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糠
古時有「糟糠之妻」的說法,糟糠到底是指什麼?眾所周知,膏粱的反義詞就是糟糠。
糟是陳年的糧食。糧食存放久了,裡面的澱粉、蛋白質逐漸氧化脫水,營養價值就小了,口感也差了。現在北京還有一 些地名跟糧食有關,比如東直門內海運倉附近還有祿米倉、南新倉等胡同,都是明清貯藏南方漕運來糧食的所在。後來拆遷的時候還挖出來不少碳化的糧食。歷朝歷 代,家家戶戶都要積穀防饑。為了讓糧食儲存的時間長久一些,古代貯藏稻米大多帶殼。但是無論怎樣,富裕人家有能力年年吃新米,貧苦人家吃糠咽菜,能吃上糧 食就算幸運,哪顧得上陳不陳、糟不糟呢!
陳年谷米,中醫稱之為陳倉米。中醫認為,陳倉米的熱性、能量不足,反倒適合那些脾胃極度虛弱的人服食,特別是大吐、大下、大汗以後,脫水傷陰的人,用陳倉米煎湯慢慢治療效果最好。
糧食被鼠咬蟲蛀,特別是被微生物腐蝕以後出現霉變腐爛,就變糟了。我們常說的糟糕、糟心、糟蹋等等都源於此。古 人善於變害為利,根據微生物的習性,讓糧食發酵,釀造出我們需要的酒、醋、醬,這些經過發酵的糧食也被稱為糟。南方的美食醪糟就是把糯米煮熟,放入酒麴保 溫發酵以後做成的,吃起來醇香甘甜,再煮上幾個湯圓在裡面,更是黏滑爽利。
酒糟經過反覆發酵、過濾、搾取以後就變成了渣滓,就是我們常說的粕。
中醫就有化腐朽為神奇、變糟粕為藥餌的例子。有一味常用的中藥神曲就是麵粉加上藥物發酵以後烘乾製成,經常和山楂、麥芽一起來配伍使用治療飲食積滯。人們常吃的醬豆腐、臭豆腐也有類似作用,廚子們都知道想解肥肉油膩,就用腐乳來燉。
再來說說糠。糠是糧食剝下的外殼或者表皮。富裕人家食不厭精,吃的是精米精面,唯恐不白不精。貧苦人家糧食不夠吃,就連殼帶米一同磨面吃,有的是把剝下的穀殼也就是糠磨碎了留著,等著青黃不接的時候再摻到米面裡面。
我們知道飲食過於精細會出現問題,但是糟糠也不一定就等於健康。
其實無論膏粱還是糟糠,都是飲食偏頗,時間長了就會以食物的偏性影響人體的平衡,導致疾病。比如說吃不上葷腥肉 食的窮人容易得夜盲症。中醫根據肝開竅於目的理論,採取以肝補肝的方法,用動物的肝臟來治夜盲症,效果很好。現代醫學已經證明,夜盲症是因為身體缺乏維生 素A引起的,動物肝臟裡含有很多這種維生素,所以能治這種病。
天生萬物,本無精華糟粕之分,如何取捨就看人的智慧了。
唐代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發現富裕人常常得腳氣病,病人身體浮腫,肌肉萎縮疼痛,腿腳痿軟無力,他就用米糠和麥麩 來治療。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腳氣病原因在於人體缺乏維生素B1,而引起維生素B1缺乏的主要原因就是長期食用研磨過分精細的精米精面。精米精面在加工時都 去掉了米皮米胚,而維生素B1恰恰在這些部分含量最多。由於攝入不足,再加上維生素B1 極容易被高溫破壞,富人飲食的油炸、烹煎又加重了維生素B1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