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健康時代是人類和疾病的斗爭年代。
人類在這場斗爭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一個極為重要的事實是:你還年輕的時候,你的疾病大都可以治好,但是到了老年,由於你的身體機能嚴重下降,難以抵抗“疾病”傷害的時候,最後往往“不治而亡”,使“延年益壽”成為奢望。
據統計,一個人最後2~3年的醫療健康費用占整個人一生醫療費用的90%,已成為社會的嚴重負擔,甚至有人預言,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整個社會的保障體系都將崩潰!
顯然,延年益壽不是人類的抉擇,而是一種無奈之下的補救措施。況且,人類即使在和疾病作斗爭中能成功從病魔那裡奪回10年、20年的生命,但這種與疾病斗爭的日子,這種“不能自理”式的“病病歪歪”的活著,誰願意呢!
這就是我們人類目前的健康現狀。
因此,人類的健康遠不是靠解決老年的疾病問題就可以解決的。
老年身體的機能狀況才是你是否可以戰勝疾病的根本原因,即你是否有足夠的“資本”來戰勝疾病。
其實,任何人都清楚,人類與疾病的斗爭遠沒有取得最終的勝利!相反,這種以疾病為中心的醫療健康模式,反而使人類丟失了整整50年的生命。甚至,這種曾為人類做出過巨大貢獻的醫療健康模式本身,已正在演變為人類很多疾病的最大“禍首”。
我們都是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下成長和生活的,感性健康時代的健康理念和健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健康程度以及壽命。在這種健康時代為背景下的“保健吶喊”,實在顯得太“蒼白無力”,太“微不足道”了!因為“疾病”才是這個時代的真正主角。
因此,要改變人類的命運,首先要改變的不是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是改變決定人們健康的健康模式和指導人們生活方式的健康理論。
如果說感性健康時代曾經為人類的健康做出過巨大貢獻,那麼到了今天,人類的“健康”該是“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要想更健康、更長壽、生命質量更高,人類有更好的選擇嗎?
如果我們不但注意到感性健康時代所取得的成就,還注意到其如何取得的成就。那麼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即將過去的健康時代裡學到許多東西——
我們是如何戰勝各種疾病的呢?
——已經可以戰勝的疾病肯定是已經徹底“弄清它”:不但弄清它的發病條件、發病機理、發病過程、發病時間、發病症狀,而且全部用數字指標來衡量,任何一個細節的“模擬化”或“感覺化”,都會使它成為“不治之症”。簡單的說就是這個疾病已經被徹底數字化;
——當我們診斷這個疾病的時候,尤其是目前,我們全部是借助現代化的診療儀器、用檢測出來的“數字指標”來判斷、診療,而且越來越來依靠精密的醫療設備、檢測來確診;
——我們更是用“數字手段”來檢測、監控整個治療過程;
——直到有關數據指標顯示全部正常,我們才說疾病已被治愈。
我們已經基本不用醫生的感覺來診療疾病,而重大疾病已經完全不用醫生的經驗來診療,我們已無法想像,醫生憑感覺和經驗來對付疾病的後果。
也就是說,感性健康時代,我們對付疾病,用的並不是日常生活方式的“感性”方法,換句話說,感性健康時代,人類已經在享受“數字化”成果,並且被證明它是人類戰勝疾病的“重要武器”。
但只是限於“數字化疾病”。在沒有疾病的時候,你的身體健康是憑感覺的,包括人們的日程生活也完全是“感性化”的。
因此,感性健康時代實際上也就是——數字疾病時代!
感性健康時代的醫療健康模式無形中規定了“數字化”只管疾病,不管“健康”的健康標准。即生病之後才用數字化手段診療。
——這就是目前的奇怪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