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過去模糊的肩周炎概念越來越清晰。目前認為,肩周炎的病因至少包括以下幾種病:
(1)狹義肩周炎,即粘連性關節囊炎。
(2)肩關節不穩。
(3)肩峰撞擊症。
(4)肩峰下滑囊炎。
(5)鈣化性岡上肌腱炎。
(6)肩袖損傷。
(7)盂肱關節關節炎(風濕性、類風濕性、骨關節炎等)。
(8)關節內游離體。
(9)肱二頭肌長頭腱炎等。因此,可以說肩周炎是個大家族。
基於這種新認識,對肩關節疼痛,經功能鍛煉、服藥、外貼膏藥、理療、針灸、拔火罐等治療無效的病人,不應一味觀察等待,而應進行全面、詳細的檢查,以便
明確診斷,盡早針對病因進行治療,防止關節僵硬,留下終身殘疾。比如多發於中老年人的肩峰撞擊綜合征,是局部骨質增生,加上外傷、炎症等原因,肩峰下軟組
織肥厚造成撞擊所致。以前將其歸於肩周炎,用一般方法治療效果不佳,現在通過肩關節鏡,去除增生骨贅或組織,肩關節功能可以很快恢復。
(徐棟華范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