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去醫院,醫生會說你是脾腎陽虛、肝腎陰虛、脾肺虛等等。很多人會很奇怪,為什麼會同時出現兩個臟器都虛呢?
我打個比方吧,有時候我們一生氣,會氣得吃不下飯。生氣的時候,是肝臟出了問題,肝火旺盛所致。而吃不下飯,是 脾胃出了問題。我有個患胃病的朋友,有一天上醫院,被查出來有膽結石。當時他就很奇怪,自己不經常吃早飯,有胃病也情有可原,怎麼反而會有膽囊上的毛病 呢?其實道理很簡單,沒有膽囊分泌的膽汁酸,胃怎麼能消化食物呢?這也同樣說明,五臟之間,五臟與六腑及全身都有密切的聯繫。
我們身體的五臟之間,五臟與六腑、九竅、四肢、百骸都是有聯繫的,而五臟是身體的根本。五臟之間,也是相生相剋 的。肝、心、脾、肺、腎對應著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就是相生。另外,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 木,這就是相剋。肝、心、脾、肺、腎也是一環扣一環,互相生出來。當一個人腎陽不足的時候,會傷肝。所以,一個臟器生病了,就會連累另一個臟器。
上圖就是五臟相生相剋的表,關於外圈的五臟相生,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就好,肺好 腎就好,腎好肝更好。五臟相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肺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上亢;肝氣通達,可以疏洩脾土的郁滯;脾的運化,可以避免腎水的氾濫;腎水 的滋潤,能夠防止心火的亢盛;而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
因此,我們要趁只有一個臟器出問題的時候,趕緊把它補一補,要不然就會影響到另外一個臟器了。
記得有一次,我去一個朋友家裡辦事,朋友就順便讓我給他妻子號號脈。在問診的時候,我得知他妻子經常感覺頭暈、耳鳴、多汗、睡不好覺、月經量少。當時我就說她有點腎陰虛,還給她開了一個藥方,讓她抓幾付藥調調。
沒想到人一忙起來,他們兩口子就把抓藥這個事兒給忘了。又過了兩個月,朋友打電話給我,說他妻子又出現眼睛看東西容易模糊、胸口發悶、手腳心煩熱、兩脅部隱隱做痛的症狀。
這是肝臟出問題了,我就告訴他,因為腎上的病沒調理好,結果影響到肝臟了。然後我就跟他講,在五臟對應的五行上,腎對應的是水,肝對應的是木。想一下,水不夠的時候,樹木缺少水的澆灌,怎麼能長得旺盛呢?
所以,我又給開了一個滋補肝腎的方子,朋友的愛人吃了半個月,那些症狀就減輕了。
這就是中醫上說的「一髒有病,髒髒相連」。有句成語叫「肝膽相照」,形容兩個人能真心坦誠,齊心合力,非常講義氣。其實我們的臟器也是很講義氣的,如果你身體裡的一個臟器出了問題,你不去管它,很快就會有另外一個臟器站出來抗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