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
春天為什麼很多人會感到莫名的心煩?心煩的原因在哪裡?究竟是心理原因還是生理問題?
煩躁是春天常見的一種不良情緒。如果趕上多風少雨乾燥的天氣,煩躁情緒覆蓋的人群就會更多,表現得就會更加激烈。那麼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該如何認識和應對煩呢?
煩的本意是火上頭,發熱、頭疼。就是老百姓常說的上火發燒,頭疼腦熱。火氣上衝頭,起初可以出現發熱、頭疼,久而久之就會影響人的情緒、情感、精神。後來人們逐漸把讓人為難、頭疼的情緒也稱為煩,不過一般都說心煩,用來區別生理上火氣上頭的煩。
煩是會意字,從頁(xi ),從火,「頁」是人頭,比如頸項,還有繁體字的頭、憂都是用頁作為偏旁部首。
煩是怎麼出現的呢?原因分內外兩種。先從內因說起:五行之中,心與心包屬火,是陽性的,腎屬水,是陰性的。人與 天地相應,正常的狀態應當心火下降,腎水蒸騰,就像天氣下降為雨,地氣上升為雲,往復循環。這就是《易經》中所謂的水火即濟,天地交泰。相反,如果人體產 生鬱結就會導致上下隔絕不通。這些鬱結有的是無形的邪氣,有的是痰飲,有的是瘀血,久而成患。而鬱結的部位一般都在任脈上,有的在咽喉,比如梅核氣;有的 在胸中,比如胸痺;有的在心下,比如虛痞、結胸;有的在臍周,比如水氣病;有的在小肚子上,比如奔豚。這些會使火氣不降反升,熏灼頭腦,寒水無法蒸騰,凝 滯於下,熱者愈熱,寒者愈寒。在《易經》中,這是火水未濟、天地不交;在中醫裡面,這種狀態就造成了火上頭,就是煩。
《易經》把這種天地、陰陽不交的狀態稱為否,中醫把否加了個病字邊,把陰陽不調和的症狀稱為「痞」。很多病人手 腳冰涼、顏色發青,但是卻頭疼發熱,臉上長痤瘡,口腔裡面起潰瘍,咽喉腫痛。有一些人還有遊走性的關節疼痛,自覺雙腳冰涼,像走在冰雪上,但是同時會出現 心中煩熱、頭疼、乾渴、老想喝冰水。中醫統統稱為痞症,原因是上熱下寒,陰陽隔絕,痞塞不通。經脈鬱結導致心中有熱,上攻於頭就是煩的內因。消散鬱結,疏 通經脈就是治療煩的方法,也就達到了成語否極泰來的目的。
煩的外因,一是由於熱邪之氣外襲頭腦,特別是在春天和夏天,天氣漸熱、地氣上升,會使病人氣血上衝,病人感覺焦 躁、乾渴,有的體溫高得像燒著的火炭,還有的會在開春噴湧鼻血,這都是天氣的原因。第二個原因是處事繁雜紛亂,攪擾心神。在古代煩與繁同音同意,外界事務 過多,突破了心理承受極限,導致人心中焦躁、厭倦,這就是「外繁」導致「內煩」。所以這些人應當適當減少應酬、工作,還可以通過服藥清解已經鬱結在心中的 毒火,也是積極有效的方法。我們一般用苦寒瀉心火的藥物治療,比如黃連解毒湯。
自己在家裡可以喝點蓮子芯泡的茶。
有的人並沒有做多少事情,但是心中也總是焦躁不寧,這是心氣太虛不能擔事、不能任物,是心氣、心血不足的表現。 過度頻繁動用心氣陽氣,就會耗傷精血,到了夏天沒有陰液的滋養降溫,就會導致人心煩意亂。中醫稱之為「虛煩」,也就是說沒有誰騷擾你,卻覺得煩。治療應當 靜養,恢復心氣心血。用酸棗仁補養肝血,讓人沉睡安眠,解除心勞過度導致的煩躁。治療人們說不清、道不明的煩躁,心中發熱,胃中泛酸燒心,不能入睡的一般 還要用梔子,也是苦寒的藥。最後治療心血耗傷到了極點,這些人舌質乾裂,溝壑縱橫,舌苔剝脫,甚至舌苔光滑如同鏡面一樣,根本無法入睡,屬於心陰血不足, 就得用些血肉有情之品。我們往往用雞蛋黃加上阿膠做湯,讓患者服用,幫助他們來治療這種虛勞、虛煩、不得安睡的狀態。
酸棗仁補養肝血,讓人沉睡安眠,解除煩躁。
梔子等苦寒藥緩解心中發熱、胃中泛酸燒心。
雞蛋黃加阿膠做湯治療虛勞、虛煩、不得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