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重心由疾病向衰老速度轉移——以衰老速度為中心的時代
現在的所謂健康就是“沒邊沒沿、沒著沒落”的無病狀態。
衰老速度才是衡量健康的唯一標准。
“投資”疾病必將收獲疾病!
而投資衰老速度將收獲30年年輕的生命!
我們目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和“健康”討價還價!因為病了可以去醫院。
而衰老速度不可以討價還價!因為你直接失去的就是你的生命。
青蛙與池塘的故事
一群青蛙幸福地生活在大池塘的一角,池塘的另一邊是一片睡蓮。青蛙們還偶爾游到睡蓮那邊,跳到睡蓮那舒展的葉片上嬉戲。
一天,池塘裡流進了一些刺激睡蓮生長的化學污染物,它們可以讓睡蓮每24小時增多1倍。這對青蛙而言是個問題,一旦睡蓮覆蓋了整個池塘,他們將無處容身。
假定:如果睡蓮可以在50天內覆蓋整個池塘,而青蛙有一種阻止睡蓮生長的方法,但是,需要10天時間來將這個方法付諸實施,因此,為了避免無處容身,青蛙必須在第40天結束之前開始行動。那麼,第40天的時候池塘會被睡蓮覆蓋多少呢?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簡單方法是倒推。我們知道,到50天結束時,池塘會被睡蓮完全覆蓋,第49天,池塘將會被覆蓋1/2;第48天,被覆蓋1/4;第47
天,被覆蓋1/8;以此類推。在第40天結束時,也就是青蛙們能夠采取行動的最晚時間,池塘被睡蓮覆蓋了的比例是1/2的10次方。這是一個非常小非常小
的數字,還不到千分之一。這意味著,如果青蛙們要想避免陷入無處容身的危險境地,他們必須在睡蓮所覆蓋的面積還不到整個池塘的千分之一時就采取行動。也就
是說,他們必須對在很遠的地方發生的非常小非常小的事情保持足夠的警惕,並及時采取行動。
問題:睡蓮覆蓋池塘千分之一時,青蛙會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嗎?
青蛙靠“感覺”能夠成功的阻止睡蓮的侵襲嗎?
睡蓮的覆蓋速度其實是有規律的,青蛙知道利用這個規律阻止睡蓮嗎?
如果告訴青蛙,40天時,它必須行動,否則將無容身之處,青蛙會相信嗎?
青蛙能躲過這一劫嗎?
答案非常清楚:不可能!
這個青蛙就是我們的生命,這個池塘就是我們的身體。睡蓮的覆蓋速度就是我們的衰老速度,我們身體的池塘裡一樣充滿了化學污染物將加速我們的“衰老”,目
前感性健康時代的“各種污染”也正好把我們的衰老速度增加了1倍。當衰老達到某種情況的時候,就像睡蓮覆蓋了整個池塘,迫使我們如青蛙一樣面臨絕境——死
亡。
整個問題的關鍵是:青蛙必須懂得數字,懂得用數字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懂得精准計算並對微小的變化保持高度警惕,並按數字計算
的精准時間來采取行動。只有這樣,青蛙才能避免被趕出池塘的命運。否則,如果靠動物的感覺,池塘在被覆蓋千分之一的時候,它必然還是高枕無憂。而此時的高
枕無憂也注定了青蛙將喪失容身之地的命運。
也就是說靠感覺必輸無疑,而輸掉的還是整個生命——這就是目前人類健康的真實寫照。
其成敗的關鍵,在於用什麼方法。靠感覺、還是數字?靠感覺必輸!就像感性健康時代,因為我們無法對於微小的變化保持高度警惕。
因此,往往還在我們高枕無憂的時候,死神就找上門來,就像睡蓮已經猝不及防地覆蓋整個池塘,使青蛙無處容身。
只有靠數字的方法,我們才可以清晰的知道,“睡蓮”在第幾天會覆蓋多少池塘,我們在什麼時候采取行動,才會游刃有余地阻止其覆蓋。
而且我們要非常清楚,即使晚一天,生命就將不復存在,而提前一天,命運就將徹底改變。
感性健康時代,我們靠“動物”的感覺無法判斷自己所面臨的危險,輕視我們周圍所面臨的“危險”,無法對周圍環境和身體的微小變化保持高度警惕,是生命早衰和夭折的根本原因。
因為受人類感覺的局限,只有靠數字的方法才能判斷和解決這種危險。而且,我們所面臨的環境要復雜得多、惡劣得多,決不只是“一片睡蓮”在侵蝕生命,而且也不只是一種“刺激睡蓮生長的化學物質”,即人類所面臨的危險要比青蛙高成千上萬倍。
這個故事清楚的說明:用動物式的感覺,人類的健康是注定要出“大問題”的。只有用“數字化”的方法,來精准解決人類的所有生命問題,關注身體和環境的任何“微小變化”,才是人類健康的唯一出路。
我們必須迎接人類的健康新時代——數字健康時代。
在感性健康時代,人的健康以疾病為中心,而實際上,疾病遠不是人類健康的全部,而只是人類自然衰老過程中,一個打破衰老進程的一個“很小”的因素,尤其和那些大肆“偷走”人類生命的重大“加齡因素”比起來,更是如此。
現代科技已經證明,人類本身是一個按照自己的生物鍾設定好的、按一定的規律和衰老進程會自然衰老的生物,這就是自然衰老。按照這個自然衰老程序,如果人類能夠“正確”地“使用”身體,那麼,人類的壽命大約是120~150歲。
但是,這個自然衰老程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對於生命的“消耗和使用”,即生活方式的不同,衰老程序也會隨機的發生改變,這就是“隨機衰老理論”。
“隨機衰老理論”解釋了為什麼目前人類的壽命只有70多歲。那就是目前人類生命的“使用、磨損和消耗”方式是“極端錯誤的”,從而大大加快了生命衰老的進程。
但是,“隨機衰老理論”也給了我們希望:即如果我們“科學精准”地使用生命,我們也有可能延緩生命的衰老進程,從而大大延長人類的壽命。
到那時我們不但可以活到120~150歲,也許我們可以活到200歲,甚至更高的壽命。
我們“破壞式”地“使用”生命,改變了身體自身的基因衰老程序,使我們的壽命減少了一半,那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更加精准、更加正確”地“使用”生命,我們的壽命可以延長一倍嗎?如果是這樣,我們人類的壽命就可以達到240~300歲。
人的衰老是自然規律,是“上天”決定的,每個人都會在120~150年內,把生命衰老終結。但是,隨機衰老理論決定了一個人的衰老進程會隨著一個人的生
活方式不同,呈現非常大的變化,最短的“夭折”只有30多年,而最長的達到120多年。因此,是衰老進程的“快慢”決定了人類壽命的長短。
這個衰老進程的快慢就是“衰老速度”,即衰老速度的快慢決定了人的壽命。
而決定人衰老速度快慢的,極大程度上卻是你的“生命使用方式”,即生活方式。
也就是說,人類生活方式決定了衰老速度的快慢,也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人類的壽命。
以此分析,人類的壽命似乎和疾病的確關系不大。
我們回過頭來再來看看“疾病”是什麼。
疾病只不過是人類使用生命過程中的一個“意外”而已。
但是,有些疾病卻大大加速了生命的衰老進程,當人類的衰老進程被疾病所打破,並且疾病在人類的生命中“肆虐和猖獗”的時候,疾病事實上就成了決定人類生死存亡的決定性因素。此時,決定生命的主流因素:衰老反而被邊沿化,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疾病在大肆掠奪人類生命的時候,你談什麼“衰老”是決定人類壽命的決定性因素,豈不是笑話!
這就是感性健康時代,為什麼人類的健康一直以疾病為中心的原因。當疾病成為人類生命的主宰的時候,我們無疑必須首先戰勝疾病。
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當人類走到今天,死亡不再是被所謂的“疾病”,而是被“衰老”所打敗的時候、人類的死亡原因90%以上是由於過度衰老所造成的時候,我們卻仍然在以疾病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