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健康指標:教你學會做自己的大夫  作者:李歌

健康指標:教你學會做自己的大夫  作者:李歌

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四節 心理健康指標

[日期:2016-06-07] 來源:  作者:李歌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四節 心理健康指標

  在過去,一個身體健康,沒有明顯的精神疾病的人就被認為是一個健康的人。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不僅身體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也同樣重要。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沒有明顯的精神疾病的人並不都是心理健康的人。

  在科學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對自己和別人的心理毫無興趣,但現在,人們已經知道,人的心理不僅決定了人的精神狀態,還影響著人的身體健康,也影響著人的行為、能力。因此,瞭解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心理健康,就成了現代人必須努力做到的事情。

  同有形的人體一樣,無形的心理的健康也有它的指標。不同的是,心理健康的指標不是一個個數據。

  目前存在的心理健康的指標可以歸納為五點:

  1 心理健康應該是沒有症狀的

  以是否有能夠檢查出來的症狀判斷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是目前的心理醫生常用的方法。目前確實有不少專家認為,對 於心理健康難以準確界定,那麼,就可以這樣認為:只要沒有症狀,那就表明這個人的心理是非不健康的,根據否定加否定等於肯定的原則,也就可以認為這個人的 心理是健康的。

  這項指標可以用來初步判斷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但這個方法還有很大缺陷,容易使人判斷錯誤。

  2 心理健康應該有平均狀態

  這個指標是根據個人的心理行為是否偏離某一人群的平均值來區分心理是否健康。通俗地說,就是用與大多數人的心理相比是否有異常來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當然,這種指標也有其局限性。

  3 心理健康所產生的應該是合乎某一水準的社會行為

  有專家認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準的社會行為。確實,心理健康就其實質而言,既有其個體性的一面,也有其社 會性的一面。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有異常,那麼幾乎可以判斷出他的心理也是不健康的。這個指標的缺陷是無法解決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宗教、不同人種、不同 性別的人的心理差異問題。例如,同性戀在許多國家被認為是一種心理疾病,但在某些國家和地區卻被認為是正常的。

  4 心理健康應該有良好的適應能力

  這個指標是被專家學者普遍認可的,它是以觀察個人能否適應環境來劃分心理的健康與不健康的。若一個人對環境適應良好,則此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則不健康。但是,心理健康的含義,又不僅僅指一個人是否能適應環境,因此,這個指標也受到了一些人的質疑。

  5 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機能能發揮正常作用

  心理機能,即人的心理活動的方式和特點,以及這種方式和特點在個人生活中的有效性。有學者認為,人的心理是否健 康,最終都會表現在心理機能上。心理健康時,人的心理機能可以充分發揮作用,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機能的發揮就越靈活,越充分。但有些心理異常者也可以 正常發揮心理機能。

  一個人的身體是否健康,醫學上已經有了客觀的標準,而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由於人的心理極其複雜,因此標準就很難確定,至今尚無肯定的答案。

  根據上面五點對心理健康的界定,有心理專家整理出了12條判斷心理是否健康的可操作性比較強的指標:

  1 智力正常。智力又被稱為智商、IQ,是人的各種能力的總和,包括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它是保證人們進行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智力正常與否可通過智力測驗來判定,若智商在60以下即屬於智力低下了。

  2 情緒穩定、心境樂觀。人們的情緒又被稱為情商、EQ,是所有心理活動的背景條件和伴隨其他心理過程的體驗。正如體溫可作為生理上健康與否的標誌之一,情緒 也是反映人的心理上健康與否的標誌之一。心理健康的人,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總是佔據優勢的,雖然也會有悲、憂、愁、怒等消極的情緒體 驗,但一般不會長久。他能適當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喜不狂,憂不絕,勝不驕,敗不餒,謙虛不卑,自尊自重,在社會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畏縮恐懼, 對於無法得到的東西不過於貪求,爭取在社會規範允許的範圍內滿足自己的各種要求,對於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滿意,心情總是開朗的、樂觀的。

  3 意志健全、行為協調。意志的健全在於行動上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制力。人的意志通過行動表現出來,而行動又受意志的支配,心理健康的人意志與行為是統一的、協調的。

  4 注意集中度。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切心理活動的共同特性,是判斷心理健康與否的一個有效指標。由於人的注意總是和心理過程的障礙相聯繫著的(如情感、意志和感知障礙),一旦發現某人非常容易分心,不能自制,就說明他的心理已經有問題。

  5 完整統一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有相對正確的信念體系和世界觀、人生觀,並以此為核心把動機、需要、態度、理想、目標和行為方式統一起來。如果某人經常慾望 與信念相違背,需要與良心相衝突,行為方式與態度不相一致,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既缺同情心,又無責任感,那麼他的心理必定是不健康的。

  6 面對現實,接受現實,適應現實,改變現實。心理健康的人能夠面對現實,接受現實,並能夠主動地去適應現實,進一步地改造現實,而不是逃避現實,對周圍事物 和環境能做出客觀的認識和評價,並能與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既有高於現實的理想,又不會沉湎於不切實際的幻想與奢望,他對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對 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都能妥善處理。這是國際上公認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具體說來,表現在三個方面:1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2人際關係的 適應能力;3處理、應付家庭和社會生活的能力。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現實,不敢面對現實,沒有足夠的勇氣去接受現實的挑戰,總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時 或責備社會環境對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無法適應現實環境。

【書籍目錄】
第1頁:作者簡介 第2頁:前言
第3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一節 健康指標常識 第4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二節 健康外在指標
第5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三節 健康內在指標 第6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三節 健康內在指標(1)
第7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四節 心理健康指標 第8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四節 心理健康指標(1)
第9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一節 你的健康指標及格了嗎 第10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二節 循環系統指標詳解
第11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二節 循環系統指標詳解(1) 第12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三節 神經系統指標詳解
第13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三節 神經系統指標詳解(1) 第14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四節 運動系統指標詳解
第15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四節 運動系統指標詳解(1) 第16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五節 呼吸系統指標詳解
第17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五節 呼吸系統指標詳解(1) 第18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六節 消化系統指標詳解
第19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六節 消化系統指標詳解(1) 第20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七節 泌尿系統指標詳解
第21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八節 生殖系統指標詳解 第22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九節 感官系統指標詳解
第23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十節 免疫系統指標詳解 第24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十一節 內分泌系統指標詳解
第25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十一節 內分泌系統指標詳解(1) 第26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一節 兒童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27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一節 兒童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1) 第28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青少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29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青少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1) 第30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中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31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中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1) 第32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四節 老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33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四節 老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1) 第34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一節 「亞健康」狀態的非健康指標
第35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常見病的非健康指標 第36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常見病的非健康指標(1)
第37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常見病的非健康指標(2) 第38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39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1) 第40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2)
第41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3) 第42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3)
第43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4) 第44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5)
第45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6) 第46頁:第五章 養生 第一節 養生與健康指標的關係
第47頁:第五章 養生 第二節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48頁:第五章 養生 第二節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1)
第49頁:第五章 養生 第三節 不同年齡人群的養生食譜 第50頁:第五章 養生 第三節 不同年齡人群的養生食譜(1)
第51頁:第五章 養生 附錄一: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 第52頁:第五章 養生 附錄二:公務員錄用體檢表
第53頁:第五章 養生 附錄三:本書所用單位換算表 第54頁:第五章 養生 附錄四:健康指標速查指南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