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一般人看到上述結論應該可以放心地使用手機而無後顧之憂了,但它的最後一部分又讓很多人擔心起來。仔細閱讀這篇研究報告可以發現,那些膠質瘤發生風險增高的人,每天通話都在半小時以上,而且至少持續了十年。
當然,先前也有一些小型研究發現,使用手機與某些腦部腫瘤的發生風險增高具有關係。不過,將所有的研究數據集中 到一起後,結論仍然是手機使用與腦部腫瘤發生沒有關聯。因此,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I)網站上的一份報告中談到,NCI將監測腦部腫瘤新發數據,如果 說使用手機可以引起腦部腫瘤,那麼他們就會發現這個數據呈現升高趨勢。有統計顯示,美國人在過去十年每月花在手機通話的時間逐漸延長。可是,他們並未發現 腦部腫瘤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高。
對於interphone研究裡的「一小部分高頻率使用手機者膠質瘤發生風險增高」的結論又如何解釋呢?NCI 的專家認為,這項研究對手機使用行為的分析數據來自問卷調查,調查數據的準確性,則來源於填報者的記憶準確度,很可能是那些患有腦部腫瘤者關於手機使用的 相關信息出現了記憶偏差,即回憶偏差(RecallBias),從而引起結果不一致。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長時間手機使用者更可能是那些職業壓力較大、生 活節奏快的人,他們更可能因承受心理壓力而出現許多症狀,甚至引起神經內分泌失調等。
2011年5月底,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署突然發表了一則關於「手機可能致癌」的聲明,再度引爆「手 機是否致癌」這一話題。簡言之,手機與鉛、咖啡、汽車尾氣、泡菜一樣,是可能導致癌症的因素。其實,該機構的31名專家作出的這一聲明,並未基於最新的研 究數據,而是回顧了過去十幾年有關手機與癌症關聯性的文獻。當然,這些專家也表示,現在關於手機與腦癌的研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缺陷,必須有更深入廣泛的進 一步研究。總之,從現有研究來看,使用手機依然是安全的,你無需過多考慮是否會導致癌症。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看,如果你以手機可能致癌這條理由拒絕使用 它,那你也完全應該拒飲咖啡,拒食泡菜。
在世界各地,手機的普及與大規模應用也只有十餘年時間。因此有人認為,interphone的研究之所以沒有得 出手機使用與腦部腫瘤有關的結論,是因為觀察時間不夠長。為了給心存憂慮的公眾一個交代,最新的研究已經開始進行。2010年3月,歐洲啟動了一項更大規 模的研究。這項被稱為Cosmos的研究將納入大約25萬名手機用戶,持續監測20到30年時間,觀察手機用戶的各種腫瘤發生風險。
延展開來看,公眾相信手機致癌的說法(甚至是對轉基因等食物所持有的否定態度),更多地是出於戒備原則 (PrecautionaryPrinciple)進行「有罪推定」。換言之,只要人們懷疑手機的使用可能對人產生健康風險或危害,就需要相關方面通過數 據或證據來舉證說明手機使用到底對健康有無害處。提出手機致癌這種說法非常簡單,卻苦了全世界各地科學界的研究者。首先,一個只能得到陰性結果的研究是相 當耗費人力和物力資源的;其次,進行這種研究本身就會增加公眾的恐慌和焦慮,反而幫助散播了手機致癌的說法。
儘管沒有科學研究證明使用手機會引起癌症,但人們本能地認為這種手機輻射是不好的。那麼,如何有效減少這種輻射 呢?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與聯邦通信委員會曾提出一項建議,簡單說來就是四個字——長話短說。如果手邊有普通電話,就不要使用手機;如果使用手機,就請多使 用免提裝置,或使耳朵與手機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
目前而言,唯一能確定的手機引發的風險便是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率增高。那些在駕駛汽車時使用手機的司機(即便使用免提裝置),與駕駛時不使用手機的司機相比更容易走神,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也會增加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