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陰陽角度來認識中醫
「陰靜陽躁」,因為有了陰陽的平衡,才有了動與靜的平衡,生命才有了活力而又不至於躁動。
前面談到了學習中醫的框架,也就是陰陽五行,如何讓這些抽像的東西系統化、明瞭化,顯得非常重要,就好比知道了從北京到陝西是向西走,這是不夠的,還必須得知道沿途要經過哪些省份和城市,才能夠順利到達陝西。
同理,只有明白了陰陽的內涵,我們學習的旅程才算得上真正開始。
一、陰陽的重要性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中寫道:「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
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古人將陰陽的重要性提到如此高的地位,可見熟悉陰陽 對於學習中醫和養生是何等的重要。這段話既是對陰陽重要性的強調,同時也是告誡後人,學習醫術必須要從陰陽入手,治病才能「必求其本」,不明陰陽,如同盲 人摸象,就無法從整體角度認識人體,認識疾病。
「火神派」的開山之祖鄭欽安,其學術淵源,理論實以《內經》為宗,其臨床則用仲景之法。宗《內經》則「洞明陰陽之理」,宗仲景則「功夫全在陰陽上打算」,他的真傳:「認證只分陰陽」,「病情變化,非一端能盡,萬變萬化,不越陰陽兩法」。
那麼陰陽究竟是何物,為何如此之重要?我們再來看看《內經》的描述。
二、陰陽的普遍性
「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這段話可以這樣來理解:陽氣聚集上升而為天,陰氣聚集下降而為地,陰的特性是靜,陽的特性是動。陽氣主宰生發, 陰氣主宰長養,陽氣主宰肅殺,陰氣主宰閉藏,化氣上升為陽,化物成形為陰。寒邪達到極致會轉熱,熱邪達到極致會轉寒;寒邪在人體內會化生濁邪,熱邪在人體 內能化生清氣;清氣屬陽當上升至上焦,如果居下焦,就會生飧洩;濁氣本應下降至下焦,如果盤踞上焦,頭面就會出現腫脹……
這就是古人從天地入手,從陰陽特性、陰陽轉換入手,對陰陽進行具體描述,讓我們從天地之陰陽,看到人身之陰陽。 從自然界的陰陽特性「動與靜」、「升與降」、「生與長」、「殺與藏」、「化氣與成形」推演出人體內陰陽的「寒」與「熱」、「生清」與「生濁」及陰陽顛倒後 疾病的形成……
讀到《內經》這些條文,我們應該進一步想到什麼呢?
我們從文中看到了「天」、「地」、「人」都在陰陽之中,想到萬物的生老病死離不開陰陽的變化!
為了對人體陰陽有一個更加明確的認識,我們從陰陽的角度來看看我們的身體:
「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臟腑中陰陽,則髒為陰,腑為陽。」
從陰陽的角度來談論人體,人體的外部為陽,內部為陰;人體的背部為陽,胸腹部為陰!
人體上部為陽,頭為諸陽之匯,全身的陽氣都上升在頭部彙集,因此頭也被稱為「清空之府」,人體清陽上升,出上竅……
人體下部為陰,陰氣下沉,濁陰下降,大小便出下竅……
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為六腑。六腑者,瀉而不藏,實而不滿。六腑為陽,主動,所以六腑以通為用,傳化物而不藏……
六腑如果不通了,藏了,就會生病。比如膽汁鬱積形成膽結石;小腸不通形成腸梗阻;胃內飲食停滯會成為食積;大腸不通暢形成便秘;膀胱不通暢形成淋證;三焦不通則水液內停,形成水腫……
肝、心、脾、肺、腎為五臟。五臟者,藏而不瀉,滿而不實。五臟為陰,主靜,功能以藏為用,故藏精氣而不瀉,滿而不實。如果不藏了,同樣也會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