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兒童一般從6周歲起進入小學學習,直到12歲畢業,整個6年時間劃為“小學學齡期”,這時的兒童稱為“小學
生”。這階段兒童的成長速度較前相對趨於平穩,也較少患病。體重每年約可增加2千克,身高每年增長5杄8~6杄5厘米。但到小學高年級時(即讀五、六年
級)時,年齡到10~12歲,有部分兒童可能進入青春前期,體格生長進入第2次“發育加速期”,每年平均體重增加可達4~6千克,身高每年平均可長7~8
厘米。女孩進入青春發育期,一般較男孩早2年左右,所以小學高年級女生平均體重、身高常超過男孩,而後來則又被男孩超過。
小學生
成長的個體差異較大,這不僅與男女性別有關,也和活動量大小、進入青春期的早晚、營養狀況相關。由於學習緊張、智力發育大大加快、體力勞動也增多,此時對
營養素的需要,雖較嬰、幼兒時期相對減少,但仍比成人多。在這時期內,每日每千克體重要求供給的能量為:6~9歲時335千焦(80千卡),10~12歲
時272千焦(65千卡)。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每日供給能量標准是:6~9歲9205千焦(2200千卡),10~12歲的男生10878千焦(2600
千卡)、女生9791千焦(1340千卡)。蛋白質的供應要求是“量夠、質優”,優質蛋白質應高於1/3,蛋白質供能占供能總量的10%~14%。脂肪不
宜過多,所供能量占25%~30%。總能量的60%以上,應由糖類提供,在這時期糧食供給量應逐年增加。
另外,小學生由於骨髓、牙齒的迅速發育,需要大量鈣、磷等礦物元素作為骨骼鈣化的材料,微量元素鐵、鋅、銅、碘、硒也不可缺少。小學生的活動范圍增寬,智力與心理發育突飛猛進,自我意識增強,個性逐步顯露,因此在飲食安排上也必須取得他們的密切配合。