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月經不調
烏雞白鳳丸
【配方】烏骨雞、鹿角膠、制鱉甲、鍛牡蠣、桑螵蛸、人參、黃芪、當歸、白芍、香附、天門冬、甘草、生地黃、熟地黃、川芎、銀柴胡、丹參、山藥、芡實米、鹿角霜等份。
【劑型與規格】蜜丸劑。每丸重10克或5克。
【功效】補氣養血,調經止帶。
【主治】氣血兩虛,月經不調。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常用於經血不調引起的經血先後無定期、量少色淡質清、頭暈耳鳴、腰酸如折、五心煩熱、 小腹墜重;帶下引起的平日帶多、清冷如涕、量多終日淋漓不斷、懶言神倦、身體羸弱;虛勞引起的面色萎黃、不耐勞作、潮熱盜汗、心煩易怒;以及西醫之婦女更 年期綜合征、青春期經期紊亂、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男子性功能衰退等。凡具有上述症狀者,均可選用本方。口服。每服1丸,每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未成年 女子可酌服1/2丸。凡屬實證者慎用,孕婦忌服。
八珍益母丸
【配方】黨參、熟地黃、白朮、茯苓、當歸、白芍、甘草、川芎、益母草等份。
【劑型與規格】蜜丸劑。每丸重9克。
【功效】補虛益氣,養血調經。
【主治】氣血兩虛,月經不調。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多用於月經後期行經或經後腹痛、量少色淡、面色白或萎黃、食慾不振、倦怠乏力、氣短心悸、頭暈眼花等症。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3次。忌惱怒及食生冷食物、寒涼藥物。
加味逍遙丸
【配方】柴胡、當歸、白芍、丹皮、白朮、茯苓、梔子、薄荷、甘草等份。
【劑型與規格】水丸劑。每50粒重3克。
【功效】舒肝清熱,健脾養血。
【主治】脅肋作痛,月經不調。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臨床多用於目疾引起的目昏目脹、頭暈口苦、兩脅作痛、神煩易怒;月經不調引起的經行先 期、經量多、乳房脹痛等症;以及西醫診斷的視神經萎縮、中心性視網膜炎、無黃疸性肝炎、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見以上症狀者,可用本方。口服。成人 每次9克。每日2次,早晚溫開水送服。兒童用量酌減。忌氣惱及辛辣生冷食物,虛寒證禁用。
當歸紅棗沖劑
【配方】當歸、紅棗、蔗糖。
【劑型與規格】沖劑。每袋20克(相當於當歸生藥12.5克)。
【功效】養血調經,活血止痛。
【主治】月經不調。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多用於脾虛血虧所引起的痛經、閉經、產後腹痛產生的月經量少、質稀或月經後錯、經行腹痛、喜溫喜按、面色少華、頭暈眼花、短氣懶言等症。口服,每次1袋,每日2~3次,溫開水沖服。戒氣惱,避寒涼,忌辛辣油膩。孕婦慎用。糖尿病患者忌服。
芩心丸
【配方】黃芩60克。
【製作方法】以米泔水浸藥7日,炙干再浸再炙。如此7次。將黃芩研為細末,醋調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清熱調經。
【主治】更年期月經不調。
【應用】本方適用於婦女更年期月經過多或淋漓不止。每日服2次,每次服70粒約9克。空腹黃酒送服。
兩地膏
【配方】生地黃30克,地骨皮30克,麥冬15克,阿膠30克,白蜜40毫升。
【製作方法】將前3味加水煎取濃汁300毫升。阿膠加熱水60毫升溶化。兌入藥汁,加白蜜,放在慢火上邊熬邊調勻,放涼裝瓶中。
【功效】清熱涼血。
【主治】月經先期。
【應用】本方適用於陰虛血熱型月經先期。一般表現為:月經提前,量少色紅,質黏稠兩顴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5日為1個療程。
【月經不調單驗方】
1.艾葉9克,生薑15克與2枚雞蛋放下沙鍋煮熟,去蛋殼再煮10分鐘即可。適用於月經後期,痛經有寒症。於經前7天開始服用。每日1劑,連服7劑,吃蛋喝湯。
2.烏雞一隻與絲瓜100克,雞內金15克煮湯,放入少許蔥、姜、鹽。適用於月經量少,有補虛通絡作用。每日1劑頓服,連服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