酗酒之害,觸目驚心
當血中酒精濃度為20mg%時,飲者表現如孔雀;當濃度為40mg%時,表現如獅子;當濃度為60mg%~80mg%時,表現如猴子;當濃度在80mg%~100mg%以上時,表現如蠢豬;酒精濃度再高,可導致昏迷,深度麻醉,直至死亡。
只要想一想監獄裡罪犯的50%、交通事故的40%和醫院重病人的25%都與酗酒有關,而這意味著數以千萬計的人、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和無數痛苦悔恨都與酗
酒有關,就會使人不寒而栗,更不用說許多人們耳熟能詳的名人精英因急性心肌猝死、肝硬化、肝癌而遽然離世,那麼酗酒意味著什麼就更觸目驚心。
我的一位美國醫生朋友,其父是裡根總統高級幕僚,從哈佛大學醫學院畢業不久,一次周末歡宴,年輕氣盛,酒後駕車,在高速路上,汽車沖出護欄100余米,粉身碎骨,令人痛徹肺腑,刻骨銘心。
酒精很容易吸收,空腹時在胃內可迅速直接吸收20%,數分鍾內使人酒醉,如胃內有食物,尤其是澱粉類食物可明顯延緩吸收,避免醉酒。酒精吸收後由肝細胞
中乙醇脫氫蹆及乙醛脫氫蹆依次分解,由於蹆的活性差異,故酒量也因人而異。但差異不會很大,不像某些毒品差異達數十倍之多,因而酒喝多就一定會醉。不久前
俄羅斯一次飲酒比賽,冠軍喝了1桾5公斤伏特加,回家後20分鍾死亡,其余5名獲獎者也全都送入醫院搶救,飲酒比賽組織者也以“謀殺罪”被告上法庭。
飲酒後,隨著血中酒精濃度上升,神經精神系統會產生不同反應。有位學者精辟地描述:起初,當血中酒精濃度為20mg%時,飲者表現如孔雀,愉快而健談,
思維敏捷,樂而忘憂,好展示吹噓自己;當濃度為40mg%時,表現如獅子,精神亢奮,自高自大,語言傲慢,科長說成處長,剛愎自用,略有微醉(按交通法規
定,50mg%即為醉酒駕車);當濃度為60mg%~80mg%時,表現如猴子,自控力減弱,行為古怪,頑皮戲謔,喋喋不休,手有微顫;當濃度在
80mg%~100mg%以上時,表現如蠢豬,思維紊亂,步履蹣跚,反應遲鈍,語無倫次,有的開始蒙矓倦睡,漸入昏睡。酒精濃度再高,可導致昏迷,深度麻
醉,直至死亡。戴安娜王妃車禍時,其司機血中酒精濃度已超過第四個階段,屬醉酒駕車。
何以解憂,唯有交流
實踐證明,對酒當歌,以杜康澆愁只能是愁上添愁,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曹操的千古名句,讀來讓人蕩氣回腸。但從現代心理學角度看,何以解憂,應當是“唯有交流”。
怎麼交流?用語言,用心靈交流。
與誰交流呢?與人交流,友人,親人,愛人;與書交流,小說,歷史書,勵志書;與自然交流,陽光,空氣,水,名山大川,名勝古跡。
實踐證明,對酒當歌,以杜康澆愁只能是愁上添愁,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而與人的心靈交流,所有的憂愁煩惱、抑郁苦悶都能在春風化雨般的心靈撫慰、涓涓流水般的心靈滋養中化解。尤其是夫妻間的話聊、牽手和愛窩,其偉大力量是世上任何美酒佳釀、明珠寶玉所無法比擬的。
書是知識的源泉,進步的階梯,智慧的鑰匙。有書做朋友,你就是最幸福的人了,“讀書靜坐,各得半日;清風明月,不用一錢”。
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人類是大自然的兒女。回歸母親的懷抱,接受陽光、空氣、水的洗禮,看看神奇的造化,秀美的山川,你的心靈會淨化,人格會升華,會有一種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悟,“念天地之悠悠”,“感吾生之須臾”,還有什麼想法!
心理平衡:一面鏡子三個“三”
心理壓力是疾病之源
如果心態不好,愛著急、愛生氣、沒事找事、沒氣找氣,整天跟自己過不去,這樣的人死得最快。
健康的第四大基石——心理平衡。它是我們健康最重要的方面。人要健康,最為關鍵的是心理健康,心態好。
人們要想健康100歲,四大基石中的第四條,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心理平衡對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誰能保持心
態平衡就等於掌握了身體健康的金鑰匙。得了病沒關系,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什麼糖尿病、高血壓、心髒病等都有很好的預防方法和藥物。但是,如果心態不好,
愛著急、愛生氣、沒事找事、沒氣找氣,整天跟自己過不去,這樣的人死得最快。
根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在2003年
的一項調查顯示,因工作等構成心理壓力的,知識分子比非知識分子高出10%,35歲以上人群則更為突出。知識分子由於價值不能實現的失落感所造成的心理問
題導致身體患病,這在醫學上被稱作心理問題的軀體化症狀。腦力勞動者由於工作壓力大,影響正常的內分泌,影響睡眠和食欲,在這些人群中服用安眠藥的比例
高,高血壓、頸椎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較一般人群為高。人情緒不好就容易感冒,而長期抑郁則容易患癌症。所以,如何做到心理健康對他們來說,更
是至關重要的。
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無數的困難、壓力,前面我們已經講過要學會自我解壓。而在這裡,我主要講的是如何保持一顆平常心,如何達到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態更加平穩。
現在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時代,一個人從呱呱墜地的那天起,就要不斷地學習適應環境的無數本領:上小學,要面臨考中學,光考上不行,還得考重點中學;上
了中學還沒完事,還得繼續努力考大學,當然了,最好是重點大學。我們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人,學生時代的壓力都不用細說。好不容易上了大學了,可面對著現
在就業形勢的嚴峻,找個工作太困難了。算了,咬咬牙,再考個碩士吧,這就又得在眾多的“高人”中保持“平衡”,擠過那座又窄又漫長的獨木橋。這時,如果再
想就業可能壓力就會小一些了。可是真正工作了又會發現能人這麼多,想要立於不敗之地就得付出更多的艱辛。慢慢地,工作走上了正軌,才又發現周圍的人有房有
車,自己卻什麼也沒有,心理又不平衡了。怎麼辦?當然是要更加努力了。於是,路就這麼漫長。
每個人幾乎都是在自己成長的同時,不
斷地與周圍人進行橫向縱向的比較,一旦自己在比較中處於劣勢,心理就會產生不平衡感,壓力也就陡然而生。於是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來達成一個又一個欲望。當
然,這種追求上進的精神我們提倡,但我在這要說的是要有個度的問題。人活在世上,欲望是永無止境的,我們不可能實現所有的願望,這時就要我們學會放棄,進
而擺脫失望後的心理不平衡,避免壓力對我們的身心產生各種各樣的損害。
還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壓力是很多疾病的根源。因此,心理平
衡、心態好的作用可以超過其他一切保健作用的總和。有了心理平衡,才能有生理平衡;有了生理平衡,人體的各個系統才會處於最佳的協調狀態,一切疾病都能減
少。但心理平衡並非心如枯井,更不是麻木不仁;心理平衡是一種理性的平衡,是人格升華和心靈淨化後的崇高境界,是寬宏、遠見和睿智的結晶。
嫉妒比生氣更可怕
有些事,屬於你的你放心,一定是你的,但有時要慢半拍。不屬於你的,你可別要,不屬於你的,你要也要不來;就算要來了,你也保不住。
我看一本書上講了一個故事,說生氣不好,嫉妒更不好。做個實驗。一條狗,把它的身體捆起來,先給吊著,挺好。一拉開,前面有塊牛肉,很香。它想去吃,可
是往前走時被捆住了。狗很生氣,眼看著離開兩尺就能吃著肉,可就是過不去。它生氣,暴跳如雷,這時它心跳加快,血壓高。憤怒呢,肯定不好,但就怕嫉妒。故
事接著說又牽來另外一條狗,這條狗沒人捆著它,從從容容,它來得晚,可它很快就把這塊肉給吃了。這時捆著的狗就嫉妒了:我先看到的,你倒吃上了。嫉妒一
來,血壓更高,心跳更快。有的狗心率過快就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