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飲食結構的豐富和變化,痛風在我國的發病率也日益提高。更為麻煩的是跟糖尿病一樣,痛風也是一種只能控制、不能根除的終身性疾病。因而了解痛風、防治痛風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日前,筆者專門走訪了我國痛風疾病防治專家、南京醫科大學著名內科學教授何戎華。說到痛風,何教授指出:
痛風是一種慢性代謝紊亂性疾病,它的特點是體內的代謝廢物——尿酸生成過多或腎髒對尿酸的排洩減少,從而引起血中尿酸含量升高(即所謂“高尿酸血
症”),而高濃度的尿酸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低,容易在關節組織沉積,進而刺激關節引起一系列的炎性反應,表現在臨床上,即為痛風的急性發作。急性痛風性關節
炎以發作性關節紅、腫、痛、熱及關節活動障礙為突出表現,經過幾天會逐漸消退,關節功能也恢復正常,不會遺留關節損害;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則是在急性痛風性
關節炎反復發作的基礎上,導致關節結構及軟組織的破壞,此時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畸形和功能受限。
痛風是一種遺傳缺陷性疾病,具
有遺傳傾向,因此,家族中有痛風患者的人較易罹患痛風,他們需要特別警惕發生痛風。而生活中一些習慣因素也對痛風的發病有很大影響。相對而言,痛風在男性
較女性多見;痛風好發於40歲以上較為肥胖的中年人,尤其是不愛運動進食肉類蛋白質較多、營養過剩的人。
治療痛風的藥物無非是鎮痛消炎藥、抑制尿酸合成藥和促進腎髒排洩尿酸藥等三大類。迄今為止,還沒有能夠使痛風斷根的治療方法出現。
痛風的預防方法其實很簡單,與糖尿病一樣,主要依靠合理的飲食調理。而選擇低嘌呤、低脂肪飲食,多飲水,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控制體重,避免肥胖,戒除煙
酒則是關鍵的關鍵。蘿卜、黃瓜、西紅柿等蔬菜大多含嘌呤較少,而各類葷菜總的說來含嘌呤較高。可是也不一定,蔬菜中的菠菜、韭菜、扁豆含嘌呤就比較高,而
葷食中的雞蛋、牛奶含嘌呤就比較低。
(蔡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