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發熱
補中益氣丸
【配方】炙黃芪、黨參、蜜炙甘草、升麻、柴胡、當歸、白朮、陳皮。
【劑型與規格】蜜丸劑,每丸重9克。水丸劑,每30克約500粒。
【功效】補中益氣、攝血。
【主治】脾虛氣弱,中氣虛陷。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可用於治療內傷發熱、久洩、脫肛、尿血、癃閉等多種疾病。西醫診斷的子宮脫垂、內臟下 垂、重症肌無力、肌肉萎縮、功能性子宮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只要辨證屬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或中氣虛虧諸證,均可運用本藥。口服,成人每次服1丸 (9克),每日2~3次,空腹服。腎虛者不宜用。病後津氣兩傷者,不宜單用本方。
知柏地黃丸
【配方】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萸肉、懷山藥、丹皮、澤瀉、茯苓。
【劑型與規格】水蜜丸。每瓶60克或360粒。
【功效】滋陰清火。
【主治】陰虛內熱。
【應用】本方治療內傷發熱,骨蒸潮熱,五心煩熱,盜汗心煩,失眠多夢,便干尿少,舌紅而少津無苔,脈細數。每日2次,每次30粒或6克。
蚌肉苦瓜湯
【配方】苦瓜250克,蚌肉100克,鹽10克。
【製作方法】將活蚌清水養2天,去淨泥味後,取其肉與苦瓜加水共煮湯,加入鹽煮至熟。
【功效】清熱解毒,潤燥止渴。
【主治】陰虛內熱,虛火上炎。
【應用】本品能清熱解毒,滋陰止渴。適用於陰虛熱盛患者。可作為佐餐食品,或作為湯菜。
石膏粳米湯
【配方】生石膏60克,粳米60克。
【製作方法】上兩味以水煎煮,煮至米爛熟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瀉火,除煩止渴。
【主治】肺胃熱盛,氣陰已傷。
【應用】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為本品之治療功效。主治溫熱病、壯熱、口乾煩渴、脈洪大者。肺胃燥熱口渴多飲、善饑、多尿者也可選用。每日服1~2劑,趁熱飲之為宜。
瓜皮花粉飲
【配方】西瓜皮15克,冬瓜皮15克,天花粉12克。
【製作方法】將上3味以水煎湯,去渣留汁為飲。
【功效】清熱解暑,消渴利水。
【主治】肺胃內熱,暑熱傷人。
【應用】本方有清熱解渴,去暑散熱的作用。可治療發熱、口渴、多飲、尿濁量多。夏季飲用,也可祛暑利尿,止渴保健。
石膏烏梅茶
【配方】石膏150克,烏梅20枚,白蜜3克。
【製作方法】將石膏搗碎,紗布包裹,與烏梅同以水煎煮,過濾取汁,去渣,調入白蜜。
【功效】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主治】肺胃燥熱,爍傷津液。
【應用】本方用於熱邪傷津,肺胃燥熱、口渴多飲、汗多、身熱不退等,均可頻頻飲用。
五汁飲
【配方】鮮葦根汁、荸薺汁、麥門冬汁、梨汁、藕汁各30克。
【製作方法】將鮮葦根、麥門冬洗淨,壓汁去渣。荸薺、梨、藕洗淨,分別去皮,搾汁,並將各汁和勻涼飲。不喜涼者,可隔水燉溫服。
【功效】清熱養陰、生津潤燥。
【主治】熱病傷陰,爍傷津液。
【應用】本方有涼潤清熱的作用,適用於燥熱灼傷肺胃、煩渴不止、咽干多飲症等。熱病後期用之,有生津救液作用。脾虛便溏者慎用。
石斛露
【配方】鮮石斛100克。
【製作方法】將鮮石斛洗淨,切成1厘米長的小段,放入燒瓶內,加入清水適量,蓋上瓶塞,接好冷凝管。對燒瓶加熱,煮沸後收取的蒸餾液即是石斛露。
【功效】清熱養胃,生津益陰。
【主治】肺胃燥熱,傷津爍液。
【應用】本方有生津養胃、清熱益陰的作用。適用於熱病傷津、肺胃燥熱、消渴多飲、口乾咽痛、消谷善食等。以此代茶,頻頻飲用,很有效果。
【發熱單驗方】
1.天花粉125克,加工成粗末。每日15~2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治身熱、口渴、煩滿等症;久服效果明顯。
2.田螺數百隻浸泡過夜。除去泥沙污水,取澄清的泡田螺水,上灶煮沸即可飲用。有清熱生津止渴作用;治煩渴多飲。口舌乾燥等;久服有效。
3.鮮桑椹50克,洗淨搾汁。治熱盛口渴;每日3次。
4.雪花梨一丁,去皮切薄片,放入碗中,加涼開水浸泡半日,再搾汁。治熱病煩渴,口乾煩躁,每日可頓服數次。
5.鮮藕汁1000克切片,搗爛如泥,紗布取汁。有清熱止渴,涼血止血作用。用於口燥咽干,熱病煩渴,痰中帶血等症。每日2~3次,每次頓服,連服5~7天。
6.生蘆根1000克壓搾取汁,有清熱、生津、止渴、止嘔作用。適用於外感病燥熱傷津患者。每日5~6次,每次10~15毫升。
7.陳倉米50克煮粥,加入鮮地黃汁150克,攪拌均勻即成;有補腎益陰作用。治療陰虛發熱乏力、口渴、消瀉、尿頻、腰膝酸軟等症,可以經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