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天本應是萬物生發,為什麼人們還會在這個時候感到困呢?讓我們為您揭曉春困之謎。
現代醫學認為春困是由於人的機體不能很快地適應外界環境變化而出現的一種生理現象,因為冬季氣溫較低,血管收 縮,內臟器官和大腦的血流量增多,大腦的氧氣供應也隨之增多。而春天氣溫回暖,大腦供氧量隨之減少,於是人容易犯困。而中醫則認為,所謂的春困其實與季節 無關,而是與人的精氣不足有關。春困是冬天沒有休息好、精氣不足的表現,所以到了春天需要能量生發出來的時候,精氣就不夠用了,出現了春困。
在冬天的時候,人們應該早睡晚起,少活動,適當進補,靜心,以貯備能量,以備來年之用。
因此,春天容易犯困的人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在冬天的時候是不是疲勞過度了。人們應該適當調整生活節奏,避免過度疲勞,必要的時候還應該求助於醫生。
我們說冬天的時候應該早睡晚起,那麼春天應該如何安排作息呢?
《黃帝內經》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與五臟 中的肝相對應,主生發和疏洩。和綠意盈盈的植物一樣,人在此時也處於生長的狀態,通常精神都比較好。這個時候人們應該早睡早起,而且要外出運動,不能晚睡 晚起。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卻是更喜歡晚睡晚起,甚至有一些人從來沒在夜裡12點以前睡過覺,殊不知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
還有很多人有「補覺」的習慣,認為晚上睡少了,白天可以多睡會兒補回來。可事實並非如此。你可能有這樣的體會: 放縱自己睡十幾個小時,睡醒後還是覺得迷迷糊糊,甚至頭還會疼痛不已。這是因為睡眠的數量並不能代替睡眠的質量。而且中醫還認為「久臥傷氣」,久臥會造成 人體新陳代謝下降,氣血運行不暢,經脈僵硬不舒,身體虧損虛弱。
隨季節調整自己的起居作息時間,適當進行戶外運動才會對緩解春困有幫助。
人體的陽氣從子時生發,到正午時分達到高峰,然後陰氣逐漸生發,到午夜達到高峰。白天陽氣運行,使人體表現出各種功能;晚上陰氣運行,使人體得到休息,補充能量。這樣週而復始,達到陰陽平衡。
子時,又名夜半、子夜、中夜,也就是半夜11點到凌晨1點;午時,又名日中、日正等,指上午11點至下午1點。是陰陽相交的時候。
所以,在子午陰陽相交的時候,都應該休息。也就是說,除了夜裡,午時覺也非常重要,這時候也應該處於睡眠狀態,讓身體自行修復自己的能量。所以,中午補一個小覺是必要的,哪怕打個盹也行,讓陰陽之氣順利過渡。
睡覺的時候還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向右側臥位,不要壓迫心臟;要穿寬鬆的衣服,不要穿緊身衣,祼睡其實 是一個好習慣;睡前不要看恐怖片,當參加了一些劇烈活動或者興奮的聚會之後,回家應該首先要靜坐,心情平靜之後再睡覺,不然興奮過頭,反而容易睡不著;不 要思慮太多,困了就趕緊睡,不要透支自己的體能,困過勁了之後,反而無法入睡。
另外,我們還可以在飲食上做一些調整,緩解「春困」。一般來講,春天應該吃助陽醒脾的食物,如辛、辣和適量的酸類食物;少吃滋補、味甜、肥膩的食物,以免生濕生痰,造成痰迷心竅。痰濕體質的人往往整天昏昏沉沉、渾渾噩噩。
沖泡燕麥粥或做面片湯,加香菜、薑片、砂仁、桂皮等。
下面我就推薦一個生發肝氣、祛濕健脾的食療小方法:
春天的早晨最好是沖泡一碗燕麥粥,或者是揪一碗麵片湯或者面疙瘩湯,加一點稍微辛香的有助於肝氣生發的食材,如香菜,再加入一些有香味的調料,比如薑片、砂仁、桂皮,還可以加入少量有助於春天生發的羊肉或雞肉。這樣吃一頓早飯,能夠保證你一天精力充沛,緩解春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