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免疫系統指標詳解
免疫系統的正常指標,大多與其他系統有著密切關係,並且基本都在血液的正常指標中體現,因此,在本節,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免疫系統的功能、組成以及其中個別器官的正常指標。
免疫系統是與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一樣的獨立解剖系統。它與其他系統緊密配合,相互制約,保證機體在複雜多變的內外環境中處於總的生理平衡狀態,維持身體健康,它的功能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 防禦傳染:免疫系統能夠有效地防禦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產物的侵襲,並將它們消滅或中和。假如這種功能作用失調,「活性過高」則將發生不利的結局,形成變態反應,反之如「活性過低」,機體抵禦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薄弱,就引起反覆感染。
2 自身穩定:這一功能保證了體內細胞的均一性,它具有把體內衰老和破壞的細胞及細胞成分清除出體外的作用。例如將血液循環中包括衰老和被破壞的紅細胞或白細 胞清除掉,如果這一功能失調,出現「過高」時,可將本身的某些組織細胞作為「非己」東西加以清除處理,就會引起組織損傷,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3 免疫監視:機體內經常產生突變細胞,這些細胞可能由某種病毒和化學藥品誘發產生,這種突變細胞因為有特性抗原標記,正常的免疫功能能夠識別它,並把它清除掉,這就是「免疫監視作用」。若這一功能低下,就可能發生腫瘤。
免疫系統包括:中樞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細胞(T、B淋巴細胞等)和免疫活性介質(抗體、細胞因子和補體等)。
人體中樞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
初生兒胸腺重約10~15g,以後逐漸長大,至青春期最重約30~40g,青春期以後,胸腺開始慢慢退化,步入老年,胸腺組織大部分被脂肪組織所取代,但仍殘留一定的功能。
骨髓是造血器官,它是紅細胞、粒細胞、單核細胞、血小板等的發源地和分化成熟的場所。
外周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結、脾、闌尾、扁桃體以及瀰散的淋巴組織等。
脾臟是體內最大的淋巴器官,富含血管。脾還有造血功能,血竇有貯存和調節血量的血庫作用。脾屬於網狀皮系統,位於腹腔的左上方,呈暗紅色,質軟而脆,當局部受暴力打擊時,易破裂出血。
脾髒在胚胎時期是一個重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後能產生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脾臟內的巨噬細胞能將衰老的紅細胞、血 小板和退化的白細胞吞噬消滅。它還能吞噬血液中的細菌、原蟲和異物。脾有豐富的血竇,可儲存一定量(約200ml)的血液,在機體劇烈運動或爬山或突然失 血時,脾的平滑肌收縮,放出血液以補充機體的需要。脾中的淋巴細胞還能製造抗體。
正常的脾臟一般不能摸到,男性脾臟厚≤4cm,女性脾臟厚<3 5cm,成人門靜脈<13mm。如在左肋緣下能夠觸摸到脾,就說明脾腫大,不健康。
引起脾腫大的原因很多,如血吸蟲病、慢性肝炎、黑熱病、傷寒、瘧疾、門靜脈高壓症、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脾腫大以後,可引起脾功能亢進,使血液中的血細胞和血小板減少。
淋巴結為圓形淋巴器官,直徑在1cm左右,主要分佈在非黏膜部位,包括:肘、腋下、窩、腹股溝、頭頸、腸系膜等部位。
闌尾在盲腸的末端,長有5~9cm左右,直徑大約0 5~1cm。
闌尾分泌的物質就有助消化作用,其本身已經沒有消化功能,在人體中扮演的似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雖然闌尾管壁內淋巴小結十分豐富,有抵禦病菌、產生免疫功能的作用,不過到了成年以後,這種作用已日漸衰落,在整體中影響很小。
扁桃體除了我們一看就看見的兩塊顎扁桃體外,根據扁桃體所在部位不同還有咽扁桃體(即增殖體,也稱腺樣體)、舌 扁桃體、咽鼓管扁桃體。它們和咽部的側面及其咽壁上散在的淋巴濾泡組成了一個我們口鼻的環形防禦系統,具有消滅和抵制從口鼻進入的病毒、細菌等病原體的作 用。一旦機體抵抗力下降,扁桃體和增殖體容易受到病毒或細菌的侵襲,且容易發炎、腫脹,這就是平時最常看見的扁桃體炎症。扁桃體發炎若未及時和徹底治療, 或體質弱、病原體毒力較強,常轉變成慢性病變,引起附近器官和全身疾病,小兒時期發病還會導致發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