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回音壁
精氣不足,當然需要進補,但是不能亂補,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補氣先重脾胃
氣虛之證,有脾胃氣虛與心肺氣虛等類型。補氣的藥物有健脾胃的,有養心肺的,應隨宜選擇。中醫學認為:「脾胃為 氣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說補藥效用的產生,首先要依靠脾胃的消化吸收,施佈於全身。因此,補氣先重脾胃,有它的重要意義。應用補血、養陰、助陽各類藥物 時,也要考慮這一點。
2.補血必須補氣
中醫學認為:氣與血兩者之間,關係非常密切。「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於無形之氣」,從而提出「氣能生血」的論點。因此,補血必須補氣。加之補血藥物效用的產生,也要靠脾胃的功能健旺。故當歸補血湯用當歸補血,配上黃芪補氣以生血,就是這個道理。
3.養陰宜用清補
陰虛證的表現,多見熱象,如舌紅、口乾、口渴等。養陰的藥物,大多屬於涼性,既可滋養陰津,又有清熱的作用。所以說,養陰宜用清補。如果誤用溫熱性的補藥,不但會助長熱象,而且會進一步加重陰虛。
4.助陽宜用溫補
陽虛證的表現,多見寒象,如舌淡、苔白、怕冷等。助陽的藥物,大多屬於溫性,既可以振奮陽氣,又有祛除寒象的作用。所以說,助陽宜用溫補。如果誤用寒涼性的補藥,會使陽氣更虛,寒象愈加顯著。
小貼士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語出《素問?陰陽應像大論》。精不足,指人體的精髓虧虛,當補之以厚味,使精髓逐漸充實;厚味,指富於營養的動植物食品,也指味厚的藥物,如熟地、肉蓯蓉、鹿角膠等藥。
流行感冒,還是喝幾服湯藥見效快
大師手記
時行感冒,古稱時行傷寒,今名之曰流行性感冒。……本病發生發展的規律是:既傷衛又傷氣,也能傷肺,更能波及於神明,擾亂於腸胃。因此,必以表衛受束,熱毒閉肺,逆傳心包,擾亂腸胃為其辨證準繩。
——摘自《碥石集(第七集)》
國醫釋讀
流行性感冒,在古代中醫學上稱為傷寒,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傳染性極強。本病一年四季都可能流行,但春天和 冬天兩個季節發病率相對較高,正如古人所說 「春有餘寒,熱疫易行;冬有烈風,寒疫易行」。一般來說,患者都能在2~7天內自行痊癒,但對體質較弱者來說,不用藥物治療很難痊癒,但服用西藥容易傷 身,服用中成藥有時候效果不太明顯。對此,任教授認為,流行性感冒只有用方藥辨證論治,方能快速而又不傷身地治癒。
任老指出,流行性感冒是風寒之邪由表及裡侵入體內,因此應該以辛溫解表為主。但是,由於病毒侵犯的部位不同,會 產生不同的症狀,所以在治法上,既不能單純解表,也不能單純清裡,應根據不同的症狀進行辨證診治:發病初期應以表裡通解為法;一旦邪氣內陷,則須以清熱解 毒透表為主,使邪氣外出,以縮短其病程,促使機體恢復陰陽平衡。
1.毒郁腠理
【症狀】壯熱不退,胸脅苦滿,口苦咽干,耳聾,目赤,嘔吐,口渴,大便燥結,胸脅汗出,舌紅赤,苔薄。
【治法】辛涼和解通腑。
【方藥】增損大柴胡湯。
【組成】柴胡12克,黃芩6克,枳實3克,薄荷6克,陳皮3克,黃連3克,黃檗3克,梔子3克,白芍3克,大黃6克,廣薑黃2克,白殭蠶(酒炒)9克,金蟬蛻10個。
【用法】水煎去渣入冷黃酒30克、蜜15克,和勻冷服。
2.熱陷心包
【症狀】持續性高熱,劇烈頭痛,神昏譫語,煩躁不安,驚厥抽搐,小便赤澀,舌紅赤,苔黃厚而干,脈洪數。
【治法】開竅通絡,解毒瀉火。
【方藥】玳瑁郁金湯。
【組成】生玳瑁3克(研碎),生山梔9克,細木通3克,淡竹瀝20(沖)毫升,廣郁金(生打)6克,青連翹6克(帶心),粉丹皮6克,生薑汁(沖)2滴,鮮石菖蒲汁(沖)10毫升,紫金片(開水烊沖)1克。
【用法】先用野菇根60克、鮮捲心竹葉40克、燈芯草2克,用水1.2升,煎成800毫升,取清湯,分兩次煎藥服。
3.熱犯膜原
【症狀】發熱或微惡風寒,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尿少色黃,舌淡紅,苔白膩,脈浮滑而數。
【治法】清熱和胃,行氣解毒。
【方藥】達原飲。
【組成】檳榔6克,厚樸3克,草果仁15克,知母3克,芍葯3克,黃芩3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
健康回音壁
流行性感冒是一種傳染病,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即《黃帝內經》中所說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具體方法如下:
1.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
2.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
3.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4.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口鼻,並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5.增強抵抗力有助預防感染流感。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分休息、避免過度緊張和避免吸煙,都是增強抵抗力的方法。
6.在流感高發期,最好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共場所。
7.在藥物預防方面可用貫眾、板藍根、大青葉水煎服,或投以紫金錠,或用大蒜滴鼻等。
小貼士
腠理:皮膚、肌肉的紋理,分皮腠、肌腠等。
心包:包在心臟外面的一層薄膜。
膜原:人體部位名,指胸腹與膈肌之間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