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家庭常見病妙用小處方(第二版)  作者:人民軍醫出版社

家庭常見病妙用小處方(第二版)  作者:人民軍醫出版社

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七、發熱

[日期:2016-06-05] 來源:  作者:人民軍醫出版社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七、發熱

  補中益氣丸

  【配方】炙黃芪、黨參、蜜炙甘草、升麻、柴胡、當歸、白朮、陳皮。

  【劑型與規格】蜜丸劑,每丸重9克。水丸劑,每30克約500粒。

  【功效】補中益氣、攝血。

  【主治】脾虛氣弱,中氣虛陷。

  【應用】本方為非處方藥。可用於治療內傷發熱、久洩、脫肛、尿血、癃閉等多種疾病。西醫診斷的子宮脫垂、內臟下 垂、重症肌無力、肌肉萎縮、功能性子宮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只要辨證屬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或中氣虛虧諸證,均可運用本藥。口服,成人每次服1丸 (9克),每日2~3次,空腹服。腎虛者不宜用。病後津氣兩傷者,不宜單用本方。

  知柏地黃丸

  【配方】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萸肉、懷山藥、丹皮、澤瀉、茯苓。

  【劑型與規格】水蜜丸。每瓶60克或360粒。

  【功效】滋陰清火。

  【主治】陰虛內熱。

  【應用】本方治療內傷發熱,骨蒸潮熱,五心煩熱,盜汗心煩,失眠多夢,便干尿少,舌紅而少津無苔,脈細數。每日2次,每次30粒或6克。

  蚌肉苦瓜湯

  【配方】苦瓜250克,蚌肉100克,鹽10克。

  【製作方法】將活蚌清水養2天,去淨泥味後,取其肉與苦瓜加水共煮湯,加入鹽煮至熟。

  【功效】清熱解毒,潤燥止渴。

  【主治】陰虛內熱,虛火上炎。

  【應用】本品能清熱解毒,滋陰止渴。適用於陰虛熱盛患者。可作為佐餐食品,或作為湯菜。

  石膏粳米湯

  【配方】生石膏60克,粳米60克。

  【製作方法】上兩味以水煎煮,煮至米爛熟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瀉火,除煩止渴。

  【主治】肺胃熱盛,氣陰已傷。

  【應用】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為本品之治療功效。主治溫熱病、壯熱、口乾煩渴、脈洪大者。肺胃燥熱口渴多飲、善饑、多尿者也可選用。每日服1~2劑,趁熱飲之為宜。

  瓜皮花粉飲

  【配方】西瓜皮15克,冬瓜皮15克,天花粉12克。

  【製作方法】將上3味以水煎湯,去渣留汁為飲。

  【功效】清熱解暑,消渴利水。

  【主治】肺胃內熱,暑熱傷人。

  【應用】本方有清熱解渴,去暑散熱的作用。可治療發熱、口渴、多飲、尿濁量多。夏季飲用,也可祛暑利尿,止渴保健。

  石膏烏梅茶

  【配方】石膏150克,烏梅20枚,白蜜3克。

  【製作方法】將石膏搗碎,紗布包裹,與烏梅同以水煎煮,過濾取汁,去渣,調入白蜜。

  【功效】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主治】肺胃燥熱,爍傷津液。

  【應用】本方用於熱邪傷津,肺胃燥熱、口渴多飲、汗多、身熱不退等,均可頻頻飲用。

  五汁飲

  【配方】鮮葦根汁、荸薺汁、麥門冬汁、梨汁、藕汁各30克。

  【製作方法】將鮮葦根、麥門冬洗淨,壓汁去渣。荸薺、梨、藕洗淨,分別去皮,搾汁,並將各汁和勻涼飲。不喜涼者,可隔水燉溫服。

  【功效】清熱養陰、生津潤燥。

  【主治】熱病傷陰,爍傷津液。

  【應用】本方有涼潤清熱的作用,適用於燥熱灼傷肺胃、煩渴不止、咽干多飲症等。熱病後期用之,有生津救液作用。脾虛便溏者慎用。

  石斛露

  【配方】鮮石斛100克。

  【製作方法】將鮮石斛洗淨,切成1厘米長的小段,放入燒瓶內,加入清水適量,蓋上瓶塞,接好冷凝管。對燒瓶加熱,煮沸後收取的蒸餾液即是石斛露。

  【功效】清熱養胃,生津益陰。

  【主治】肺胃燥熱,傷津爍液。

  【應用】本方有生津養胃、清熱益陰的作用。適用於熱病傷津、肺胃燥熱、消渴多飲、口乾咽痛、消谷善食等。以此代茶,頻頻飲用,很有效果。

  【發熱單驗方】

  1.天花粉125克,加工成粗末。每日15~2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治身熱、口渴、煩滿等症;久服效果明顯。

  2.田螺數百隻浸泡過夜。除去泥沙污水,取澄清的泡田螺水,上灶煮沸即可飲用。有清熱生津止渴作用;治煩渴多飲。口舌乾燥等;久服有效。

  3.鮮桑椹50克,洗淨搾汁。治熱盛口渴;每日3次。

  4.雪花梨一丁,去皮切薄片,放入碗中,加涼開水浸泡半日,再搾汁。治熱病煩渴,口乾煩躁,每日可頓服數次。

  5.鮮藕汁1000克切片,搗爛如泥,紗布取汁。有清熱止渴,涼血止血作用。用於口燥咽干,熱病煩渴,痰中帶血等症。每日2~3次,每次頓服,連服5~7天。

  6.生蘆根1000克壓搾取汁,有清熱、生津、止渴、止嘔作用。適用於外感病燥熱傷津患者。每日5~6次,每次10~15毫升。

  7.陳倉米50克煮粥,加入鮮地黃汁150克,攪拌均勻即成;有補腎益陰作用。治療陰虛發熱乏力、口渴、消瀉、尿頻、腰膝酸軟等症,可以經常服用。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提要 第2頁:
第3頁:第2版前言 第4頁:第1版前言
第5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一、頭痛 第6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二、牙痛
第7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三、咽喉痛 第8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四、胃脘痛
第9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五、腹痛 第10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六、腰痛
第11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七、發熱 第12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八、感冒
第13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九、咳嗽 第14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十、哮喘
第15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十一、呃逆(打嗝) 第16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十二、嘔吐
第17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十三、腹瀉 第18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十四、黃疸
第19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十五、水腫 第20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十六、便秘
第21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十七、失眠 第22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十八、汗證
第23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十九、咯血 第24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二十、衄血(鼻出血)
第25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二十一、齒衄(齒齦出血) 第26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1) 二十二、吐血
第27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二十三、便血 第28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二十四、尿血
第29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二十五、淋證 第30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二十六、痺證
第31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二十七、癇證 第32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二十八、大葉性肺炎
第33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二十九、矽肺 第34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三十、冠心病
第35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三十一、慢性心功能不全 第36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三十二、慢性肺心病
第37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三十三、風濕性心臟病 第38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三十四、高血壓病
第39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三十五、腦血管意外後遺症 第40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三十六、貧血
第41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三十七、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第42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三十八、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病
第43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三十九、慢性胃炎 第44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四十、腎小球腎炎
第45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四十一、糖尿病 第46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四十二、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第47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四十三、單純性甲狀腺腫 第48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四十四、結核病
第49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四十五、病毒性肝炎 第50頁:第一章 內科疾病方(2) 四十六、細菌性痢疾
第51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一、小兒感冒 第52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二、咳嗽
第53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三、小兒夏季熱 第54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四、鵝口瘡
第55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五、積滯 第56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六、疳證
第57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七、夜啼 第58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八、驚風
第59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九、遺尿 第60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佝僂病
第61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二、流行性腮腺炎 第62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三、小兒蟲症
第63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四、月經不調 第64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五、痛經
第65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六、閉經 第66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七、帶下病
第67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八、妊娠期疾病 第68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十九、產後病
第69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婦女鬱症 第70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一、婦人陰癢
第71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二、不孕症 第72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三、男性性功能障礙
第73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四、前列腺疾病 第74頁:第二章 兒科婦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五、不育症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