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因素。體重與血壓有高度的相關性。北京及全國16省市心血管病患者人群10年動態監測研究結果也清楚顯示:在各項危險因素中,肥胖是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最重要的、獨立的危險因素,應列為預防保健的重中之重。
美國的研究表明:對肥胖者進行隨訪,60%遲早要發展成高血壓。英國的冠心病研究也表明:超重10%者,冠心病發病率增高40%;超重20%者,冠心病發病率增高86%。
營養因素。過多的食鹽、大量飲酒、膳食中過多的飽和脂肪酸或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比值過低,均可使血壓偏高。
吸煙。現已證明吸煙是高血壓、冠心病的三大危險因素之一。
精神因素和心理因素。美國心髒病學會奠基人、美國心髒病專家懷特先生曾引用英國諺語
說:“Nohurry,noworry,nohypertension.”意思是:沒有著急,沒有煩惱,就沒有高血壓。充分強調了神經系統、精神壓力在四
大因素中的重要性。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高血壓是多基因遺傳和環境多因素影響,不過,心理確實很重要。調查發現,從事緊張程度高的職業,如司機、會計、統
計員,其高血壓患病率都比較高。說明高血壓病在從事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的工作,同時又缺少體力活動者中容易發生。
高血壓是只紙老虎
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才能夠健康。
高血壓是只紙老虎,比其他心血管病都容易制服。據美國報告,使高血壓發病率減少55%的有效方法是:鹽要少吃,體重要控制,運動要增加,煙酒要戒掉,心
理要平衡。如果這樣的話,我國高血壓患者可以減少一大半。其實預防很簡單,而且可減少很多人得病,減少很多意外,從這個意義上講,高科技治療遠遠不如預防
好。
這裡有一個古代的例子,很值得深思:一個威尼斯富翁叫科爾納多,他大吃大喝,荒淫無度,食睡無定時,35歲就已氣息奄奄。許
多醫生認為他離死不遠了,但有一位醫生卻持不同意見,他給科爾納多開了一張健康生活制度表。科爾納多嚴格遵守,結果又活了半個多世紀,而且還寫了一本書叫
《如何活到百歲》。
高血壓病人更應該注意生活規律,按時作息,建立一種適合自己身體的生活制度。高血壓病人在生活起居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定時作息。合理安排生活,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使大腦的疲勞狀態及時解除,從而使機體的新陳代謝降低,心跳減慢,周圍血管舒張,血壓就會相應降低。只要按時起床、進食、活動及就寢,按照自然“生物鍾”的節律作息和活動,就能預防高血壓並發症的發生。
適應自然。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與自然界的變化息息相關。人體應適應這些變化。在衣著方面,應根據不同季節,及時增減衣服;住房要陽光充足,防潮防濕,空氣流通,周圍有條件的宜種些花草樹木。
注意清潔衛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增進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國有句古話:黎明即起,灑掃庭院。又說要勤於沐浴。這就是教育人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戒除不良習慣。高血壓病人應戒煙,要盡量避免各種不良刺激因素,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要控制高膽固醇飲食。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才能夠健康。
節制*。和諧的性生活能使人感到心情愉快,精神飽滿;放縱的性生活易造成身體乏力,精神萎靡不振,久而久之還可能引起早衰。性生活次數可根據每個人的生理狀況和特點而定,中年以後可以數周一次,甚至數月一次。
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得高血壓的機會較多,所以要參加一定的體力勞動。勞動可增強體質,使肌肉和周圍的血管舒張,並有利於消除大腦的疲勞,防止血壓升高。
要培養樂觀主義精神,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緒,並經常參加集體的文娛活動和必要的、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
已經得了高血壓的人,只要治得早,使血壓維持在較正常水平,那麼由於血壓過高而引起的小動脈硬化以及心髒、腎髒和腦血管的損傷就可避免,其發展的結果是
良好的,病人仍可健康地生活和工作。如果發現較晚,治療較遲,也不要過於憂慮,用了降壓藥物並采用其他有效措施,使血壓下降到一定水平,也能減輕對上述器
官的損傷,阻止和延緩病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