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濕心火旺,用茯苓來健脾養神
說起茯苓,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京城名小吃——茯苓餅。目前其具體做法是:茯苓霜和精白麵粉做成薄餅,將蜂蜜或砂 糖熬熔後,與蜜餞松果碎仁拌勻,夾在薄餅中就製成了茯苓餅。關於茯苓餅的製作方法,在800年前的南宋的《儒門事親》一書中就有記載:「茯苓四兩,白面二 兩,水調作餅,以黃蠟煎熟。」不過這種蠟煎的茯苓餅並不好吃。清乾隆時期,人們認為「糕貴乎松,餅利於薄」,於是這種餅就越來越薄。後來人們覺著這種餅淡 而無味,於是選用蜂蜜、桂花和多種果仁調製成甜餡,放在兩張餅之間,就製成了現在我們常吃的茯苓餅。茯苓餅不僅香味濃郁,還具有安神健脾的功效。
據說有一次,慈禧太后得了病,不思飲食,整夜不寐,心口疼痛,御醫也束手無策。後來,御膳房裡的一位廚師絞盡腦 汁製作了一款夾心薄餅獻給太后。這位廚師選來幾味健脾開胃的中藥,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為主要原料作餡,將茯苓粉和上等澱粉攤烙成外皮,製成夾心薄 餅。慈禧吃後,覺得正對口味,於是經常吃。漸漸地,她發現心口疼痛的毛病也消失了。有些史書中記載,慈禧自從經常進食「茯苓餅」後,身體越來越好,頭髮也 由白變黑了。自此以後,茯苓餅不僅被載入太醫院 「仙方冊」中,御膳房製作「茯苓餅」的名廚也得到了重賞。同時,慈禧也常以此餅賞賜朝中大臣。由此,茯苓餅也身價百倍,成了當時宮廷中的名點。後來茯苓餅 傳入民間,也成為名滿京城的風味小吃。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有健脾和胃、養心安神、利水滲濕的功效。中醫認為,「茯苓淡而能滲, 甘而能補,能瀉能補,兩得其宜之藥也。利水濕以治水腫小便不利,化痰飲以治咳嗽、痰濕入絡之症,健脾胃而能止瀉止帶,寧心神治驚悸失眠」。意思是說,茯苓 味淡能滲濕,味甘能補,具有洩、補兩種功效。同時又利水,治咳嗽,治痰濕入絡、水濕滯留等症,健脾胃可止瀉洩止帶下,寧心神可治療驚悸、失眠的症狀。
有一位患者,因心慌胸悶、全身乏力、腹痛、瀉洩來我處就診,詢問之下得知她還有食慾不振、口乾、頭暈的現象。診 見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於是,我斷定此患者為濕熱體質,這些都是脾濕心熱引起的症狀。脾濕,脾運化功能失調,所以有腹痛、瀉洩、全身乏力的現象;心 火過盛,所以有心慌胸悶的現象;濕熱之氣上浮故有口乾、頭暈現象,濕熱內蘊故食慾不振。所以,我採用了化濕清熱的方法,選用《聖惠方》裡的一個方劑——茯 苓麥冬粥幫她治療。具體做法是:取茯苓、麥冬各15克,粟米50克。將茯苓、麥冬煎煮取濃汁。將粟米加入清水煮沸,然後倒入藥汁用小火煮半小時。每日一 劑,空腹食用。
《用藥心法》中說:「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聖藥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導氣。」意思是說, 茯苓味淡能通竅醒腦,味甘能助陽氣,是除濕的聖藥。中醫中講,茯苓味甘,性平,補陽氣,益脾去水液,生津行氣。《藥品化義》中說:「白茯苓,味獨甘淡,甘 則能補,淡則能滲,甘淡屬土,用補脾陰…… 蓋甘補則脾臟受益,中氣既和,則津液自生,口焦舌於煩渴亦解。」意思是說,白茯苓味甘淡,味甘能補陽氣,味淡能滲濕,甘淡皆歸脾土,可用來補脾陰……由於 甘能補陽,故脾臟受益,中焦之氣和諧,津液自然就會生成,口乾、舌干、煩躁的現象也會解除。《本草正義》中說:「茯苓,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 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即指出,茯苓有濕補中、養心益智、降濁生津、健脾胃的功效。《本草衍義》中說:「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 闕也。」意思是說,茯苓能除濕行水,是補益心脾不能缺少的藥物。
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心、肺、胃經,可清心養神、生津潤燥、消渴益胃。中醫中常用麥冬來治療心煩失眠、內熱、津傷消渴等症。
粟米味甘、鹹,性涼,能益脾胃、除煩熱。《食醫心鏡》中說,粟米「治消渴口乾,粟米炊飯,食之良」。意思是說,粟米能去除口乾口渴的症狀,做成飯食用,補益身體。
茯苓麥冬粥能除脾濕、去心火、養胃消渴、益智安神,可治療濕熱體質者因心脾濕熱引起的失眠、心悸、食慾不振、頭暈乏力、腹痛腹瀉的症狀。
此外,茯苓有多種食用方式,可製成茯苓霜、茯苓酸奶、茯苓酒。《紅樓夢》第六十回裡詳細介紹了茯苓霜的服用方 法:碾碎的白茯苓末用牛奶或滾開水沖化,每天早晨起床後吃上一盅(淨含量約20克),是「最補人的」。茯苓雖為一種中藥,但在生活中它已經慢慢地變成滋補 佳品,濕熱體質者更應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