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心慌、氣短、胸悶。
方法:按摩內關、神門、攢竹,前胸及背腧諸穴。
一到冬天,就會有很多人感到心慌、胸悶、氣短,到醫院一做心電圖、動態心電圖檢查,也查不出什麼新鮮的結果,還以為是心臟上的老毛病犯了。
心慌,中醫叫「心悸」,認為與心氣不足有關。心氣就相當於心臟的發動機,動力不夠,當然會運行不穩,出現發慌。這種病女性多見,如果不是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嚴重心律失常,每天在家做些自我按摩效果也不錯。這裡,我教你4招按摩法。
第一招:按內關
找內關穴要手掌向上,在我們手腕內側腕橫紋上兩寸,兩筋之間。按的時候可用大拇指的指尖,向下由輕到重,反覆按壓50下。
內關穴是心包經穴位,對於心律失常有雙向調節作用(就是可使過快的心率變慢,也可以使過慢的心率變快)。研究證明,經常按壓內關穴,還有改善心臟功能的作用。這個穴位好找、見效快,出門在外感到心慌時,不妨作為「急救穴」試試。
第二招:撥神門
找神門穴也要手掌朝上,在手腕腕橫紋內側盡頭凹陷處,點撥這個地方有酸沉感。點撥神門可以刺激尺神經,減慢心率。可與按壓內關穴結合,每次5分鐘。
神門是心經穴位,有寧心安神的作用。古人認為它是心神出入的門戶,所以稱神門。有研究說,刺激神門能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心臟功能,緩解心絞痛。
第三招:摩前胸
先用兩手掌根推胸前部和心前區,從上到下,推20遍。也可以先推一側,再推另一側,最後用右手大魚際順時針揉按膻中穴(胸前兩個乳頭之間)。這個方法可起到寬胸理氣、溫通心陽的作用。
第四招:推背腧
這個操作需要家人來做。推拿前先找準背部的兩條經絡,即脊柱正中的督脈,和督脈兩旁1.5寸的膀胱經。先用手掌 的掌根沿著兩條經絡,從上往下推按5遍。重點點按厥陰腧、心腧(第四、五胸椎棘突旁開1.5寸),以及下面的膈腧、脾腧、胃腧、腎腧,每個穴位點按1分 鐘。最後用掌根上下來回推搓兩條經絡,搓到發熱為止。推背腧有提振陽氣、疏通經絡的作用,對防治心絞痛、心律失常有效。
當然,除了平時的預防之外,如果突然出現心慌、氣短怎麼辦呢?我再教大家一招,在緊急關頭使用。那就是「點攢竹」。
點攢竹
攢竹穴在眉頭內側盡頭。發生心慌時,可用食指或中指指腹用力點按攢竹1~2分鐘,可起到減慢心率的作用。
我愛人單位有一個女同事,50歲左右,最近總是經常上氣不接下氣,還感覺心口堵得難受,有時候還心煩、出汗,檢查做了一大堆,花了2000多塊錢,也沒弄清楚到底是心臟病,還是更年期綜合征。
她來找我的時候,我說:「把病想那麼複雜幹什麼?從中醫上來治,按症狀、辨症型、對症治,把身體的這些症狀都消除了不就沒事了?」她按照我說的做,不到三天,症狀就減輕了很多,半個月之後,基本沒事了。
心氣虛了,才會出現上面的症狀。當然,上面這幾個部位,也可以用艾條進行雀啄灸,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