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是傳統蔬菜,有清熱潤腸的作用
曾有一位患者因牙齦腫痛,大便秘結有時帶血且顏色發黑,來我處就診。詢問之下得知她常有口苦、口乾、口臭的現 象,喜歡吃冷涼食物。診見她形體消瘦,面色黯沉,唇乾,皮膚較干,舌質黯紅有點狀淤斑,脈象結代。這是由腸胃實熱引起的便血。除腸胃實熱外,肝陰虛、體內 濕熱交蒸、脾胃虛寒、痔瘡等,都會引起便血。這位患者是血瘀體質,因腸胃熱盛引起便血,中醫裡也稱腸風下血。
茄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有清熱寬腸、散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中醫裡常用於治療熱毒癰瘡、皮膚潰 瘍、口舌生瘡、痔瘡下血、便血、衄血等症。《本草綱目》中記載茄子可治療腸風下血。我告訴患者,取帶蒂的茄子一個,焙乾後研成細末。取10毫升白酒,溫熱 後加6克茄子粉,調均勻後,空腹服用。每日一次,病情好轉後再繼續服用7天。
茄子是中醫裡的一味藥物,也是餐桌上常見的家常蔬菜,各大菜系,各色大宴、小吃裡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魚香茄子」、「燜燒茄子」、「毛豆燒茄子」更是廣為流傳的傳統名菜。
魚香茄子
魚香茄子是川菜中的一道著名菜餚,主料為茄子,配以多種輔料燒製而成。具體作法是:取茄子1個,蔥1棵,生薑1 塊,蒜(去皮)2瓣,泡椒4個,醬油、米醋、料酒、糖、鹽、味精適量。將茄子洗淨,切成條塊狀。將泡椒、蔥、姜、蒜分別洗淨切碎。把醬油、米醋、料酒、 糖、鹽、味精放一起調勻。將茄子塊放入鍋中翻炒,待茄子顏色變深,體積有些變小時盛出。鍋中倒入少許油,放入姜、蒜碎爆出香味,倒入切碎的泡椒炒出香味。 倒入茄子翻炒2分鐘。放入調味汁、豆瓣醬翻炒,待湯汁變濃稠時撒入蔥花即可出鍋。如果不吃辣,可去除泡椒。魚香茄子有開胃健脾、清腸去熱的功效。
燜燒茄子
具體做法是:取茄子1個,甘草6克,大蒜2瓣,生薑1塊,蔥1棵,鹽、味精適量。將茄子洗淨,切成條塊狀。把甘 草潤透,切片。把生薑切片,蔥切段。油鍋燒熱後下薑片、蔥段爆香,放入茄子條翻炒均勻。放入甘草、蒜,加入300毫升清水,用文火煮20分鐘,調入鹽、味 精即成。燜燒茄子有清熱、消暑、和血、止痛、消腫的功效。
毛豆燒茄子
具體做法是:取茄子1個,毛豆100克,蔥花、薑末、大料、蒜蓉、料酒、醬油、香油、白糖、鹽、味精、乾麵粉、 水澱粉適量。將毛豆去皮。鍋中加入清水,放入蔥花、薑末、大料、鹽煮沸。放入毛豆煮3分鐘。將茄子切成菱形塊,放入乾麵粉拌勻,然後放入鍋中,用油炸成金 黃色,將油倒出。把料酒、醬油、香油、白糖、鹽、味精調勻。把蔥花、薑末、蒜蓉放入鍋中炒香,倒入調味汁,加入適當水澱粉汁,然後放入茄子和毛豆,大火快 速翻炒3分鐘即可起鍋。毛豆燒茄子有健脾寬中、清熱潤燥、理氣清腸、消腹脹的功效。
暑熱天氣,將蒸過的茄子拌上蒜泥、麻油,既消暑解熱,又排毒養顏,食後令人體內自有一陣清爽。最為大家所熟悉的 還是《紅樓夢》裡第四十一回的那道美味茄鯗吧。鳳姐奉賈母之命,挾了些茄鯗給劉姥姥吃。劉姥姥吃了說:「別哄我,茄子跑出這味兒來,我們也不用種糧食了, 只種茄子了。」鳳姐向劉姥姥講解說:「把才摘下來的茄子皮去了,只要將淨肉切成碎丁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乾果 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經過這麼多道程序,再配上各色食材,茄 子的原味已盡減。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嘗試一番,嘗嘗這道茄鯗的美味。
具體做法是:取茄子500 克,雞肉100克,桃仁、杏仁、腰果、榛仁、松仁、欖仁、花生、板栗、蓮子、五香豆腐乾、鮮蘑、香菇各5克,紅綠青椒16克,雞蛋1個,雞油100克,糟 酒30毫升,黃酒25毫升,醬油10毫升,澱粉30克,蔥段、薑片、蒜末、糖、鹽、雞精適量。將茄子削皮切成小丁塊備用。將雞肉用水洗淨,瀝干水分,用刀 輕輕拍松,切成小丁塊。將各種乾果去皮,用油炸酥脆。將香菇、鮮蘑、五香豆腐乾、紅綠青椒切成小丁塊備用。鍋中放入雞油,將茄子丁炸至呈金黃色盛出。鍋中 留底油,放入蔥段、薑片、蒜末煸香,下雞肉丁,翻炒10分鐘後,放入鮮蘑、香菇、豆腐乾、紅綠青椒及各種乾果仁。然後放入糟酒、醬油、鹽、糖、醋、適量清 水,將澱粉勾芡(不要太稠)。翻炒均勻後,澆在茄丁上即成。
茄子適用於燒、燜、蒸、炸、拌等烹調方法。但許多人喜歡先將茄子油炸過後食用,殊不知這並不科學。因為,油炸的 方式會使茄子損失大量的營養,而若外面包裹上糊漿後再炸則能減少營養的損失狀況。茄子有些微苦,食用前可用沸水浸泡3 分鐘,以去除苦汁,等瀝干水分後再下油鍋。茄子切成塊或片後,由於氧化作用會很快由白色變褐色,這時可將切好的茄子放入水中浸泡起來,待烹製時再撈起瀝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