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動脈的檢查方法:將食指和中指並攏沿腹股溝韌帶中點偏內側放置,稍稍用力按壓,即可觸到股動脈的搏動。
心髒按壓
兩手手掌重疊,手指抬起,將朝下的手掌根部放在患者的心前區(胸骨下1/3部位偏左側),垂直往下按壓,按壓幅度為3~5厘米,重復頻率為每分鍾80~100次。
救護者位於患者胸部旁邊,兩手手掌重疊,手指抬起,將朝下的手掌根部放在患者的心前區(胸骨下1/3部位偏左側),垂直往下按壓,按壓幅度為3~5厘
米,按壓後放松,但手掌不要離開患者胸部。當患者胸部恢復原狀時,再次往下按壓,重復頻率為每分鍾80~100次。注意:每次按壓的間隔時間應盡可能保持
相同。如此重復多次。
對於1歲以上的兒童,按壓部位與方法基本與成年人相同。只是按壓的幅度為2.5~3.5厘米即可,按壓頻率
為每分鍾80~120次。而未滿1歲的嬰幼兒的按壓部位應在胸骨與兩*連線的交叉點下一指處。要使用2~3根指頭並攏按壓,按壓幅度為1.5~2.5厘
米,按壓頻率為每分鍾100~120次。
心肺復蘇
注意觀察患者的呼吸和脈搏是否恢復,如果恢復就可停止心肺復蘇,但仍要觀察,以免再次出現心跳、呼吸驟停。
所謂心肺復蘇,就是在進行人工呼吸的同時,進行心髒按壓。心肺復蘇可以一個人做,也可以兩個人配合做。一般來說,兩個人做的效果比一個人做要好。
一人心肺復蘇法:一個人施行心肺復蘇時,每做兩次人工呼吸後,做15次心髒按壓,如此反復多次。
兩人心肺復蘇法:一人實施人工呼吸,一個進行心髒按壓,人工呼吸與心髒按壓次數的比例是1:5,也就是五次心髒按壓做一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復多次。
在心肺復蘇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呼吸和脈搏是否恢復,如果恢復就可停止心肺復蘇,但仍要觀察,以免再次出現心跳、呼吸驟停。如果未恢復,則需繼續進行心肺復蘇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