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黃帝內經家用說明書:上古天真論  作者:徐文兵 梁冬

黃帝內經家用說明書:上古天真論  作者:徐文兵 梁冬

伺候好元神,你就能活得愉悅長久

[日期:2016-06-11] 來源:  作者:徐文兵 梁冬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伺候好元神,你就能活得愉悅長久

  《黃帝內經》說,只要做到「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人就能夠「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 去」。有的人對此表示懷疑:為什麼在四五千年前,《黃帝內經》問世的那個時候,人都活不到天賦的正常壽命的一半,50歲左右就死了,當時人的平均壽命連 30歲都不到。那為什麼在比它更早的時候,人反而能活得長久?難道真的有這麼一個人們「度百歲乃去」的年代存在嗎?

  有,別說過去了,現在也有,只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罷了。除了長壽,大家還要追求健康。健康和長壽不是一回 事。不健康的人,不見得不長壽。很多藥罐子病病歪歪的活得比別人還長久呢。而很多健康的,又有能力、又有精力的人,最後卻「啪」的死掉了。所以,我覺得在 生命的值和量之間應該有一個平衡。

  形與神不俱,就是行屍走肉

  我經常說「形與神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比方說你在看一個作品,或者是一幅畫的時候,你會說這幅畫形似什麼,那幅畫神似什麼,或者說這個演員他演得活靈活現的。所以,我們中國人判斷一個人生與死的標準和西醫不同。

  西醫原來判斷一個人的生死是看心跳。如果這個人心率沒了、呼吸沒了,就叫死了。後來,他們發現有些人死了以後又活了,儘管沒呼吸、沒心跳了,但是這個人的腦子還沒有死。所以,現在西醫判定一個人完全死了,就說是腦死亡。

  可是,中醫判斷人死亡的標準是什麼呢?這個人沒神了,他就死了。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個人可能還能吃、能喝、能 幹活,但是他已經「死」了,因為他的元神已經離開他的身體了,中醫管這種狀態叫「行屍走肉」。所以,我認為人的軀體只不過是我們的元神寄居的一個小的旅 館。如果這一輩子,你把這個神伺候好了,保護好了,你讓他高興了,讓他愉悅了,那這個神在你的旅館就會多住幾天;如果你伺候得不好,他就要離你而去,而你 就會活得很痛苦,有的人甚至還會自殺、自殘。原因就是這神不想在這兒待了,他走了。

  上古之人活一輩子就實現了「形與神俱」。他們的軀殼跟他們的元神相處得非常融洽,而且,他們到死也不會出現像現 在人這樣痛苦得非要尋求安樂死來解脫的情況。人家都能得善終,所以叫「預知時日,無疾而終」。就是說我走完我這個輪迴了,我完成了天賦的使命,晉級天年 了。然後,我就把自己洗得乾乾淨淨的,幾天前就開始不吃飯,然後就很安詳的走了。

  沒活到60歲死去都叫「夭」

  這原本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只不過我們瞎鬧,鬧到最後,所有的痛苦和矛盾都集中在某個時候,來了一個大爆發。結果,有的人不得好死,而大多數人還不得好活,活著很痛苦。現在,「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的人,實在太少了。

  《黃帝內經》說「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什麼是天年呢?就是天賦予你能活的壽命。據《黃帝內經》的說 法,天年應該是120歲。我們經常說祝您長壽。這個壽,在古代是有特定含義的。60歲一個甲子,就是說你生於某某年,60年以後又回到這一年了,你活了 60個春秋,這叫一個甲子,叫壽。所以,我們說60 大壽。而人在60歲之前就死掉的都屬於夭折。我原本也以為只有嬰兒在還沒滿月前死掉那才叫夭折,其實沒過60歲死都叫夭,都是很不幸的死法。

  另外,一個「女」字加一個「夭」字,就是妖,是死在女人手裡的意思。如果在60歲之前你死在了女人手裡,就叫 妖,說明你碰上妖精了。「妖」和「壽」是一對反義詞。60歲以後接著就是「盡其天年」。所謂的天年就是兩個甲子,是120歲。所以,60歲叫壽,80歲叫 中壽。按照北方的習俗,老人家如果是過了80歲才去世的,那老人家就是活到了中壽,是喜喪,他的子孫輩兒都是要戴紅的。然後,活到百歲叫長壽,活到120 歲就叫盡其天年了。

  老天爺本來已經給我們設定好程序讓大家活這麼長時間的,但是,我們現代人壓根就沒活這麼長時間。至於為什麼,《黃帝內經》後面就列出了大家為什麼沒能活這麼長時間的原因。

  古代的人,能夠終其天年,而且還不是病病歪歪的,而是動作不衰的盡其天年。就是因為他們伺候好了「元神」這個貴 賓。你要是躺在床上,輸著液、打著吊針、插著呼吸管,那就是行屍走肉。就像昏睡百年的霍元甲,他是有壽,但是他活著沒有價值。我們現代人要追求的就應該是 古人這種有質又有量的人生。

  前面我用了不少的篇幅來講《黃帝內經》第一篇「上古天真論」的前30~40個字。之所以要花這麼長的篇幅來講,是因為這裡面每一個字都蘊含了深刻的天地道理。

  對於天地的道理,可能還有一些人不是很明白。「道」和「理」其實是兩個概念。「道」是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 道不明的東西,需要你用心去感悟。而「理」是看得見的。你看它是個玉字邊兒,古人雕琢玉石的時候,都是順著玉石的那個紋路去治玉的,那會容易很多。玉石流 露出來的那個紋路就是理。所以道和理是不一樣的。人們常說的「玉不琢不成器」,指的就是對人才的打磨。你不光是要打磨他,你還得順著他的心性去打磨。而 且,他本身具備的那個自然的紋路是渾然天成的,你順著這個方向去打磨,你就能治出一塊好玉來。否則就是暴殄天物,把這個天然的美物給毀掉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作者簡介
第3頁:為什麼現在的人活得不好  第4頁:道錯了,再怎麼養生都是白養
第5頁:不與天斗地鬥,你就能交好運 第6頁:「和於術數」,你就知道何時轉運
第7頁:選擇吉祥數字,保證身體健康 第8頁:伺候好元神,你就能活得愉悅長久
第9頁:「食飲有節」 第10頁:「食飲有節」(1)
第11頁:「起居有常」 第12頁:絕「不妄作勞」
第13頁:跟自己適合的東西最好 第14頁:永遠不要透支快樂
第15頁:如何「務快其心」,不「逆於生樂」 第16頁:不管虛的實的,凡是傷人的都要迴避
第17頁:「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第18頁:人活一輩子追求的應該是「心無掛礙」
第19頁:虛心方可納物,恬淡才能從容 第20頁:「真氣」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一定要珍惜
第21頁:「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第22頁:「精神內守,病安從來」(1)
第23頁:「志閒而少欲」 第24頁:「心安而不懼」
第25頁:「形勞而不倦」 第26頁:「氣以從順」
第27頁:最簡單有效的快樂秘訣——「各從其欲」 第28頁:願人人「皆得所願」
第29頁:「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 第30頁:「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第31頁:「嗜欲而不能勞其目」 第32頁:「淫邪不能惑其心」
第33頁:「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第34頁:不生病的大智慧
第35頁:天生我材必有用嗎 第36頁: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
第37頁:女孩14歲時必須懂的事 第38頁:女孩14歲時必須懂的事(1)
第39頁:現在的女孩子為什麼早熟 第40頁:21歲前會養生,從小到老都迷人
第41頁:28歲是女性最成熟丰韻、最美的年齡 第42頁:今天35,明天18
第43頁:照顧好六腑,到70歲你也能面若桃花 第44頁:成年人應該少喝牛奶
第45頁:任脈和衝脈傷了,你就懷不上孩子 第46頁: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早衰
第47頁:補腎應從八歲開始 第48頁:男人是如何煉成的
第49頁:比吃任何藥都靈的三種補腎方法 第50頁:30以前人找病,30以後病找人
第51頁:40歲的男人絕不應該「腎氣衰,發墮齒槁」 第52頁:為什麼陽氣到不了臉上
第53頁:男人56歲後怎麼辦 第54頁:節約用「水」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