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後,離退休下來,時間可自由支配。這時—天可吃五頓:上午加一頓,下午4-5點鍾吃一點,晚飯可晚些,總量並不增多。越是少量多餐,血糖波動越小,有助於減肥。少量多餐,只要總量控制,也可防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
60歲以後,父母上天安息,子女成家立業,再不用為上老下小的生計勞心費神,回望人生旅途之坎坷,頓覺如釋重負,輕松快活。
60歲以後,才真正懂得了“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的道理,精心養生保健,不再計較個人得失,不再過度勞累,不再和生命開玩笑。
60歲以後,明白了“少年夫妻老來伴”的真實意義。回想過去,常因家務瑣事拌嘴斗氣;展望眼前,兩鬢漸染,眼漸花手漸慢,深切體味到相互關愛、難捨難離的可貴。這時的愛是通過心來傳遞的,愈發閃亮。這時的夫妻情感比愛情更純真,比親情更溫暖,比友情更執著。
60歲以後,人的肌體還健康,思維還敏捷,最難得的是人的工作、生活經驗豐富成熟,退而不休,可做一些自己興趣中的事業。不少科學家是在60歲以後達到科學頂峰,摘得諾貝爾獎桂冠,說明這又是一個創業的春天。
所以,在新的時代,人生健康的裡程碑應該是:60歲以前沒有病,80歲以前不衰老;輕輕松松100歲,高高興興一輩子。
對這個年齡的人群做健康教育,就應該是一聽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靈。
健康教育九個字
健康教育要做好,並不容易,關鍵是三個一、三個近、三個字。
三個一,一聽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靈。首先要看人家懂不懂。你的健康教育講座要是說合理膳食,只說2200卡路裡、300毫克膽固醇、小於40%的脂肪酸、8%的飽和脂肪酸。,這些數字和單位讓人很難懂。內容雖然很科學,但沒有一些醫學常識的人是聽不懂的。
第二,一懂就用。你講的辦法要有可操作性。你不光要說2200卡路裡,還得說怎麼吃才吃出2200卡路裡。你得說一個雞蛋、一杯牛奶、半斤蔬菜、2兩肉,而不是說多少卡路裡。一個雞蛋大家知道,一杯牛奶知道,半斤蔬菜和2兩肉大家也容易理解。
第三,一用就靈。你說的那些辦法,必須經過科學實驗、臨床試驗,要有根有據,不能信口開河。現在,張三說走路往前走好,李四說倒退著走好。張三說睡覺順
著磁力線睡得好,睡得香,李四說切割磁力線睡得好。張三說飯後百步走好,李四說飯後不能散步,散步會減弱消化功能。弄得老百姓天天連走路都不知道該怎麼走
好了。睡覺本來還知道怎麼睡,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睡了。而且,你說睡覺順著磁力線睡得好,你有什麼根據?你做了多少睡眠實驗,觀察了多少病例?你說切割磁力
線睡得好,你做了多少實驗,觀察了多少人?所以說,健康教育一定要有科學依據,老百姓才能信服。
三個近。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貼近實踐。只有這樣才是真正抓到熱點、焦點、難點。
健康教育還要講究三個字。早年有個著名的翻譯家叫林紓,講翻譯有三難:信達雅是也。我借用這句話,科普有三難:信達雅也。信,誠信的信,就是准確。科普
作品你不能不講科學,不能講自己也不信的東西。科學性很強,就是信。達,就是流暢,文字很通暢。雅,就是很有文采,很有人文性、哲理性。你講的又很准確,
有科學根據,又很流暢,表達很簡練,而且很有文采,很有藝術性,很有哲理性。這樣才行。
《60歲登上健康之路》這本書與大家見面了,它將告訴你如何用科學的理念,科學的方法進行養生預防,方法簡便,切實可行,讓你在輕松的閱讀中,獲得健康和快樂。
我衷心感謝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和特約策劃張靖女士及出版社的編輯為此書所作的工作,並真誠感謝為此書作推薦的各位領導。
我衷心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樂地生活在祖國的藍天下,天天都有好心情,享受60歲這個美好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