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小腦中風並不少見。據統計,其發病率要占中風總人數的20%左右。小腦中風與大腦中風既有相同之處,兩者都由缺血性或出血性血管病變所引起,又有不同之處。不同之處在於:
1小腦中風好發於青壯年,大腦中風則多見於中老年。
2小腦中風的偏癱症狀不太明顯,而大腦中風都會出現輕重不等的偏癱。
小腦位於顱內的後枕部。它是維持身體平衡、協調軀體的肌群運動、調節肌肉張力和協助大腦支配全身肌肉活動的極其重要的中樞神經器官。一旦供應小腦血液的
血管有血栓阻塞,或受小腦腫瘤的壓迫,都會影響小腦的血供,從而發生小腦缺血性中風。另一方面,如小腦後下動脈或基底動脈由於其管壁中層發育不良而形成的
動脈瘤,常可因情緒激動、過於勞累、勞動時使勁屏氣或大便秘結時用力排便等導致血管瘤破裂,引起小腦出血性中風。
小腦中風先期征
兆有頭後部疼痛、頭昏、眩暈、嘔吐、站立行走不穩、講話含糊不清、發音短促不連貫,以及兩側眼球震顫等。因此,如果發現青壯年有上述的小腦中風先兆,就應
提高警惕,抓緊時間將病人迅速送往醫院。及時采取治療措施,不僅可防止小腦中風病情的惡化,而且能使此病早日痊愈。
(陳身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