部份 第十二章 張鏡人(1)
第33頁:第四部份 第十二章 張鏡人(2) 第34頁:第四部份 第十三章 李玉奇
第35頁:第四部份 第十三章 李玉奇 第36頁:第五部份 第十四章 李濟仁
第37頁:第五部份 第十四章 李濟仁(1) 第38頁:第五部份 第十四章 李濟仁(2)
第39頁:第五部份 第十五章 李振華 第40頁:第五部份 第十五章 李振華(1)
第41頁:第五部份 第十五章 李振華(2) 第42頁:第五部份 第十六章 李輔仁
第43頁:第五部份 第十六章 李輔仁(1)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