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排毒和清除體內垃圾的保健廣告很多,似乎人體的排毒和清除垃圾與此密切相關。
無論毒也好,垃圾也好,即人體代謝之廢物,即環境中各種不良因子。且看人體的各器官是如何忠於職守地履行排毒清除垃圾這一功能的。
排毒清除垃圾的主要場所是腎,代謝廢物如尿素氮、尿酸、鹽類等由尿排出。也許人可六天不食,但不能三天斷水。因為廢物只有溶於水才能排出,否則將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患感冒等感染時,醫囑多飲水,以使尿量增多加速毒素排出。在排毒和清除垃圾中,水當屬“功臣”。
食物經消化而在小腸段將營養吸收,食物殘渣及大腸桿菌形成糞而從結腸排出,即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致病菌入侵腸道常會腹瀉,此乃人體的自衛反應,藉此將細菌毒素加速排出。平時,食物纖維及酸奶有助於垃圾從腸道排出。
肺、氣道等呼吸器官履行“吐故納新”的職能,吸入賴以生存的氧氣而排出代謝廢物二氧化碳。一旦感染或塵埃吸入常會咳嗽咯痰,這也是自衛反應以利“毒”物排出,故對咯痰總應遵循宜祛不宜止的原則。體育鍛煉是加強“吐故納新”的首選方案。
肝尚有解毒功能。醉酒多能自行蘇醒,肝有其功。某些代謝產物、藥物大多經肝結合解毒而隨尿排出體外。
健全的腎、肺、肝等髒器潛力頗大,平時僅部分“開放”便足以完成排毒清除垃圾功能,只須愛護,毋須外界幫助。如一旦得了終末期腎病尿毒症而喪失功能,惟有仰賴透析和腎移植,連有效藥物尚無,遑論其他。
(沈賡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