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健康流言終結者:醫學博士薄三郎新銳解讀健康常識  作者:薄三郎

健康流言終結者:醫學博士薄三郎新銳解讀健康常識  作者:薄三郎

越宅越抑鬱

[日期:2016-06-12] 來源:  作者:薄三郎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2009年11月11日,德國足球隊「最強鐵閘」門將羅伯特.恩克鬧自殺——被抑鬱症摧垮。此前不久,中國歌手陳琳因嚴重 抑鬱症跳樓身亡。更早之前,來自湖南、浙江兩所高校的兩位海歸博士也同樣因為抑鬱而分別跳樓、沉江。高知群體與名人的一系列自殺新聞,讓人扼腕之餘又瞠目 結舌,他們何以自結生命?抑鬱真的如此兇猛?

  半數人一生曾罹患抑鬱症

  作為常見心理疾病,抑鬱症包括一系列症狀和行為表現。抑鬱症患者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消極悲傷的人」,與常人相比,他們更偏於安靜、話語不多、不喜歡成為焦點;他們無法充分享受生活之樂,消極待人對物,缺乏自信並傾向悲觀厭世。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保守估計,人群中抑鬱症的時點患病率(時點患病率=某一時點一定人群中現患某病新舊 病例數/該時點總人口數)為3%。以此估算,國內抑鬱症患病人數幾近四千萬。大量研究證實,30%~50%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些時刻都曾是符合現代心理學診 斷標準的抑鬱症患者。有報告稱,至2020 年,單向重型抑鬱症將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第二大原因,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

  毫無疑問,抑鬱症的發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趨勢。廣州曾啟動一項抑鬱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令人吃驚。據預測,廣州市 的抑鬱症發病率較上世紀80年代增長10倍以上,廣東省抑鬱症發病率在5%以上,患者總數達200萬。相關數據表明,與10年前相比,上海市的抑鬱症發病 率由1%,升高至4%~5%,接近美國的人群發病率。

  問題是,抑鬱症為何會突然之間「風靡一時」,變得如此普遍呢?

  生活舒適致抑鬱

  近年來,可能是因為名人明星也加入了抑鬱症患者的行列,抑鬱症得到空前關注。其實,在人類發展史上,抑鬱從未與 人遠離,牛頓、貝多芬、梵.高、愛因斯坦、海明威都曾受抑鬱症困擾。近年來,抑鬱症等精神疾患的加速出現與社會迅速發展、競爭壓力的加劇不無關係。另外, 人們對抑鬱症的認識不斷增多,知曉率升高,也使得這一疾病更為社會關注。

  以往,抑鬱症常被誤診為其他疾病,或被誤認為古怪的性格而遭忽視。隨著人們對精神健康、自由與舒適生活方式的重 視,抑鬱症的發生幾率日趨升高(這個邏輯關係看似奇怪)。美國倫道夫—梅肯學院心理學系主任凱利.蘭伯特(KellyLambert)在其著作《挑戰抑鬱 症——一位神經生物學家的實踐,激活大腦的康復能力》(LiftingDepression:ANeuroscientist'sHands— OnApproachtoActivatingYourBrain'sHealingPower)中談道,生活舒適導致抑鬱,年輕人更易受困擾。

  蘭伯特認為,現今的生活方式中存在危害心理健康的因素。科技改變生活,人們在享受諸如微波爐、電子郵件、外賣食品、洗衣機所帶來的便捷同時,抑鬱症的發病率也上升了。她進而指出,這一切可以從人類的進化過程的角度來解釋。

  古人為了生存,必須在惡劣環境下進行艱苦的體力勞動。而大腦裡存在一個「努力驅動的獎賞機制」。簡言之,勞動雖 辛苦,但能換來愉悅感,以補償勞動的辛苦感。現在,人類親力親為的事情非常少,而勞動所帶來的快樂獎賞自然很少。換句話說,人類「廉價出售了自己的精神健 康」。

  是進化需要?

  「鬱悶」一度曾是網絡流行語。事實上,情緒低落是人的生命歷程中最正常不過的事件。從進化論角度看,這是一種自 我保護機制。2009年6月,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家倫道夫.奈斯(RandolphNesse)在《性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 (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發表研究稱,情緒低落會阻止人們去做傷害心理的事情,特別是阻止人 們設定那些遙不可及的目標。

  舉例來說,想成為股神巴菲特,對大多數常人而言,正是「那些遙不可及的目標」的一種,追求這種目標可謂是對精力 和資源的浪費。當你獲知成為巴菲特遙不可及時,追求超出個人能力、過於高遠目標的動力就會減退;這雖然讓人不爽,但從另一層面看,不再好高騖遠讓你保留了 精力,以便追尋新的目標——做個關注大盤、理性投資的股民,或許更有收益。

  從科學上來解釋,適度沮喪並心生鬱悶是人們應對失敗的自然反應,如果這種逃避機制運轉失靈或不正常,就很可能導致抑鬱。

  抑鬱是一種調適,一種既帶來真實代價,也帶來真實好處的精神狀態。這一觀點,是2009年7月美國弗吉尼亞聯邦 大學精神與行為遺傳學中心的保羅.安德魯(PaulAndrews)與安德森.湯姆森(AndersonThomson)在《心理學評論》 (PsychologicalReview)上提出來的。換句話說,抑鬱像把雙刃劍,利弊共存,禍福相依。

  上述論斷旨在說明,抑鬱是常見而普遍的,它是進化的需要,不能算做疾病。目前,這還是一種學說,尚未被學界公 認,但也並非無道理。安德魯認為,抑鬱的人常會以高度分析性的思考模式去激烈地反思問題,並持續很長時間。換句話說,抑鬱者執著於複雜問題,逐個細化並且 一次只思考一個。這種思考雖然高產,耗費亦不少,需要大量能量。對大鼠抑鬱症的研究發現,5-羥色胺(5-HT)1A受體參與供應神經元能量這一活動,並 能確保此過程不停頓。

  抑鬱症並非簡單的一時想不開,心裡不痛快。從醫學上看,抑鬱症是一種疾病,影響人體健康。目前,很多人把抑鬱症視為一種心理疾病,這並不意味著抑鬱症與人體生理完全無關。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5-HT是抑鬱症發病和治療中的關鍵一環。

  少宅多動

  5-HT能讓人產生良好情緒,對心情、睡眠和飲食十分重要。腦內5-HT含量高,人就容易快樂,若偏低則會鬱鬱寡歡。抗抑鬱劑,正是為恢復腦內5-HT的平衡而研發的。目前,抗抑鬱劑、各種心理咨詢或治療對80%以上的抑鬱症患者是有幫助的。

  在日常生活中,要改變腦內5-HT含量,我們並非無所作為。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曬太陽與吃甜食。人體內多種激素 均與光照有關係。簡單點說,多曬點太陽,有利於「激活」大腦,產生5-HT對抗情緒低落、容易疲勞等症狀。當然,特殊的「燈光療法」也有效果。但是,家中 和辦公室的燈光無法提供治療效果,他們的光照強度不夠,必須到專業醫療機構去咨詢。

  食物讓人快樂,這也不難理解。以水果為例,它富含碳水化合物,即一般人所認為的糖。食用碳水化合物對改善心情有 驚人的效果,它能刺激胰島素分泌,協助色氨酸等進入細胞,在大腦中合成5-HT。由於色氨酸是合成5-HT的原料,這意味著多食用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乳 製品、肉蛋類等)可能讓人更有幸福的感覺。

  快樂與否和基因也存在一定關係。2009年2月,英國埃塞克斯大學教授伊萊恩.福克斯(ElaineFox)發 表研究稱,他們找到一種與情緒密切相關的基因,名為「5-HTTLPR」,它也被譽為快樂基因。人體內,5-HTTLPR有長短兩種版本,在相同環境和事 件刺激下,攜帶「短」版基因的人更容易焦慮、害怕,患抑鬱症的風險更高;攜帶「長」版基因的人則不易抑鬱。

  2009 年10月28日,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B卷的一篇論文中,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 29個國家的人群中抑鬱症基因攜帶率和文化差異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東亞國家中攜帶「短」版基因的人口比率雖然高,但抑鬱症的發病率卻遠低於歐洲國家。他 們分析,這可能與東亞國家的文化更傾向集體價值取向有關。在西方,人們更強調個人價值與自由。而在防範抑鬱症上,集體文化無疑更具優勢,能起到保護性緩衝 作用。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功能飲料,有必要喝嗎?
第3頁:功能飲料,有必要喝嗎?(1) 第4頁:越宅越抑鬱
第5頁:越宅越抑鬱(1) 第6頁:可樂「殺精」嗎?
第7頁:喝奶引發腎結石? 第8頁:瘦肉精真的那麼可怕嗎?
第9頁:食品添加劑值得信任嗎? 第10頁:解酒藥讓你千杯不醉?
第11頁:解酒藥讓你千杯不醉?(1) 第12頁:接吻會傳染病菌嗎?
第13頁:憂傷的胖子 第14頁:同衰老「躲貓貓」
第15頁:同衰老「躲貓貓」(1) 第16頁:文胸也兇猛?
第17頁:美瞳,拿安全賭美麗 第18頁:美瞳,拿安全賭美麗(1)
第19頁:一定要睡足7小時嗎? 第20頁:一定要睡足7小時嗎?(1)
第21頁:鈦圈能治頸椎病? 第22頁:長時間用手機會致癌嗎?
第23頁:長時間用手機會致癌嗎?(1)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